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抗疫故事:“疫情不結束,我就不回家”

“有國才有家,疫情不結束,我就不回家!”這句話是記者在一本戰“疫”日記上看到的,簡短的話語、樸實的情感,蘊含了無窮力量。

景德鎮抗疫故事:“疫情不結束,我就不回家”


這本戰“疫”日記的主人公是昌江區疾控中心主任王德新。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一名黨員,他不忘初心,在防疫一線擔使命;作為單位負責人,他迎難而上,用恪盡職守寫忠誠。兩個多月來,他吃住在辦公室,和其他同事一道為昌江區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守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奏響了一曲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凱歌。

不辭勞苦——兩個多月以辦公室為家

走進王德新的辦公室,辦公桌上除了擺滿了文件,還有幾桶方便麵、一個小型電飯煲。辦公桌對面,一張沙發上鋪上了被褥。在辦公室工作、吃飯、睡覺,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王德新的工作常態。

景德鎮抗疫故事:“疫情不結束,我就不回家”


1月23日,昌江區疾控中心取消春節放假,全體人員堅守崗位。從那時起,王德新就以辦公室為家,吃住在辦公室,始終在工作一線。

作為疾控戰線的一名“老兵”,在經歷了2003年SARS、2009年甲流以及2018年初的H7N9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後,王德新心沉著應對,及時制定了工作方案,實行24小時值守,成立了應急處置、疫情監測與報告、信息報送與健康教育、採樣與檢測、後勤保障5個防控小組,全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在萬家團圓的除夕夜,王德新依然沒能回家,睡在辦公室的沙發上。“除夕那天晚上,我只是和老婆、女兒短暫的通過微信視頻,互致新年好。”王德新說,我們這個“小家”暫時分別,是為“大家”更好地團圓。

景德鎮抗疫故事:“疫情不結束,我就不回家”

辛苦不僅僅體現在與家人分別、睡辦公室,繁忙的工作也讓王德新每天處於疲憊狀態。疫情發生以來,他每天幾乎要接打100多個電話,從早忙到晚,甚至深夜。在疫情處置中,他還要穿著密不透氣的防護服,戴上厚厚的護目鏡,在隔離場所詢問有關人員的活動軌跡和所接觸的人員,全面、精準記錄信息,快速、嚴謹分析信息,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與時間賽跑,為生命護航。面對有些病人對流行病調查的問題故意隱瞞,甚至牴觸,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反覆溝通做工作,爭取第一時間得到完整的信息。流調回來無論多晚,他都要第一時間完善流調報告,及時報送昌江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為指揮部精準施策提供依據。

勇往直前——面對艱難險重任務“讓我來”

1月25日,正值農曆大年初一。當天下午4時許,該中心值班人員接到麗陽鎮疫情防控指揮部電話稱,摸排到轄區內有2名武漢返鄉人員伴有發熱乾咳等症狀,請求緊急支援。關鍵時刻,黨員先上。王德新和同事周東勝主動請纓,穿好防護服後,深入發熱病人家中,及時將兩名患者送到昌江醫院發熱門診排查。結束診療後,他們又立即對救護車、CT室及發熱門診進行了全方位消殺。

景德鎮抗疫故事:“疫情不結束,我就不回家”

2月7日,昌江區確診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為有效控制疫情蔓延,王德新立即帶領消殺隊對楓葉小區全面消殺。在安排任務的時候,他把自己安排在防控最前沿——為患者家裡消殺。一方面他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另一方面,他通過電話瞭解到家屬很恐慌,他就直面家屬,進行心理疏導。

景德鎮抗疫故事:“疫情不結束,我就不回家”


景德鎮抗疫故事:“疫情不結束,我就不回家”


出發前,他還特意購買了方便麵、餅乾、牛奶等食物,送給患者家屬。到達後,他第一個進,對患者家裡全面消殺,特別是對廁所、廚房等進行重點消殺。他最後一個出,對患者家屬及小孩進行心裡疏導,引導他們不要恐慌,說明新冠肺炎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叮囑他們安心居家隔離。臨走時,他還特意把患者家裡的生活垃圾全帶出來進行處置。

景德鎮抗疫故事:“疫情不結束,我就不回家”


景德鎮抗疫故事:“疫情不結束,我就不回家”


作為疾控中心的主任,他卻沒有一點“架子”,他總是身先士卒,帶好頭、做表率。“我是一名老黨員,又是單位負責人,關鍵時刻必須迎難而上。”王德新在戰“疫”日記中寫到。

無論是疫情處置、病情流調,還是防疫消殺、全面排查,王德新都親力親為,而且總是第一個到達。

責任擔當——為復工復學提供安全環境

隨著景德鎮市、昌江區疫情防控形勢的持續好轉,企業復工、學校復學已經陸續進行。但復工復學並不意味著疫情防控可以鬆懈,而是要持之以恆地做好防控工作,直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全面勝利。

景德鎮抗疫故事:“疫情不結束,我就不回家”


4月7日,是全市高三、初三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學生復學復課的日子。為迎接學校開學復課,確保開學返校後師生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清明小長假,王德新並沒有休息,他和其他同事一起,利用三天的時間對昌江區內的初、高中校園進行全部消殺,消殺作業面積達16萬平方米。

消殺作業現場,專業消殺人員有條不紊地對地面、走廊、牆壁、角落、門框、把手、樓道扶手、桌椅等處進行細緻徹底的消殺,特別是對垃圾桶、食堂後廚、水池等容易滋生細菌的“死角”,均一一細緻處置。

景德鎮抗疫故事:“疫情不結束,我就不回家”


王德新介紹,針對校園消殺的消毒水是按照1∶100的標準比例配比,不會對學生身體造成損害。消殺完畢後,會組織人員對消殺過的地方進行擦拭。正式開課後,學校也將會組織人員定期對校內進行消殺,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

景德鎮抗疫故事:“疫情不結束,我就不回家”


此外,為做好全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儘可能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昌江區疾控採購了新型機械化消殺設備,用於城區人口密集場所及大面積的消毒殺菌作業,對鯰魚山鎮張家嶺卡點、景德鎮南環高速路口卡點、昌江區定點發熱門診(昌江醫院)及部分公共廁所等重點區域進行全面消殺防疫工作。哪裡有企業復工,哪裡就有王德新和消殺隊員的身影。

復工復學事關國計民生、教育大計,王德新和他的同事們用責任和擔當,用科學和專業,為企業、學校以及其他人員密集場所做好消殺工作,築牢疫情防控“安全牆”,為復工復學提供安全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