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這麼久以來暖同學算是發現了一個規律,隨便抓一個五六歲娃的媽來問,最關心的是什麼問題?

答案基本都是確定的:幼小銜接

不過,關於幼小銜接的爭論其實也不少,比如到底應該讓孩子提前掌握多少知識,才不算過於搶跑?有人擔心學不夠,又有人怕孩子提前掌握內容太多,進了小學會影響課上聽講的專注度。

這些擔心其實真不能算多餘。

但作為一個小學一年級新生的家長,小暖同學必須要說一句,如果要找出一項是孩子必須在學前提前接觸儘早掌握的,那一定是

識字!識字!識字!

等你們小學上了一學期之後就會知道,學前掌握儘可能多的字(最好超過800-1000)有多重要。

到時你會發現,比起學100以內的加減法,識字才是終極大boss。

認字是是一切學習的基礎,上學之後對所有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都要建立在識字之上。咱就說看書、寫課後題、寫試卷這些最基礎的操作吧,雖然老師有時會幫你念念題,但萬一沒聽到,這字兒還不認識,那就真的兩眼一抹黑了。

當然,如果你內心足夠強大,選擇讓孩子零基礎入學也不是不可以,但那就一定要做好了會讓孩子和自己都承擔足夠壓力的準備。

那既然識字這麼重要,與其在學齡前一年才開始拿著字卡突擊,不如把這個任務作為一個長期的親子活動,細水長流的進行。

當然,小暖的意思不是要讓大家在娃一兩歲的時候就著急得過早進入死記硬背的認字階段,而是要學會觀察和判斷孩子對字的敏感階段,順水推舟順其自然地在生活中從容習得。

到底該怎麼給孩子進行漢字啟蒙呢?今天小暖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許多人關心的話題。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識字的王道:親子閱讀


一提起認字,許多人腦海裡第一個閃現的就是:

字卡。

我知道很多家長讓孩子認字都是從識字卡片開始的,潼潼當年也是,但很快我就發現了問題。用枯燥的字卡來認字,一來孩子會沒興趣,二來雖然當時她可以記下來,但沒過多久又忘記了。

後來我發現,是因為字卡識字的方式會讓孩子缺乏對“字”的更多理解,只是簡單的機械重複記憶,所以印象不深記得不牢,非常容易遺忘。

所以,要是隻用字卡來教孩子認字,很快就會遇到瓶頸。單純認出字卡上的“字”,並不能算真正的“識字”。在最初學非常簡單的字的時候我們還可以藉助字來,可後面就需要加入其它方法了。

與“識字卡片”相比,“閱讀”最大的特點是會讓孩子一遍又一遍的強化一個字音、形、義之間的聯繫。事實上,只有做到將這三者相結合,才算作對一個字真正的“認識”。

“知其義”這件事,也只有在閱讀中才能不斷強化。字與詞、句的關係,字在段落中的騰挪閃展,這場“字”樂高的遊戲,都要經由閱讀才能玩得盡興。


對於低齡孩子來說,“閱讀”自然要從“親子”入手。

親子閱讀的益處多到說不完,我們如果只把親子共讀當做識字的工具,那未免是有些遺憾,會錯失許多閱讀的樂趣。但如果想把“識字”作為一項細水長流的事情來做,閱讀幾乎是最好的手段

不過,識字其實沒那麼簡單。如果抱著“繪本讀多了,孩子自然就會認得許多字”這樣的想法,可能會讓很多人失望,進而誤解閱讀的真正意義。

當然,身邊也的確有好多孩子,在識字上沒讓父母多費心,就是在共讀中自然而然的認識了好多字(對於這樣的娃,只能羨慕嫉妒恨了……)

但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閱讀是一種積累。

那些即便做了許多的共讀,卻依然不認得幾個字的孩子,正在經歷的是和剛開始學英語而不願意開口的孩子一樣的“沉默期”

我更願意相信,有了前期大量閱讀的積累,孩子一定會在某個年齡迎來屬於他的“識字爆發期”

那到底在孩子多大可以開始識字呢?

