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卸任京東法人,輿情如何步步致死一家公司

國內高話題度的企業家,馬雲是一個,劉強東也算一個。

國內兩大電商巨頭的靈魂人物,同馬雲一樣,劉強東也是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

馬雲布鞋在腳,給人遺世獨立之感,已經選擇歸隱幕後。

劉強東則不同於一般商人的精明之態,給人一種溫潤的感覺。但在其公司內部強勢姿態一覽無餘,關於公司控制權歸屬方面,向來說一不二。

劉強東在央視《對話》欄目曾稱:“如果不能控制一家企業,我就會把它賣掉”。

劉強東也曾就“退休”問題與“PE投資之王”大衛·魯賓斯坦坦言:“要比馬雲多幹10年,65歲之前應該都不會退休”。

然而,4月2日,京東宣佈劉強東卸任京東法人,徐雷接任。京東官方聲明:“這是很正常的管理動作”。

回溯時間線,外界猜測,這是京東為消除劉強東美國明州事件影響,當時由於劉強東私事,京東股價開盤大跌7%,蒸發27億美元的市值。


劉強東卸任京東法人,輿情如何步步致死一家公司

“一石激起千層浪”,隨著輿論的發酵和持續升級,出於外界不得知的原因,自去年11月開始,劉強東陸陸續續卸任退出“京東系”公司近50家。

蝴蝶扇動一下翅膀,就會引起一場颶風。劉強東明州事件現今已然是一場“羅生門”,京東是否會因劉強東退出而倒下,有待時間的考量。但是劉強東的征程似乎就要因為一場“輿情”折戟沉沙。

一家企業構建品牌也許要十年,但一件事就足以致使企業喪失社會公信力。

企業負面輿情極容易製造,也極具損害性,漣漪效應一般影響企業形象和發展。

對於企業經營來說,風險是必然的,那麼管理風險也就是重中之重。

2019年,國內一家較為知名的公司,正值該企業IPO特殊時期,網上卻曝出該公司X總大量的負面輿情,新聞媒體滿是對其是否“帶病上市”等問題質疑批判,嚴重影響了證券市場對其公司風評與觀感,進一步影響到公司的估值與股價。

該公司曾尋求互聯網主管部門及執法部門干預和處理,還曾委託行業協會和諮詢機構進行探因求解,但是並未取得成效,網上輿論不斷髮酵,對於該公司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輿論一旦散播開來,各種猜測和評判難免添油加醋,就可能引發極為嚴重的公關事件,給企業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劉強東卸任京東法人,輿情如何步步致死一家公司

無風不起浪,負面輿情並不會憑空而來。

負面輿情到底是真有其事,還是背後有人在作祟。首要重點是定位負面輿情源頭,然後究察其背後動機因素到底是什麼。

當今互聯網時代,凡走過必留痕,確定網上發源信息,只要依靠專業人員依託特定技術就能追根溯源,查明真相。

當時在律所指引下,該公司X總瞭解到作為開創並持續領跑商業情報調查行業的福韻數據,委託我司進行相關調查。

根據委託方一開始從互聯網主管部門和其它諮詢機構蒐集掌握的數據信息,情報分析師就數據信息分析研究,列出負面輿情信息的相關特徵,並做好相關的分類統計,瞭解相關要素。

隨後,情報分析師著手比對關聯散佈負面輿情信息關聯網賬號,尋找負面輿情流轉節點端口。發現上市公司X總負面輿情在百度貼吧、天涯論壇、新浪微博和金融界論壇等互聯網多個知名平臺上廣泛傳播,影響範圍較為廣泛,媒體關注度也比較高。

但是這之中發現一個重點,負面輿情較多涉及委託方內部的工作安排、財務事項、對外公關和人員信息等情況,而且部分相關內容知悉範圍有限,綜合這個情況,基本可以判定輿情核心信息透露為委託方內部人員。

隨後,事件中關鍵人物及其基本信息也浮出水面。

通過開源網絡情報技術對散落在互聯網碎片化的數據信息關聯匯聚,分析調查,發現散佈負面輿情的常用ID“冬天XX雨”、“錦衣XX湖”和“向XX”等等,實則是同一人,其網上留痕的數據信息顯示賬號使用者真實身份為王某。

圍繞這一條線索,調查發現王某存在收錢發帖的嫌疑,曾在某些開源平臺發佈過“代發反腐帖”等言論,且其本人加有多個“反腐”社交群。

接下來,情報分析師立足數據信息,建立涉及委託方負面輿情散佈的渠道模型,運用開源網絡空間情報技術排查關聯方,進一步揭示存在的隱情。

深度調查發現實則王某曾與委託方似有關聯的人員曾有聯繫,而該員工系委託方離職員工。

再根據委託方提供的數據信息的梳理,分析師對一些引發負面輿情中的涉事人員情況進行了詳細地調查核實,結果顯示涉事人員多為委託方的離職員工,也包含前面與王某聯繫的離職員工,而且多為銷售經理,部分人員與委託方前十大股東關係較為緊密,且與委託方現任1名高管存在關聯。

劉強東卸任京東法人,輿情如何步步致死一家公司

結合上述輿情曝光部分相關內容知悉範圍有限,情報分析師分析研判委託方負面輿情產生的動機,可能與某些人員利益受損有關,梳理相關數據信息顯示,均指向委託方上市前的某一個股東。

緊跟著分析師重點對委託方前股東李某進行調查,發現李某在職時與委託方公司董事長意見不合,因被排擠,在公司上市前轉讓其所持有的的2%股權,未能獲得上市紅利,且其離任後委託方與之關係密切的高管,仍在委託方銷售公司擔任總經理。有掌握公司內部報銷情況及人員基本情況的能力。

據此,後續彙總輿情調查報告,客觀呈現負面輿情背後的關聯關係和相關因素,研判李某存在背後指使網絡自媒體人王某,推動委託方相關負面輿情發酵的重大嫌疑。通過上述的深度輿情追蹤,較圓滿的解答了客戶的困惑,也得到了委託方的高度肯定。

筆者有必要提一句上述輿情調查採用開源網絡情報技術,保證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獲取數據,而且需要有專業的情報分析師綜合進行分析研判求證。這與我們常說的輿情相比有本質的區別,深度、廣度和專業性特徵明顯,輿情調查能夠為企業管控風險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撐。

羅永浩有一次在節目中表示:“你們知道大家傳謠的熱情,遠遠高於闢謠的人熱情。”

品牌即是企業形象,品牌一倒,企業發展也就有了很大的問題。

流言猛於虎,而謠言止於智者。

劉強東明州事件如果不是聽任輿情的發酵,就像上述上市公司X總一樣委託專業機構追根溯源,查實幕後起因,或許京東狀況會有另一番局面也不一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