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詩聖杜甫”盡人皆知,杜甫出生的村莊叫什麼?少有耳聞。然而,離杜甫出生地河南省鞏義市南瑤灣村11公里,竟隱藏著一個大型古村落——海上橋,一時震驚中原,央視也被轟動前來報道!

攝影文案:楊國志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海上橋村祖輩留下一個神話傳說,給它披上了神秘面紗。上古時代,水神應龍受黃帝指派,在冀州原野大敗蚩尤凱旋歸來。途中,在嵩山南麓的溝坎中留下了一眼神泉,此水終年不涸,一路東遊入海,滋養著世代山民繁衍生息,人們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搭橋汲水、耕田而食,村落由此得名“海上橋”。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海上橋村的成名來歷,據村內古碑記載:這裡河谷中曾有一翻花泉,人稱“海眼”,終年不涸,人們搭橋過往,因而得名“海上橋”,於明萬曆年沿用至今,歷經500多年。而今此地泉眼早已了無蹤跡,就剩下一幢幢古村落建築群養育著代代山民,生生不息。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海上橋古村位於河南省鞏義市大峪溝鎮,位於嵩山北麓、伏牛山系青龍山脈以北凸起的青石山下,西距鞏義市東區約5公里,南距310國道2公里,北臨站街鎮,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百姓富殷。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海上橋志》記載:祖上察海上橋村址,山勢懷抱,實為風水寶地,五形中金、木、火、土皆豐,唯水不足,幸有通海之泉。築寨牆、修寨門,寨門上刻石為記:東門“宴海”,西門“虹橋”,南門“保和寨”。村中打井,井透水旺,補水不足,海上橋先祖在此辛勤勞作,耕讀傳家,繁榮至今。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海上橋村面積4.82平方公里,耕地2800畝,16個村民組,2532口人,黨員108名。現在的海上橋村,居住著王、張、劉、李、趙、吳、方、許、雷、曹、孫、杜、景、房、鄭、白、潘、薄、伍等姓氏村民,民風淳樸敦厚、勤勞樸實、忠厚善良、重教向學,文化底蘊深厚。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海上橋村的明清古建築群是以王姓為主的居住地。據王氏家譜記載,王氏家族於明萬曆年間從鞏縣站街鎮周家碾遷入,從明清民國至今已500多年曆史。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海上橋村北高南低,低嶺向南成梯形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400多米,總面積20餘萬m²,古時建有3座寨門,大小院落,窯洞,樓房,相應生輝,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集古樓、古屋、古路、古渠、古碑、古井、古韻於一體的古建築群。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海上橋村建築保存基本完好,坐北向南,大部分建於清中晚期,總佔地面積22400m²。現存4大部分,分4個方向建有21個院落,共有窯洞75孔,樓房42幢80餘間。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建築年代有兩處顯示,一處是上院第二處院落,倒座樑柱子椽子上墨書“咸豐元年三月二十九吉時”;另一處為西二院北廂房,樑上墨書有“清道光十一年重修”字樣,在村子的東、西部還有部分寨牆遺蹟。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海上橋村的古建築總體上以土木結構為主,以磚瓦石為輔。從建築外觀上看,每處建築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上為屋頂,下為基座,中為柱子門窗和牆面。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海上橋村所有屋頂皆具有沒舒緩的屋頂曲線,此藝術性的曲線先急後緩,形成弧面。不僅受力比直坡面均勻,而且易於屋頂合理的排送雨雪。整體平面佈局不求整齊劃一,不用左右對稱,因地制宜,相宜佈置。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海上橋村民居以傳統硬山式建築遺蹟豫西典型窯洞為主。建築格局多樣,建築保存基本完好,建築特點上綜合了北方四合院的風格,色調古樸,莊重大氣。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海上橋村的建築在結構上,以青磚青瓦、靠山窯洞為主;在佈局上,以一進、兩進、三進為主,結合樓院、偏房跨院;在裝飾上以磚雕、木雕、石雕為主,雕飾精美。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海上橋村的建築群之間小道用石子鋪設,古樸的老井,吱呀的絞水省,構成一處獨具韻味的民居群,是河南地域文化的傳承體現。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海上橋村的明清古建築群是以王姓為主的居住地。據王氏家譜記載,王氏家族於明萬曆年間從鞏縣站街鎮周家碾遷入。海上橋村是一處以血緣為紐帶形成的宗族居住聚落,歷史悠久,風景清幽,村民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從清代至今近300年來,海上橋王氏家族人才輩出,良好的家風、英才的建樹曾受到社會各界的厚愛,人們捐贈匾額甚多,如“樂善好施”、“居仁有義”、“術妙丹溪”、“著手生春”等多達上百。