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罚抄50遍,立刻能背诵下来的简单操作原来这样做

写在前面:今天本来是计划写作一篇关于学生学习和使用词语的文章,开始自己普及教育常识的道路。然而,看见了一个神器,改变了我的计划。

是什么神器呢?请看:

不用罚抄50遍,立刻能背诵下来的简单操作原来这样做

看见这只笔了吗?这是什么笔?两根笔芯,设计目的是什么?看见它,我有点小愤怒了。嗯,确实的。我愤怒的对象要指向三类人:

一是教师。早在100多年前,通过研究,人们得出结论,抄写3遍和抄写8遍10遍遍50遍100遍,效果是一样的。中国自己也在1974年左右在上海有一个关于罚抄的课题研究,得出的结论与国外的结论是一致的。这就是说,不仅仅是外文多次抄写无用,中文也不例外。现在,已经是2020年了,半个世纪过去了,教师们还痴迷于罚抄,这太对不起“专业技术人员”这个称谓了吧?

二是厂家。建议厂家开除这笔的设计开发者。商品本质是服务于人的,对孩子的这个服务是对罚抄的一种变相的认同。只要有需求就有买卖,本来是没有错的。然而,在下一代那里,建议还是悠着点儿。千万不要让自己的下一辈(或者侄儿侄女等等小辈)看见且使用,否则,岂不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三是家长。家长很难做的。难做的家长也要做,不能辞职不是?

我有个朋友,是初中老师。有一次说起她女儿的数学老师总是让学生抄试卷。分数高,不论对错,抄一遍。分数低,抄10遍20遍是常事。我对他说:“遇见这样的老师,我会直接告诉他,我家孩子不抄。他的成绩我负责。”他说:“不敢说呀!得罪老师,怕他不管孩子了。”

再后来,听说他的孩子转学了。我问他为什么转学了,他回答说:“有一次娃娃数学考试不及格。老师罚抄50遍。我打电话给老师说,这样罚抄,你觉得有用没有?如果你说有用,我就让娃娃抄。结果,从那以后,数学老师真不管我家娃娃了。无法,只好转学了。”我只能安慰他,娃娃离开了是好事情。

话说,除了罚抄,我们真的没有办法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了解大脑记忆的渠道。左脑大脑主要负责语义性记忆,右脑负责形象性记忆。说人话就是,左脑管理解词语,右脑负责管记忆人或者是物体样子。

我们还知道人们学习的渠道有内视觉内听觉和感受。在这里,我们推荐一个好用的眼球位置来给各位关心教育的家长们和孩子们尝试。眼球位置如下图:

不用罚抄50遍,立刻能背诵下来的简单操作原来这样做

面对我们,如图“C”的位置,是左上管回忆的地方。孩子们想不起来相关内容的时候,让孩子眼球转到到左上位置,停留片刻。回忆上课时老师讲解的声音;自己背诵时的声音画面等等。瞬间,记忆就能被激活。

眼球操是训练记忆和背诵的好帮手,能够轻松解决记忆背诵困难的问题。欢迎大家尝试后交流。

不用罚抄50遍,立刻能背诵下来的简单操作原来这样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