一般來說,當孩子表現出對識字的敏感和興趣之後(一般為3-4歲,當然也有孩子更早或者更晚),就可以在每天的親子閱讀中,加入一點以識字為目的的閱讀活動。

比如我們可以把每本繪本的標題認真地跟孩子讀一遍,這樣每天幾本,日積月累也很可觀了。有的繪本里面還有故意寫得很大的關鍵詞,那樣少數的字我們也可以特意拿出來強調。

就算只是這樣的親子閱讀,都能幫孩子積累識字量了。另外,我們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在閱讀時玩一些認字小遊戲,來增加孩子的樂趣與印象。

我們可以根據常用的幾百字,從每本書挑選1-2個字,用以下幾種主題來進行識字啟蒙:


漢字小偵探


找出這本書裡,新學的這個漢字都藏在哪裡。比如今天和孩子學了“站”,可以選一本和孩子曾經讀過的繪本,讓他把所有“站”字都找出來。這個小遊戲,能很好的幫助孩子熟練掌握“字形”。


偏旁大搜索


也可以讓孩子找出所有含有同一偏旁的字,進行比較學習。比如,讓孩子從一本書裡找一找“女”字旁的漢字,比如“媽”、“妹”、“姐”等等,讓他們觀察看看字形有何異同。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漢字拼拼拼


可以把繪本中的其中一頁打印出來,再把所有的漢字一一剪開,讓孩子拼成繪本里的原話。我們可以一邊念,一邊讓孩子來拼。在拼的過程中,是

對文字音、形、意的一次聯結。


結構大派對


引導孩子觀察,漢字的結構有左右、有上下、有包圍等等。可以讓孩子找一找相同結構的漢字,就像為它們找到彼此的好朋友一樣,進行配對。在這樣的尋找遊戲中,幫助孩子理解漢字的“形”,形成某種“字”感,為日後書寫打下基礎。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認字太難,畫畫來補~


通過閱讀來認字,只是識字的一種方法。其實,追溯到漢字的起源,從甲骨文我們就不難看出,

最早的漢字就像一幅畫

之前潼潼玩“小象字卡”,每張字卡都有配甲骨文,我們很喜歡玩“看甲骨文猜字”的遊戲。不過玩下來,就會發現這些穿越時空的“象形文字”有一些仍然比較抽象,如果不瞭解一些歷史和文化背景,也不好一下子就猜出是什麼字。

不過,象形字倒是為我們的識字啟蒙提供了另一種思路,那就是“繪畫識字”。

一來,許多孩子都喜歡畫畫,二來相比於符號,孩子們最先接受的總是圖畫。

那不如,就抓住孩子們的這兩個特點,來幫助他們識字。小暖也陸陸續續從網上搜集了一些關於漢字的小畫,每學一個新的字,除了用字卡配合閱讀、識字app等一些傳統的記憶方法,我們還會模仿這些小畫,一起來把字“畫”出來。

比如“哈”字,就是一個小女孩張著大嘴在笑。頭髮的形狀、眉眼和嘴剛好組成了一個“合”字;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比如“岸”字,有山、有海,還有一棵枝幹像極了“幹”字的大樹;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比如“半”字,一塊案板兩根蔬菜,一把刀將蔬菜一切為二,一個活靈活現的“半”字就出現了;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比如“採”字,一株綠葉紅花,上面懸著一雙手要去摘;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再比如“糕”字,雖然字形有些複雜,但通過下面這幅畫,左邊花瓶裡三朵花剛好形成一個“米”字,右邊的四層蛋糕,不論是蝴蝶結的形狀,還是底層的裝飾,都將“羔”字巧妙的融合;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最關鍵的是,每幅畫都將“字”的意義傳遞給我們。讀完一幅圖,不僅瞭解了“字形”,還知道了“字意”。再親手畫一畫,漢字的靈魂便以這樣親切的方式傳遞到了孩子心中,讓孩子體會到漢字的畫意美感。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把總也記不住的“字”變成“故事”


單純從功利性的角度來講,知道一個漢字的前世今生,並不會比用字卡認字要來得更快更直接。

但,給孩子們講關於漢字的故事,會讓“識字”變成一件更有意義、更有趣的事情,而不僅僅是為了完成某個任務。也會讓文字從一個符號,變成一個有溫度的載體。

建議大家在給孩子做漢字啟蒙之前,可以讀一讀瑞典漢學家林西莉寫的那本《漢字王國》。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當時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書名還未改成2016年中信版的《給孩子的漢字王國》。

