“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最近鞏俐又火了一把。

威尼斯電影節,鞏俐帶作品參加,結果卻因好身材,上了好幾次熱搜。

剛到機場,就被搶拍了一組大片。

鞏俐穿著修身的衣服,大秀好身材,完全看不出是年過50的人。

“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之後,她以紅黑女皇裝、高開叉裙,亮相威尼斯電影節紅毯,也是霸氣十足。

“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值得一提的是,鞏俐身邊的新婚丈夫,單看身材和儀態,說他50歲大家都會信。

“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誰能想到他今年71歲,已經年過古稀了。

良好的身材管理,讓他們都擁有了不老的魔力。

“只看外表,不看內心,是膚淺的”,我們一直很習慣了這種說法。

但事實上,以貌取人,未必不公。

早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相貌不是天然生就的,而是長期的心理與行為的修煉,在臉上的投射。

外表,不只是你的臉,還有你的身材,甚至你的穿著打扮,這些都是你對外的一份隱形履歷。

一個人對人生的態度,通常也寫在了“外表”上。

01你的臉,暴露了你的內心

前段時間,白玉蘭獎頒獎現場,幾個中年實力派演員,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43 歲的馬伊琍,40 歲的姚晨,39歲的小宋佳,42 歲的海清。

全都青春不再,眼角有了細紋,但個個容光煥發,風采依舊。

“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從她們的臉上,我們更多的看到了經歲月沉澱的優雅、自信。

我們感受到的是,她們都處在一種非常好的狀態裡。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臉,就暴露了他的內心。

想起前兩年,我學游泳的時候,每次去都能碰到一個姐姐。

看她的臉和身材,我一直以為她30來歲。

直到有一次,我忘帶吹風機跟她借用,聊起來才知道,她已經快50歲了。

看著她緊緻的皮膚,微微上揚的嘴角,我真的很難把她和50歲這個年齡聯繫在一起。

回想起來,每次我在更衣室看到她,都能看到她在認認真真地擦身體乳,護膚,吹頭髮。

沒有誰的好狀態,是輕輕鬆鬆就得到的。

日本文學家大宅壯一說:“一個人的臉就是一張履歷表。”

是啊,人生就是這樣,很多東西你是藏不住的。

一個滿臉痘的人,背後是不健康的飲食;

一個掛著巨大黑眼圈的人,背後是長期的不規律作息;

一個總是眉頭緊蹙、板著臉的人,背後藏著不穩定的情緒......

有人說,外表是內涵的外延,相貌是精神世界的反饋。

深以為是。

觀察身邊的人,你會發現,有些人的臉,一看就讓人想遠離。

而有些人的臉,則讓人忍不住想要接近。

為什麼會這樣呢?

古話說:“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一個人的人生,全寫在了臉上。

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說過的話,走過的路,有過的內心變化,其實都會在臉上留下痕跡。

你的臉,就在這些年不知不覺地累積中,逐漸發生著改變。

而且這種變化,是任何化妝品,化妝技術,甚至整容,也難以改變的。

過了一定年紀,你的臉,就是你內心世界的外在表現。

如可可·香奈兒所說:“二十歲的臉是天生的,三十歲的臉是生活雕刻的,但五十歲的臉,是你自己選擇的。”

02你的身材,藏著你的自律

看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發現了一位62歲的“神仙姐姐”。

“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爬長城時,年輕人累得氣喘吁吁,而身穿旗袍、腳踩高跟的她卻健步如飛。

更厲害的還在後面,她說自己平板支撐能堅持半小時。

“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節目裡的人都不太相信,陳學冬更說:“不要半小時,五分鐘我就給姐姐跪下”。

隨後,她就向節目裡幾位二三十歲的男生,發起了挑戰。 結果,三位男生全被她秒殺,每個人都佩服得五體投地。

“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而“神仙姐姐”這一系列神操作背後,就藏著她的高度自律。

她十五年如一日,每天早上都起來練功,從未間斷過。

“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正應驗了那句話: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身邊的朋友,年過30,最明顯的特徵之一就是:發福。

曾經風度翩翩的男神,變油膩大叔;曾經體態曼妙的女同學,越來越臃腫。

彷彿一夜之間,大家都在變胖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不得不感嘆,缺乏自律的人生,連體重都是失控的。

曾經有記者問楊冪:“變胖和變老,你哪一個更難接受?”

