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之前,二胎"年齡差"得算好,超過特定年齡,不建議生

上世紀的"計劃生育"政策全面放開,近些年二孩政策全方位襲來,這讓很多普通的家庭迎來了家裡的第二個寶寶。

很多人是歡聲笑語,覺得家裡孩子有了陪伴,自己老了也多了一份保障。

但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對於有的家庭來說,預想中的多子多福並沒有如約而至,反而徒增了很多煩惱和苦悶。

原來,很多都是因為家裡二胎與老大的年齡相差太大導致的。

生二胎之前,二胎

老大老二相差十六歲,家庭幸福指數卻直線降低

雲水(化名)在42歲"高齡"上,頂著周圍親人、朋友、醫生的反對,在丈夫的支持和自己強大的決心下,終於如願以償生下了家裡的老二。

她很欣慰,因為不僅給已經步入高中的老大找了一個終身的小夥伴,也圓了丈夫兒女雙全的夢想。

可是在兩年後,當面容明顯憔悴的她談起這個二胎的選擇時,明顯流露出些許的悔意

她坦言道:"固然老二是給我們家庭帶來了很多樂趣,但是風險和挑戰更多。

這兩年,我明顯感到自己老了很多,真的不比當年帶老大的時候。

月子沒歇完就直接開始工作,晚上回家還全包家務,即使晚上看娃睡不了踏實覺,但是眯一會兒就覺得精神滿滿。

現在呢,就是請了育兒嫂,自己不用做飯做家務,就是單純的陪伴,也覺得很累。"

生二胎之前,二胎

這些還不是關鍵,雲水覺得自己挺一挺就過去了。真正巨大的危機讓她有些無所適從。

這就是老大的變化:老大正處在青春期,不是很喜歡這個老二,覺得原本自己的愛被她搶走了一部分。

並且,他面對同學們"家中小妹妹,未來小寶貝"的說法,有些難以接受。

然後心態變得浮躁,甚至影響了學業。

雲水很是苦惱,沒想到老二給家庭還造成了負面影響。她只好轉身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希望能快快讓家庭恢復原來的幸福吧。

如果兩胎之間相差15歲,麻煩事實在避免不了

近幾年二胎越來越多,但是兩個孩子的年齡差不要太大,一般不要超過15歲。

如果超過了這個年齡差,那麼無論孕婦本身,還是孩子們之間的相處,包括以後的養育,都會出現麻煩。

生二胎之前,二胎

1、 高齡產婦危險高

一般來說,如果二胎與老大相差15歲以上,那麼孕婦基本上都是大於35歲,也就是高齡產婦了。這對母親和孩子來說,都有很高的風險。

一方面,母親易患妊娠疾病,包括高血壓和糖尿病,並且自身身體差的話,容易難產,還有就是產後恢復艱難。

另一方面,胎兒得唐氏綜合徵的概率大大增高,同時得其它先天疾病的可能性也相對較大,這也是很多畸形兒出現的原因。

2、 家裡倆娃代溝大

如果年齡差超過15歲,那麼老二出生時,老大一般在讀高中。

網絡上說"三年一代溝",那對這倆孩子來說,整整的5個代溝意味著兩個人在交流、溝通、成長、觀念各方面都會有較大差異。

此外,出於安全感需求,老二一般會比較黏老大,但是這樣勢必會影響老大的時間和精力,如果老大正處在高三關鍵時期,那後果真是不容樂觀。

生二胎之前,二胎

3、 老二撫養不易

新時代的育娃方式跟15年前相比,早就天翻地覆了。

作為年紀大概在35-45之間的中年父母,不僅要忙於事業,還有從頭學習新一輪的育娃知識,同時還得監督輔導老大的學習。

《基層醫學論壇》雜誌的報道稱,這不僅是時間和精力方面的問題——絕對是一個很不容易完成的考驗。

有些家庭裡,老二的出生是額外的經濟負擔,直接拉低了家庭生活水平。

除此之外,當老二逐漸長大時,父母也在慢慢變老。

但孩子未成年,父母已老,不僅要面對孩子同齡人的質疑,還要接受某些人的冷眼,也是一個尷尬的問題。

生二胎之前,二胎

二胎要趁早,但不要過早,專家講解科學年齡差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二胎的年齡差儘量不要超過15歲。

但是是不是越早越好呢?

實際上,1歲的差值會讓父母很累。

尤其是母親,還沒有從撫育老大的勞累中恢復過來。很容易出現產後抑鬱的情況。

而對剖腹產的寶媽來說,為了子宮的恢復,二胎必須間隔2年。因此,二胎年齡差不是越小越好。

育兒專家劉繼文說,3到5年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年齡差。

對父母來說,可以安安靜靜的再次享受為人父母的快樂,同時歲數和精力能保證養娃過程不會太累。

對老大來說,已經懂得了分享和關愛他人,小弟弟或小妹妹的出生,會提升家裡老大愛的能力、寬容度和領導力。

對剛出生老二來說,家裡會因此多了一個潤滑劑,整個家庭的關係也會因此更加親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