我覺得,和孩子分享這本書,不一定要按照傳統的共讀方式,拿起書來一字一句的念。

家長可以先通讀一遍,把其中孩子可以理解的漢字故事挑出來,再給孩子啟蒙這個漢字的時候,隨口做一次故事性的“考據科普”。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比如講“象”字,作者從古代人的從上到下的書寫習慣說起,講明瞭為什麼“象”的甲骨文只能以垂直站立的形象出現。當作者巧妙的把甲骨文轉了個方向的時候,我們驚奇的發現,長鼻子大象的形象在甲骨文中赫然顯現。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在和孩子學習“象”字時,我們就可以通過這個小故事告訴孩子,“象”的字形,哪一部分是它長長的鼻子,哪一部分是他粗壯有力的大腿,哪一部分是他的尾巴。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而且,這本書還帶給了我們一個識字的新思路。作者把文字按照“人與人類”、“水與山”、“野生動物”、“家畜”、“車、路、船”等進行了分類。每個分類之下的字與字,都像一幅思維導圖一樣,用發散性思維將他們一一關聯。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這樣的形式,特別適合我們在教孩子識字時使用,從一個字引出另一個字,將其串聯。

比如野生動物部分,先由一個“射”字引申出野生動物的概念。通過描述早期黃河流域常見的幾種動物,引出了鹿、虎、象、鳥、龜等幾個問題。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再比如,講“人”這一類的漢字時,通過“目”字聯想到了“眉”字,眼睛上面一行細細的眉毛將漢字表現的活靈活現,順著這個思路,又聯想到了“面”,一個人的臉孔最重要的靈魂是眼睛,所以在面字裡,含了一個“目”字。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類似這樣的漢字故事還有一些,比如:


保冬妮的《水墨漢字繪本》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樂樂趣出版的《小漢字大故事》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林世仁的《字的小詩》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小象漢字的《漢字是畫出來的》、《漢字是拼出來的》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

相比於更適合家長來讀的《漢字王國》,這些書都做得有趣好玩,很挺適合小孩子來讀的。

和孩子共讀這類書時,要挑選適合的時機。如果像平時讀繪本那樣,從頭讀到尾,沒準孩子會覺得有點枯燥。但在識記漢字的時候,作為輔助讀物來讀,效果會更好。

除了追尋漢字起源的故事類繪本,還有一類將識字遊戲化的繪本:《漢字真好玩》、《我的第一本漢字翻翻書》、《漢字奧秘大迷宮》等等,也可以讓識字變得更好玩。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分級讀物作為輔助識字,強化記憶


識字的過程中,我們可能都會有同樣的苦惱,就是孩子明明學過的字,過些日子就忘記了。

所以,在通過以上幾種方法認識了某個字之後,為了強化記憶和加深對字義的理解,我們還應該找一些專門的中文分級讀物來讀

道理和我們讓孩子讀英文分級是一樣的(英文分級讀物過一段小暖再寫啊,我看到你們催了)。

比起繪本,可能分級讀物在趣味性、藝術性、文學性等各方面都有點薄弱,但是它卻是針對基礎識字,以及最終實現自主閱讀這個目的而設計的科學、系統的最佳輔助材料。

繪本里的漢字,難度不一。但分級讀物會根據孩子的語言水平,對字與詞的難易度、句式等都有嚴格的把控。每本書,都會通過不斷出現的高頻字、詞,來強化孩子對它們的認知

但遺憾的是,中文的分級讀物並不像英語的那樣系統化。不過好在,近些年中文分級的選擇相對要比早年多了一些,特別是一些出版社從“對外漢語”這個角度,針對外國小朋友設計的分級讀物,完全可以拿來當“識字”教材。

其實,像網紅的《四五快讀》用來識字效果也很好。只是如果想要尋找功利性弱一些的,還能兼顧閱讀性的讀物,可能中文分級更加合適。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需求,下面這幾套中文分級讀物也許會滿足你:


1、 迪士尼我會自己讀系列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適讀年齡:3-6歲


這套書真是潼潼識字時的大愛了。

以迪士尼的動畫角色打造的漢語分級讀物,共8級,每級6冊。從幼兒園小班50左右的閱讀字量,一路晉級到一年級1100左右的閱讀字量。每個故事前,都會有字表總結。採用“故事情景識字法”,超綱字有小圖標提示,關鍵字反覆出現。


