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出於長遠安全考慮,是時候打消盲目出國求學的念頭了

出國留學,曾是國內學子夢寐以求的熱切願望,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一下異域風土人情,接受一下國外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識和新技術,雖不能完全肯定地實現“鍍金”的預期,但至少還可以在就業入職晉升方面會受到一定青睞。

事實證明,當前,不管國內還是國外,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方向和目標。但是,有時候當留學生接觸到國外教育以後,一些人或多或少地就會產生一種盲從心理,過度迷信國外教育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理念,以至於瞬間顛覆了“三觀”,再回過頭來看中國,全是偏見和異樣眼神,這也不是那也不好、滿腦子的嫌棄和牴觸。最近網上被國人怒斥的許可馨、楊舒平等,就是典型的崇洋媚外留學生代表,她們的言行極大傷害了廣大中國人民的民族情結和樸素感情,成為國人不願看到不願發生的反面教材,從她們身上更是看不到所謂的“素質”的影子,不能不令人心寒。

疫情過後,出於長遠安全考慮,是時候打消盲目出國求學的念頭了

如果說,這僅僅是極個別留學生的極端思想和惡劣行為,絕大部分留學生還是滿懷愛國熱情並期許將來回國建設祖國的,大可不必過於擔心被西化被洋化,那麼,我們是不是該從家長層面考慮一下孩子的人身安全問題呢?

這個問題絕不僅限於當前疫情肆虐的情況,只不過,目前的境況更加突出更加令人擔憂罷了。其實,越是在複雜、特殊的情況下,越是能反映出真實的現狀。雖然說,種族歧視以及排斥亞裔、華人的情況由來已久,但似乎並不能阻止出國留學、定居的狂潮。因為,人們總是習慣於心存僥倖地作出“哪裡就落到自己頭上”的判斷,繼而產生鋌而走險不惜一試的念頭。

疫情過後,出於長遠安全考慮,是時候打消盲目出國求學的念頭了

但是,今日情形已經到了絕不容忽視的地步了。這當然與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的極力抹黑誣陷和甩鍋不無關係,重要的是在美國身後還有一大幫的“跟班”追隨者,比如英國、法國、意大利、丹麥、瑞典、澳大利亞……街頭辱罵、毆打亞裔或者華人的事件此起彼伏,隨時隨地都在遭受冷眼、譏諷和蔑視。這當然跟疫情沒有直接關聯,只不過疫情被國外有意無意地誤讀而呈現了一種“催化”效果,但是,這無疑加劇了一些國家對華人的牴觸與排斥。

暫且撇開新冠疫情不說,先來看看近年來中國留學生在國外遇害的幾個典型案例吧。2016年4月,25歲的中國女留學生冷夢梅在悉尼遭遇不測,身上刀傷多達40餘處,死相悽慘,後被拋屍野外;同年5月,25歲的中國女留學生李洋潔在德國被性侵後殺害,兇手作案細節令人髮指,在事發現場甚至有鮮血濺到了天花板上!2017年6月,27歲的中國女留學生章瑩穎在美國遇害並被砍頭分屍。2018年6月,澳大利亞28歲的華裔女性於琪在自己的轎車內被殘忍殺害並被棄屍荒野;同年8月,一名26歲的中國男留學生在德國被謀殺分屍……

疫情過後,出於長遠安全考慮,是時候打消盲目出國求學的念頭了

中國留學生遇害事件的頻頻發生,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將是毀滅性的打擊,因為孩子屬於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無疑凝聚著父母親的全部心血和對未來的憧憬,這種痛苦將伴隨終生且無法彌補和挽回。也每每此時,才幡然醒悟痛不欲生:早知道有今天的悲劇,說什麼事業前途、幸福指數,都已經變得毫無意義和價值。

有數據顯示,近年多來發生的30多起中國留學生安全事件中,被搶劫、故意殺害、性侵等惡性事件佔比超過四成。據教育部統計,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日益龐大的海外留學基數,無形中也增加了中國留學生在各類意外事件中的遇害幾率。

疫情過後,出於長遠安全考慮,是時候打消盲目出國求學的念頭了

身在海外,如何在國外複雜的環境中保護好自己,不僅應該成為留學生的一門“必修課”,而且更引起家長們絕不能掉意輕心的警覺!特別值得提醒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無形中加劇了國外與華人之間的矛盾,並極有可能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得到改善,相反,仇視和傷害還會變本加厲,愈演愈烈。此時,國人尤其是抱有讓孩子出國“鍍金”念頭的父母們,更應慎之又慎,切不了一再盲目崇拜追逐國外的“空氣”和“福利”。同時,不妨認真審視一下國內一派安定祥和的大好局面,還有哪一個國家比中國更安全呢?絕對沒有!退一步講,哪怕生活過得平淡無奇,平平安安和生命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一切的一切都將無從談起。

疫情過後,出於長遠安全考慮,是時候打消盲目出國求學的念頭了

再說一遍,因體型嬌小、涉世未深、警覺不高,獨行的年輕中國女留學生很容易成為襲擊目標!這不是危言聳聽,也不必藉口留學生群體說什麼個例不個例,因為,原本就屬於群體單元細胞的個體——你和家人——才是我們生活得以繼續的全部動力,你不思慮又奈他人幾許?您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