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直逼迪士尼的国漫,40年后再度崛起?是鸡血还是假象?(下)

素材选取:中国特色与百无禁忌

细数近几年国内声名大噪的中国动画电影,其素材来源都十分统一:鲲鹏亦或哪吒,无一不出自古代神话传说。

曾直逼迪士尼的国漫,40年后再度崛起?是鸡血还是假象?(下)

为何国内动画工作室偏爱上古神话呢?

其一,这样的素材选取极具“中国特色”,让观众一看就知道“啊,这是中国动画。”并且这样的选材可以缩减讲故事的篇幅——面对同样文化背景下的国内观众,哪怕省略部分故事情节也无伤大雅,因为大部分人都拥有相关的知识储备,能够自动补全未呈现的部分。

其二,上古神话本身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世界观和体系,像《哪吒》和《姜子牙》向我们展示的就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体系;《小门神》就是立足于《山海经》,寻找传统神话形象,探究门神起源从而进行的创作。因而制作团队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在故事框架的构建上,需要做的是在这基础上丰富人物形象。但同时,局限于中国神话选材的后果就是素材过于单一,受众面小很难走出国门。

在国内收获大量好评的《哪吒》,在北美上映后票房惨淡,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人大部分都不知道哪吒这个神话人物,对于原故事情节缺乏理解。

曾直逼迪士尼的国漫,40年后再度崛起?是鸡血还是假象?(下)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哪吒》大刀阔斧的改编,采用“正邪颠倒”的方式塑造角色,在我们看来是突破,有新意;但在国外观众看来,他们理解不了电影里所探讨的中国传统的出身决定身份。

再者,中国的动画电影,处处透露着“民族风格”,场景飘渺如仙境,主题大部分也是红色正能量,但正是由于过分想要去证明“特色”,证明我们和别国不同,反而用力过猛。反观日本和欧美的动画电影,他们的素材来源则更为丰富。《秒速5厘米》细腻刻画少年人的心事,《寻梦环游记》讲述亲情,《玩具总动员》展现成长。他们的动画电影,选材天马行空或者说百无禁忌,有传统但又不受其限,歌颂真善美的同时也不回避暴力血腥。这使得受众面更广,观众也不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跳脱开来看,我们为何不能像《你的名字》那样对照实景进行动画建模,让动画落入平常生活?

为什么主题一定要宏伟,少年人懵懂的心事照样令人回味。

曾直逼迪士尼的国漫,40年后再度崛起?是鸡血还是假象?(下)


价值观念:多元还是单一?

当我们开始探究动画电影的内核时,它本身所传递的价值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同一故事题材在不同国家、民族的演绎下所展示的中心思想会产生明显的差异性,如《花木兰》在西方迪士尼的创作下更着重突显木兰的自我主义精神,这是西方自由民主的文化环境所决定的,而在我国的儒家文化背景下更着重突显花木兰精神所彰显的孝道和仁义。

曾直逼迪士尼的国漫,40年后再度崛起?是鸡血还是假象?(下)

迪士尼出品《花木兰》

曾直逼迪士尼的国漫,40年后再度崛起?是鸡血还是假象?(下)

国漫形象花木兰

第二,日本动画盛行,正是由于其分级制度的完善,使得团队在制作动画时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创造和价值输出,让儿童与成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动画。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习惯中并没有分级的观念,加上刻板印象“动画电影=小孩子看的东西”,使得前些年动画电影市场充斥低龄化作品。虽然这样的现象略有好转,但这些年所谓“崛起”的动画又是真的符合成年人的阅读口味和兴趣了吗?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率先提出了在题材和形式上要考虑到成人的欣赏趣味,争取让动画电影“老少咸宜”。而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到今天,就如《哪吒》中的魔童哪吒,不再承载各种宏大的意义,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价值认同与心理成长。他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看似是对命运的反叛,但其“反叛”也不过是停留在“三岁孩童”这一角色设定中,希望的其实是被主流群体所接纳。

曾直逼迪士尼的国漫,40年后再度崛起?是鸡血还是假象?(下)

《哪吒》虽说称得上是成年人的取向狙击,可故事情节仍旧过于理想、不够现实。

成年人看到的世界是“大”的——是光怪陆离、无可奈何的《大世界》。这部电影以南京为背景,却有意模糊了地域特色:五花八门的口音,招待所的色情广告,乌烟瘴气的黑网吧等,倍感真实。电影情节更是简单:一个叫小张的年轻人为给女友整容,抢走了一大包现金,里面装着一百万;无数不相干的人为了这一百万疯狂争抢,奔赴死亡。电影里的人们对于自己的处境糊里糊涂,人生过得浑浑噩噩,是无数“边缘人”的写照。

《大世界》不讲述春天,而是描写荒原,它真实且不加掩饰,所以它只属于成人——因为儿童眼里春风会唤醒新芽,可大人知道,荒野就是荒野。


曾直逼迪士尼的国漫,40年后再度崛起?是鸡血还是假象?(下)

(宣传报右上角写着:建议成年人观看)

我们谈及国漫崛起,是期待国漫崛起,但何为“崛起”,如何突破。要正视的是差距,要坚定的是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