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7集網劇就花光6400萬!優酷被套路慘了,炸出影視圈好多猛料

1個月前,在2018優酷春集上,優酷隆重推出了重磅劇目《套路》。彼時,該劇主創人員閃亮登場,一派歡聲笑語。

拍7集網劇就花光6400萬!優酷被套路慘了,炸出影視圈好多猛料

總製片人是成功打造出2017年爆款網劇《白夜追兇》的袁玉梅;

總導演劉國昌此前雖未涉足劇集,但執導過《五億探長之雷洛傳》等優秀電影,符合優酷對《套路》的希冀“將它打造成電影品質的現象級”精品劇;

不僅如此,《套路》還吸引到明道、謝天華、鄭嘉穎等知名演員加入,光是放勒不羈的Laughing哥加上溫潤如玉的“八爺”,就讓人充滿期待,有網友表示“搞這麼大陣仗來玩套路,我心甘情願被‘套牢’。”

拍7集網劇就花光6400萬!優酷被套路慘了,炸出影視圈好多猛料

據官方消息顯示,《套路》在4月3日於曼谷正式開機,劇中演員紛紛轉發打call。

拍7集網劇就花光6400萬!優酷被套路慘了,炸出影視圈好多猛料

然而,意外總是來得讓人措手不及。“江湖險且阻,望君各自珍重”,優酷用11個字結尾,向外界宣佈,這部試圖開啟國內首部公路犯罪喜劇的《套路》,不足2個月就“流產”了。

製作方影力娛樂操盤不力,一個多月花光近6400萬。投資方優酷解散劇組導致部分工作人員因無人負責而滯留於泰國,工資被拖欠兩個多月……日前,網上曝出的消息激起千層浪。隨後又傳出一份優酷為了止損,而發佈解散《套路》劇組的內部通知。

拍7集網劇就花光6400萬!優酷被套路慘了,炸出影視圈好多猛料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於5月31日一早向優酷求證,優酷相關人士表示,網上的消息屬實,“因《套路》一劇承製方浙江影力在劇集拍攝中管理不善,未能誠信履約,導致劇集拍攝進度滯緩、前期投資額嚴重超支。”因此,優酷決定“暫停本項目”。那麼,後續優酷打算如何處理?上述人員表示,現在不便透露,待相關事宜處理完畢,會統一宣佈相關後續進展。

被優酷寄予厚望的《套路》,為何淪落到如此境地?劇組在拍攝環節中可能出了哪些問題?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了多位諳熟劇組拍攝環節的業內資深人士。

《套路》中途下馬

製作方、投資方都無法置身事外

在“內部通知”中,優酷強調自己始終按時、足額支付製作費用,從未拖欠支付一分錢,亦從未耽誤劇組的拍攝進程,但“作為劇集的製作方,從開機至今,影力已經在短短一個多月裡花費我方投入的製作費合計6382萬元,卻只拍出不到7集劇本的素材。這個數字在行業中是極為罕見甚至是匪夷所思的!”

這是否意味著,《套路》單集製作成本達到911.7萬元?“因為整部劇還沒有完成,所以不能按照單集成本900多萬來算。”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疑問,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解釋道,“只能說6000多萬拍了7集容量的素材。但是剪出來未必能有7集,這種情況屬於嚴重超支。”

按照上述人士的說法,《套路》製作成本嚴重超支,但大部分費用前期已經付完,後期就不需要再重複支付,因此,“後面可能只需要100萬、200萬就能夠拍一集了,等戲全拍完後再算單集成本才是正確的。”與此同時,該資深人士還表示,“以前這種事兒比較保密,大家都是私下解決,找人來接盤(投資)繼續做。”

追根究底,《套路》中途下馬,製作方、投資方都逃脫不了干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採訪多位編劇、製片人後分析發現,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投資方監管不力

作為投資方,有權且有責對投出的錢進行跟蹤,事實上大部分資方會在劇組安放一位財務或執行製片人,便於瞭解拍攝進度和預算執行等問題。

《套路》把6000多萬花完了,資方才發現,為時已晚。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大致有以下三個原因:

