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現實!朋友就是拿來用的,好處就是要從朋友那裡得的

很現實!朋友就是拿來用的,好處就是要從朋友那裡得的

人生在世,社會的群體性註定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朋友,只是交情深淺不同而已。

普遍認為層次決定圈子。圈子是指社交圈,人們社交的範圍通常是和自己層次差不多的人交往。彼此之間的學識認知,經濟狀況,消費觀念等比較接近,共識及談論的話題比較多一些,自然而然就容易成為朋友。

但人生活在社會這個大群體中,每天都會經由不同的途徑認識或者接觸不同的人,包括很多不是所謂圈子裡的人。比如在樓道打掃衛生的阿姨。每天早上碰見打個招呼,久而久之,彼此也可以成為朋友。你幫我順帶垃圾下樓,我幫你留著紙皮廢物。相比對待其他人,但凡能用一點心在彼此身上的都可以稱之為“朋友”。

交往互利是人之常情,朋友就是拿來用的,好處就是要從朋友那裡得的。這裡的“用”是指“利用朋友給自己帶來好的借鑑,正面的影響或幫助”。除了一些實質的互相幫助,友情更多的應該體現在思想交流,知識互補,情感撫慰,怡情悅性等方面。

有的朋友讀書不多,交往之間不一定能談論所謂“陽春白雪”的話題,但其樂觀踏實的生活態度能夠在你浮躁的時候感受到平平淡淡才是真;有的朋友學識淵博,話題海闊天空,聊起來令人感嘆時光太短;有的朋友不善言談,但性格溫柔,善於聆聽,雖無滔滔不絕的熱烈,但相處時如沫春風,令人舒服自然;有的朋友幽默開朗,妙語連珠,與之交往感覺自己的情商都在無形中得到了提高;有的朋友為人熱心講義氣,有困難時不假託辭,總是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給予幫助。

每個人都有其自己的個性,風格和生活方式。人無完人,人與人之間也會存在脾性,修養,學識,能力,經濟等方面的差異。不管是在某一方面也好,還是方方面面都好,只要能給自己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的都是真朋友,好朋友。

有些人交往的目的 ,只是為了拓展人脈,希望有需要時能夠多點資源。對於這些單純追求功利性的交往,只要沒對自己造成困擾,保持客客氣氣就好。對於那些既無趣還一天到晚只想佔便宜的所謂朋友,則最好一個都不要,敬而遠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