2、 小小語言家·漢語分級讀物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適讀年齡:4-8歲


針對零基礎識字啟蒙的分級讀物,共分5級,1、2級帶拼音。幫助孩子們在以十二生肖為人物的原創故事中識字。第一級詞彙數50,每頁以1-2個短句組成。之後每一級,在詞彙數、高頻字詞和句子的複雜程度都呈螺旋式遞增。最終的目標讓孩子掌握300個基礎字和1000個常用字。


3、 托馬斯和朋友們寶寶自己讀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適讀年齡:3-6歲


托馬斯主題故事,契合學前孩子識字,對標小一教材,涵蓋300個基礎字的識記。共4個級別8冊。每冊由兩個托馬斯和朋友們的故事組成,每本書搭配生字表和複習頁。喜歡這個動畫IP或者是車類形象的孩子應該會很喜歡了。


4、 七色龍漢語分級閱讀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適讀年齡:2-8歲


外研社出版的面向海外主流中小學及國際學校K-6階段的漢語學習資料。採取主題式教學,從家人、食物、動物、自然、國籍等不同角度,幫助孩子記識相關的字、詞。

我在噹噹只找到了所有主題的第一級。

不過小暖要提醒大家,這類針對對外漢語編寫的分級讀物,並不是對標我們小學的識字要求,當然故事中的漢字基本上都是常用字。

只不過,因為主要目的就是學中文,所以故事性都沒有那麼強,畫風也不算精美。

大家在使用這類書籍的時候,應該調整定位,就當做有那麼一點故事性的識字材料就好。


5、 我的第一本中文故事書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適讀年齡:2-6歲


華語教學出版社針對低齡海外兒童學習漢語編寫的漢語分級讀物。分為生活系列、動物系列和成語系列。

每本書以一到兩個主題或者常用句型,通過一個簡單的故事,多次重複生字、生詞,幫助孩子加深記憶。每個故事都有中英對照,漢字和英文啟蒙可以同時進行。

這套書同樣有畫風不夠精緻,故事過於簡單的不足。


6、 輕鬆貓中文分級讀物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適讀年齡:2-5歲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的一套針對海外小朋友學漢語的分級讀物,偏重生活用語,比如打招呼、介紹自己、交往等。每本讀物共10-12個句子,包含兩個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小故事,難度呈螺旋上升,句子押韻朗朗上口。


7、 華語閱讀金字塔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適讀年齡:2-8歲


華語教學出版社出版的一套針對非母語孩子學漢語的分級讀物,由知名國際學校資深教師主筆,分為預備級和1-12共13個級別,每本書都配有拼音和英文相對照。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有趣的識字小遊戲,讓認字變得不再枯燥


我們都知道,“啟蒙”需要在快樂中進行。所以,除了上面說的那些識字方法外,我們也可以把認字遊戲化,讓孩子在玩中學。下圖來自網絡。


漢字貼貼樂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準備一些彩色貼紙。在白紙上寫上要學的字,讓孩子用貼紙拼出漢字,以此熟悉字形。


漢字轉轉杯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用透明的塑料杯,一個杯子寫部首,一個杯子寫偏旁,兩個杯子套在一起,轉一轉組成不同的漢字,讓孩子識記。


漢字大拼圖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把漢字打印出來,分割成幾塊,自制成拼圖。讓孩子來試著拼一拼。


漢字小勇士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一款原創桌遊。將牌洗好後,背面朝上散開放置。每人選擇一張卡翻開,當有人發現兩張卡片可以組成一個漢字時,就要大聲念出來。唸對了就得分。全家人一起玩,有緊張的競技感,會讓孩子識字興趣暴漲。


拼字王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馬爸爸上可以搜到好幾款漢字拼圖,有木質的、磁性的,既有偏旁部首的拼塊,也有筆順拼塊,加強孩子對漢字的識記。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以上就是小暖今天分享的有關識字的全部內容。

對於中國孩子來說,漢字是一切的基礎,過了識字這一關的孩子,就像插上了自由的翅膀。不論是閱讀,還是對信息的接受,都會有質的突破。

而且,單從入學角度來講,有一定識字量的孩子,在看老師的板書、做練習,甚至是考試都會有一定的優勢,也會減輕初入學的壓力。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愉快的、有趣的,孩子更能接受的方法,來讓孩子們愛上漢字。


-END-


學齡前要不要認字?怎麼識字更有趣?這篇漢字啟蒙攻略一定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