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人認為保險是“騙人”的?

最近想給自己買個保險,於是問問身邊人的情況,有沒有什麼可以推薦的?問了一圈下來十個人有九個人不推薦買保險,其中不少人都覺得保險不靠譜,還有人覺得保險純粹是一場騙局。

這件事引起了我的好奇,在臨近2020年的今天,國外已經極為成熟的保險模式在國內大眾眼中仍然是如此聲名狼藉?

“百度百科”這樣評論保險的意義: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的支柱。

由此看來保險理論上來說絕對是一個有益的保障機制,那麼為什麼保險會在國內淪落到如此地步,我將為大家揭開這場不正常模式背後的真相!

為什麼大部分人認為保險是“騙人”的?

保險銷售人員的銷售誤導

當下保險行業的銷售群體,通常都是洗腦式培訓+收入論英雄+考核清退制,無論大小保險公司,在這樣的環境下,發生大量銷售誤導,並不奇怪。

所以,看看不少保險銷售人員的朋友圈,不是蒙,就是騙。要不就胡說八道,販賣焦慮:

為什麼大部分人認為保險是“騙人”的?

某保險從業人員朋友圈

財政部早就闢謠過,從來就沒有遺產稅草案!

要不把保險當理財賣,還把收益率吹到天上:

為什麼大部分人認為保險是“騙人”的?

某保險從業人員朋友圈

實際上,18年2倍,年化收益率3.93%,39年6倍,年化收益4.7%。

要不只要死個名人,就是各種側熱點,編故事,“死亡推銷”:

為什麼大部分人認為保險是“騙人”的?

某保險從業人員朋友圈

蹭熱點就算了,還編造個賠3億的假新聞。
但對於保險條款的正確解讀,客戶家庭風險敞口分析,個性化產品配置,這種需要長期積累的,往往他們並不在行。

保險產品的複雜性,非專業人員,真看不懂,很容易產生誤解。

如“心臟瓣膜手術”,必須要實施“開胸手術”,才屬於重疾險賠付範圍。


但隨著醫學發展,目前大部分是 “微創手術”,這種手術方式,一般重疾險是不能賠付的。

如果老百姓一開始沒注意這個細節,最後發現保險賠不了,肯定又認為保險是騙子。

此外,這兩年,互聯網自媒體崛起後,不但沒增加透明度,反而增加了噪音。

如不少網紅,在流量文章後,發個保險購買二維碼,不少粉絲就跟著去買。

可是,別說保險條款幾乎沒看過,是否適合自己也沒考慮過,連健康告知都沒做。以後真到了理賠時,各種後遺症。

不過網紅早就拿過提成了,誰管這些事。

有些連監管都看不下去,如不管三七二十一,說客人買的保險不好,退保了買自己代銷的。但退保實際上非常複雜,特別是一旦健康有異常,有可能新保單會有問題

為什麼大部分人認為保險是“騙人”的?

說白了,保險,本質上屬於逆人性產品,不能按順人性的思維去理解。

而部分銷售,正是順從了消費者的思維,過度包裝產品宣傳。

最終,因為“想要的”和“真實的”差距過大,產生各種麻煩。

而保險一旦買錯,尤其是大額保費那些,糾錯成本會非常的高。

所以,懶狗再三奉勸:

1、保險很重要,值得買。但千萬別”看“收益買保險。

2、切記在經濟能力範圍內,優先覆蓋“病”和“死”引發的,家庭風險敞口。

3、要不找個專業的、值得信任的理財師,諮詢清楚;要不自己花時間,研究清楚。

4、記住,一切以白紙黑字的保險合同為準。而不是廣告,和銷售的口頭承諾。尤其要知道,保險是消費品、保險不是萬能的。

5、保險配置不建議拖延,每次體檢,都會終止你購買保險的可能。

6、如健康所限,買不了保險,千萬別硬上。把買保險的錢,花到體檢和健身上。

7、保險一旦買錯,糾錯成本,遠超你的想象。

8、海外保險,沒大幾百萬、上千萬金融資產,真不建議去折騰。切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