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既顯示出王氏家族的德高望重、教子有方的良好家風,又為王氏民居增添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使得這種思想、道德、文化很好的延承。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自古風水寶地出人才,海上橋更是印證了老祖宗的鐵律。自清以來,名人輩出,如名醫王正傳、武魁王佔元,然而成聲名最大首推王廣亞老先生,在臺灣和大陸均享有盛名。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1922年農曆6月30日,王廣亞出生於海上橋村。王廣亞的父親王家升是單傳,之前育有三女,看到兒子出生喜出望外,起初給他起名叫王萬林,大概是寄予人丁興旺之意。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1949年,王廣亞隻身來到臺灣,篳路藍縷,白手起家,創辦了育達職業學校,後成為全球最大的職業學校。在臺灣,王廣亞被譽為教育界的經營之神,與商界王永慶、軍界王升、報業界王惕吾,並稱為當時臺灣的“四大天王”。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年逾古稀,他回到河南,造福故土,創辦了兩所大學,其中廣為河南人所知的是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和鄭州成功財經學院。前後,他在世界各地創辦了10餘所大中小學校,培育人才30餘萬,成為享譽世界的教育家。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2015年12月29日6時6分,出身在海上橋村的一代教育家王廣亞在臺北醫院去世了,享年95歲。王廣亞的事蹟源於海上橋古村,傳揚到河南、大陸、臺灣,成為永遠的人間佳話。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海上橋村依託明清傳統村落天然獨特的資源與藝術寫生產業完美結合,已成立2個寫生基地,為全國各地的高校藝術系提供專業的寫生服務,同時接待人數高達200多人,大力提升了海上橋村的經濟收入,也為振興鄉村起了一個模範樣板。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學子、老師教授、藝術家們來訪海上橋後,都感嘆:真沒有想到!中原還有如此默默無聞但底蘊深厚的古村落!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海上橋村委又把“王廣亞故居”改造成“海上橋美術館”,並以此為紐帶與與清華美院等29所高校建立寫生服務合作,成為中原地區聞名的"畫家村”。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海上橋村幽美的環境,古樸的民風,吸引北京電影製片廠、河南電影製片廠等影視團體在該村採風拍片選擇場景,給他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藝術元素。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先後拍攝了《有家》、《太極》、《少年朱德》等多部影片,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攝影基地,為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奠定堅實基礎。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2019年6月27日,央視《鄉土中國》欄目組一行7人,在海上橋村對全國傳統村落開機拍攝。通過講述中國鄉土故事,尋找傳統文化基因,傳承優秀鄉土文化,講述海上橋故事,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攝製組全方位、多角度地紀錄海上橋村特有的歷史記憶、文化脈絡,以獨特的視角,用詩意生動的畫面和平實質樸的語言,將這美麗的古村落呈現在全國億萬觀眾面前。預計2019年下半年會與大家見面,讓我們一睹海上橋古村的風采。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2007年12月,海上橋村被鞏義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7月,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文化廳、省文物局、省財政廳聯合公佈列入第二批河南省傳統村落名錄;2016年1月22日被公佈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近日,第五批中國傳統古村落榜單揭示,全國榜上有名的村落達到了2666個,其中,鞏義海上橋上榜。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海上橋村將用5-10年時間發展成集民間名食製作、傳統織布印染、國學民風教育、民俗院落住宿、現代農業觀光等經濟實體,實現以集體經濟組織為主體運作,以多種經營形式參與或帶動村級經濟良性發展。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行走在海上橋古村,信步在綿延的古道,眼神掃描著厚重的古屋,彷彿穿越千年萬載,滄桑的歷史痕跡,記下了匆匆歲月。海上橋明清古村落,猶如一個安詳的老人,坐落在深山裡,如老僧入定般德澤後人,令我靈魂難忘。

離“詩聖杜甫”家11公里的500年古村,震驚中原,央視都報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