劇組的人都是自己人,聯手“欺騙”致使財務報告未出現明顯問題;

投資方派遣的人專業性不夠;

投資方根本未派人進入劇組。

如何避免拍攝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問題?上述業內資深人士告訴記者,通常可以分為三步來解決:

首先,每天或每週都要有財務報告,能夠提供憑據和體現預算執行情況;

其次,共管賬戶需要資金透明;

最後,若需要使用共管賬戶,支取大筆經費時,需要投資方(或其代理人)共同簽字,方能生效。

拍7集網劇就花光6400萬!優酷被套路慘了,炸出影視圈好多猛料

製片人未盡職

調查過程中,多位編劇、製片人均向記者表示,一部劇“一般預算超支5%~10%是正常的,這種情況下投資方會自認倒黴,再追加一些預算。若超支再往上就嚴重了。”《套路》劇組就屬於“嚴重超支”,在開拍七集後便將6000餘萬費用消耗殆盡。

“優秀的製片人,會想盡辦法不讓超支。”一位編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熟知的多位製片人寧願將未拍完的戲精簡壓縮也不願超時,因為超時就意味著超支。“若一部劇超期、超支的特別嚴重,以後恐怕沒有公司敢請。”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超過演員的簽約週期,戲還未拍完,“要支付高昂的賠償金。”另外,重要場景也需按時拍完,“假如一場戲的場景還沒拍完,就先拍別的戲,一週後再回到這個場景,那麼這7天的場景費也是需要支付的。”這意味著,在劇集拍攝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沒做好便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如何優化拍攝流程?著名編劇汪海林告訴記者,

首先,拍戲就是搶兩個,一是人,二是景。重要場景和重要演員的戲應該先拍,避免“二次進組”的情況發生;

其次,製片人應每天按時完成計劃,未完成的要趕緊調整。

最後,提高製片人專業水平,這是最核心的。

“流產”並非個案

曝光意味爛尾難找接盤方

實際上,《套路》事件爆發後,觀眾才認識到原來劇組排片“套路”如此深,但在業內人士的眼裡,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這種情況每年都有,只是沒被曝出來而已。一般出了問題,大家都會私下想辦法把戲盤活,哪怕超支了,也要找找誰願意接盤,儘量把項目救活。”但《套路》這出戏一鬧“等於是爛尾項目了,可能平臺也不願意收了。”一位不願具名的編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果優酷狡猾的話,就該私下停掉項目後再找投資方來接盤,這樣損失也會減少。”

拍7集網劇就花光6400萬!優酷被套路慘了,炸出影視圈好多猛料

通過多番採訪,記者瞭解到像《套路》這樣預算完全失控最終導致項目擱淺、劇組解散的,並非個案。在更多未見光的項目裡,流產、解散、再接盤的情況太多了。“我沒細算過,但50%得有吧。”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向記者透露。

瀟影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敖芳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她告訴記者,“每年流產或者超支的劇,我認為超過了50%。”與此同時,記者還了解到,有的劇組甚至剛成立一天戲沒拍就解散了,還有的進去沒多久就解散了,損失好幾百萬,對於這種情況,不少製片人向記者表示,只能“認倒黴唄,有的戲反反覆覆好幾次,都很正常。”

不過,知名編劇宋方金告訴記者:“劇組解散的應該不會太多,追加預算的應該很多。”

對劇組和製片人而言,拍戲最困難的關頭有三個:前期、中期和後期。因為這些時候“都要付一部分錢。”公開資料顯示,《套路》共計劃拍攝14集,現在7集拍完後發不出錢,可能就是支付不起中途的費用。等到劇集“最後殺青那幾天也非常關鍵,好多部門怕拍完了就要不到錢會罷工,所以要在殺青前把費用全部支付完。”汪海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當然,對於部分“貴”的主演來說,在進組前就會要求劇組支付一部分費用,中途再分批支付。汪海林向記者表示,“一天沒到賬,他就不來了,所以演員的錢是第一個要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