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中藏著“當”,你得多提防

摘要:   近期,阜南縣公安局接到一些電信網絡詐騙案,給群眾帶來較大的財產損失。昨日,該局通報了案件情況,提醒群眾高度重視,加強防範意識。    此前,阜南縣郜臺鄉居民王某某通過廣告下載了一款網貸APP,想申請 ...

  近期,阜南縣公安局接到一些電信網絡詐騙案,給群眾帶來較大的財產損失。昨日,該局通報了案件情況,提醒群眾高度重視,加強防範意識。

  

  此前,阜南縣郜臺鄉居民王某某通過廣告下載了一款網貸APP,想申請貸款。可當其申請貸款時,卻提示出現錯誤,對方以卡號輸入錯誤賬戶被凍結為由,讓王某某繳納押金、保證金等,並承諾貸款申請下來後即返還。可王某某轉賬後,對方又以證明還款能力為由讓王某某繼續打款,就這樣,貸款沒成功,王某某還被騙14萬元。王某某發現被騙後報警。

  

  跟王某某想借錢不同的是,阜南縣趙集鎮居民陳某想掙錢,看到網絡刷單廣告,他就添加對方微信好友。隨後,對方讓其將支付寶賬戶信息發送過去,然後發來一個二維碼讓其掃碼支付。其掃碼支付9988元后,對方以操作失敗為由,讓其添加“退款客服”申請退款。可“退款客服”又以無法申請退款為由,繼續讓陳某轉賬。最後,陳某共計被騙99963元。隨即,陳某報警。

  

  阜南縣苗集鎮居民張某某也想“發財”,通過聊天軟件認識了自稱基金平臺內部人員,讓其下載一款基金平臺軟件。隨後,對方誘騙張某某進行“投資”,平臺顯示贏利後,賬戶上的錢卻無法提現。此時,“內部人員”稱需充滿10萬元到賬戶後方可提現。結果,張某某照做後仍無法提現,便報了警。

  

  目前,上述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天上不會掉餡餅

  有“巧”就有“當”

  

  刷單兼職,平臺投資,網上貸款……近年來,類似網絡騙局數不勝數,結果大多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上當受騙,損失財產。

  

  為了保護群眾財產,市公安局成立了反電詐中心,專門處理類似案件。

  

  警方提醒,不要相信網上一些快捷賺錢手段,而且網絡刷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

  

  此外,發現遭遇電信詐騙、有人被騙或疑似詐騙信息時,要第一時間撥打110進行報警。反電詐中心將第一時間核查信息真偽,快速止付,最大限度減少發案、降低損失,並循線偵查打擊犯罪分子。

巧”中藏著“當”,你得多提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