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陽大橋預計7月合龍 今後20分鐘到機場

恩陽河畔,歐鳥翔集,萬木爭榮。備受矚目的義陽大橋矗立在青山綠水間,高高的“義”字形主塔在藍天映襯下宛若振翅飛翔的雄鷹。作為巴中首座獨塔單索麵斜拉橋,歷時3年多的建設,衝破重重技術難關,已進入合龍衝刺階段。巴城向西,新區恩陽一座嶄新地標即將巍然屹立。一橋飛架,連接機場與外圍陸路交通網絡的“咽喉要道”即將全面打通。

義陽大橋預計7月合龍 今後20分鐘到機場


“義”字造型

新地標融入恩陽人文內涵


4月7日凌晨3點,歷時11個小時的緊張作業,義陽大橋主跨第13節段箱梁順利澆築完成,進入第14節段施工,這標誌著該橋進入衝刺合龍的最後38米,整橋完工超九成。從業近20年的義陽大橋生產經理張榮和緊盯著泵管輸送到橋身的混凝土,看著橋身一天天變長,合龍的日子一天天接近,黝黑的臉上抑制不住興奮。3年多時間,1100多天的守望,勝利曙光就在前方。


義陽大橋預計7月合龍 今後20分鐘到機場

主墩承臺橋箱施工


城因水而靈、因橋而興。義陽大橋是恩陽新區2013年成立以來,主城區新建的第六座大橋。在恩陽區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許爾紅看來,這也是恩陽城區最有意義的一座橋,從規劃設計到開工建設,一路走來,每一步都不容易,都在他的腦海裡留下深刻印記。


橫跨恩陽河兩岸,義陽大橋地處恩陽河與蘆溪河兩河交匯點,按照恩陽新區城市規劃佈局,最早將其作為恩陽城區外環線的一個控制性橋樑工程。“我們最初規劃設計的是一座簡支梁橋,也就是一座純公路橋,當時基於兩個方面考慮,一是拉大新區城市框架,二是解決恩陽西片區10多萬群眾出行問題。”許爾紅回憶。


從規劃到開工,兩年多時間,三易其稿,集恩陽全區之智,經徵求多方意見,從多角度優化提升設計方案,最終敲定以淵源已久“恩重義陽山、情長恩陽河”的恩義文化命名;主橋為獨塔單索麵斜拉橋,塔梁墩固結體系,索塔為“義”字造型。“2013年下半年開展前期工作;2014年準備進入招商階段時,恰逢巴中首個機場確定選址恩陽,選址位置距規劃中的橋直線距離不到3公里。賡即調整方案,將之前的簡支梁橋改為按城市景觀橋樑建設。”


許爾紅介紹,在設計理念上,結合恩陽曆史文化;在施工工藝上,系全市首座獨塔單索麵斜拉橋;在定位上,作為機場入巴沿線的地標性建築打造。歷經3年多攻堅克難,義陽大橋初具規模。


造型工藝

獲兩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步入義陽大橋,130多米高的主索塔立於中央,令人震撼。


40多根斜拉索分列兩側,現場10餘名工人忙著進行斜拉索掛索施工。業主現場代表彭敏介紹,主塔19組76根斜拉索已安裝13組42根,主橋預計7月上旬合龍。


造型獨特,工藝複雜。“作為巴中首座獨塔單索麵斜拉橋,建設難度非常大。”主持過多個重大交通項目建設的許爾紅說,“前期推進過程中,先後邀請10多名省內外橋樑專家對設計方案、施工工藝進行多次逐一研究評審。”


130米高的主索塔,是整座大橋建設需攻破的首要難點。不僅塔的造型複雜,而且形狀呈幾何多變,屬異形塔。索塔外輪廓由3個圓曲線和直線組合構成,最小曲線半徑100米,最大麴線半徑達520.3米,塔斷面為一個梯形斷面,通過對梯形斷面倒角來實現橋塔線條的完美變化。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主塔施工精度要求高,異型塔柱模板設置、高塔施工控制、鋼錨箱的加工與安裝精度等是索塔施工的關鍵。”張榮和介紹,建設過程中,負責施工的中鐵二十三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派出40多個技術骨幹,蹲點現場指導。研發出“義”字形斜拉橋索塔液壓爬模施工技術,保證安全和質量。僅塔身造型和施工工藝技術成果就獲2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義陽大橋預計7月合龍 今後20分鐘到機場

工人鑽孔


為克服主樑不對稱施工,業主方恩陽區交通建設有限公司邀請西南交大橋樑專家對每個節段施工現場研判、監測。恩陽區交通運輸局質量監督局局長張亞軍自2016年7月開工那天,就將辦公室搬到了橋下板房裡,“將橋建好才對得起新區人民的期盼。”張亞軍說。


以節約工期、保證質量為首要原則,合理優化塔梁施工順序,實行“塔梁同步”施工。主塔節段的劃分由原來的33個節段優化成28個,節段混凝土澆築高度從4.5米調整到6米。預應力由原設計的雙邊張拉變更為單邊張拉等,大大縮短了義陽大橋總體工期。


一個環節一個環節被突破,一道難題一道難題被破解,巴中橋樑建設再譜新篇章。


一舉多得

拉大城市框架連接臨港產業園


橋頭向西,巴中恩陽機場、漢巴南鐵路巴中西站選址位置近在咫尺。站在高高的義陽山上俯瞰,義陽大橋如一艘巨輪,正欲起錨揚帆。


連接機場與外圍陸路交通網絡的“咽喉要道”即將因橋而全面貫通。巴城至機場的里程將縮短約5公里,從巴中主城區驅車,10多分鐘可達機場。“大橋通車後,無論到巴城還是去機場,再不用走恩陽老城區繞路了。”恩陽區文治街道小觀村居民王洪江因居住在大橋附近,更是時刻關注橋的進度,幾乎每天都要抽點時間過來轉轉。


義陽大橋預計7月合龍 今後20分鐘到機場

主塔橋體鋼纜完成施工


不僅是巴城與機場空間距離縮短,在巴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規劃師張明看來,義陽大橋是連接巴中一城三區的重要紐帶,更是拉大巴中主城區以及恩陽新區城市框架的重要節點。“加強了主城區與航空港的有效銜接,對於帶動空港周邊產業發展意義重大。”張明說。


以義陽大橋為紐帶,以巴中恩陽機場為節點,初步規劃4.4平方公里、以航空物流為主的恩陽區臨港產業園項目正加快推進步伐。未來可期,橋通產業興。這段時間,恩陽本土企業家何幫澤張羅著將其位於大橋對岸的老廠房搬往規劃的臨港產業園。


巴中恩陽機場、漢巴南鐵路、蒼巴高速……以航空、快鐵、高速公路為骨幹的立體交通骨幹網絡在這裡匯合。“圍繞全市‘6631’綜合交通體系,突出“加密、聯網、升級”主攻方向,全面構建‘五縱五橫三環一航’交通大網絡,打造全域交通格局。”恩陽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交通、產業、商貿、物流……義陽大橋的建設,將給新區百姓生活帶來新機遇,成為一座經濟騰飛之橋,富民富商之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