楊冪答:“我覺得變胖接受不了。因為變老是每個人都會變老的,這個你控制不了,但是變胖的話,一定是因為你對自己不負責。”

“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變胖,是一種對自己的不負責。

很多人常說,沒錢沒時間的人,還談什麼鍛鍊身體,賺錢已經耗盡了我全部的力氣了。

但捫心自問,事實真的如此嗎?

別人在吃著低熱量的健康餐時,你正對著垃圾食品大快朵頤;

別人抓緊每一塊碎片時間多走多動時,你只是葛優躺著玩手機......

這樣的生活,能不胖嗎?

的確,身材和金錢、時間有關係,但更重要的是,自律。

對普通人來說,保持不發胖,其實不需要什麼特別的秘訣。

因為沒人要求你非得練就馬甲線、腹肌、s曲線,瘦到標準體重以下。

“管住嘴邁開腿”,你就贏了。

《格調》一書裡說:

“你的體重就是你社會等級的宣言。一百年前,肥胖是成功的標誌。但那樣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今天,肥胖是中下階層的標誌。與中上層階級和中產階級相比,中下階層的肥胖者是前者的四倍。”

聯繫以前看過的紀錄片《人生7年》,這段話真實又扎心。

人人都看到了精英階層的優越條件,但又有幾個人關注到,他們在飲食控制、保持身材方面的自律?

03你的穿著,暴露你的生活態度

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

一個姑娘發現自己上一個相親對象,和一個漂亮的女孩好上了。

就和朋友吐槽,這是個“看臉的不公平世界”。

朋友紛紛附和,說這種以貌取人的都不是多好的人,錯過也就算了。

誰知,相親對象不再和姑娘聯繫的原因,不是因為她不夠漂亮。

而是因為相親當天,姑娘穿著裙襬上還有汙漬的衣服就去赴約。

這讓男生覺得她並不尊重這次見面,於是不了了之。

雖然不知道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如何,但是我得說,這個現象是廣泛存在的。

人們總會從一個人的外在穿著裡,判斷是否要與之繼續交往。

比如,你看到一個穿著邋遢,不修邊幅的人,自然會覺得他家裡也是亂糟糟的。

而你看到一個總是穿著得體的人,也會覺得她的生活會井然有序。

雖然事實不一定完全吻合,但你給別人的印象一定是這樣的。

“以貌取人,其實很公平”

美國著名形象設計師曾對100家大型企業的總裁進行訪問,結果顯示:

97%的總裁認為,展示出自己形象魅力的人會獲得更多的升遷機會;

95%的總裁相信,不合適的穿著會使面試者更容易遭到淘汰;

93%的總裁表示,絕不會用不懂穿著的人做自己的助手。

現實生活,恰如楊瀾所說:“沒有人願意透過你邋遢的外表,發現你優秀的內在。”

一個人的穿衣打扮裡,往往藏著他對生活的態度。

我們不需要買多貴的衣服、包包,來強撐氣場。

你只要懂一點點最簡單的顏色搭配,做到乾淨整潔,也就會擁有一副好的外在形象。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專家,曾分享過一個很有趣的實驗。

當一個西裝筆挺的行人過馬路闖紅燈時,其他行人跟著他闖紅燈的概率,是一般情況的三倍。

醫生跟病人說話時,如果醫生脖子上掛著聽診器,病人會更認真聽,也更容易記住醫生的話,哪怕醫生根本沒有用到這個聽診器。

很明顯,你的穿著,還會直接影響到別人對你的態度。

雖然大家都喜歡說,要關注內在,不要過分在乎內在。

但段子都說,“喜歡一個人,始於顏值,忠於才華,陷入人品”。

如果你連第一步都沒做到,誰會去主動關心你的內在呢?

注意形象,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04

說在最後

在終身成長詞典中提到了一個心理學上的詞條263:首因效應,指的是:

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這個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信息,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通常更強。

很多人喜歡抨擊,以貌取人的觀念。

但你無法否認的是,每個人都有先入為主的心態,大部分人沒有太多時間去了解你。

羅素也說:

一個人的臉,就是一個人價值的外觀。它藏著你自律的生活,還藏著你正在追求著的人生。

以貌取人,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其實是公平的。

希望你我都能,用自律掌控身材,用外在給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願歲月,不再成為你我的一把殺豬刀,而是能變成一把有力的美容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