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開啟“賣貨總動員“帶貨直播”一天賣出20萬包熱乾麵

武漢幫助企業拓展市場開啟“賣貨總動員”

“帶貨直播”一天賣出20萬包熱乾麵


長江日報記者康鵬 李佳 陳潔 通訊員程洪慶 喻春蕾

本週,位於光谷的凱德維斯醫學檢驗實驗室,收到了大筆訂單,一共為10家企業、上萬人次做了復工前的核酸檢測及抗體檢測。其中,有不少檢測訂單,是由企業所在的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管理辦公室牽線。

長江日報記者4月18日採訪企業獲悉,武漢與企業同舟共濟、共渡難關,通過打包推介、組織團購、直播帶貨等方式,開啟“賣貨總動員”,積極幫助企業拓展市場。

創新產品被“拉清單”打包推薦

最近,格物優信公司正在加緊趕工,其研發的“紅外人體體溫監控系統”訂單持續增加,大部分來自北美、俄羅斯、東亞等地。今年3月,該產品被列入“光谷首批‘無接觸’產品及服務項目清單”。

各區黨委政府專門為創新產品拉出清單,“打包”向外推介。熱成像快速體溫篩查、核酸檢測、智慧社區管理……在光谷,這105項入列清單的產品,正在得到實際應用,相關企業迅速佔領市場。

光谷企業——虹識技術公司開發了“非接觸虹膜識別紅外測溫設備”,居民不用摘口罩,只要跟設備對個眼神,就可以進行“非接觸式”信息登記和體溫檢測。經東湖高新區牽線搭橋,這一產品被應用在佛祖嶺A社區的出入口,居民登記進出社區,如今只需不到一分鐘。

在洪山區,第一批“小微企業防疫相關產品和服務目錄”已推出,共打包推介了24個有關防疫產品。拓普新科無人機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其主要從事無人機技術研發和應用服務,涉及無人機紅外溫度監測、噴灑、播撒、消殺等。2月疫情最嚴重期間,該公司在洪山一小區用無人機空中作業完成消殺。公司負責人韓紅樂介紹:“政府除了出臺有關惠企政策,還主動聯繫到我們,幫我們‘打廣告’,非常感謝!”

政府企業盒飯訂單助餐企穩住陣腳

“今年2—3月,受疫情衝擊,我們銷售收入要少5000萬元以上。”4月15日,華鼎團膳董事長李清華介紹。在政府訂單和銀行貸款的支持下,企業才算穩住了陣腳。

這家大型團餐企業,主要為企業、政府等機構供應盒飯等產品。在武漢,其客戶包括東風本田、上汽通用等100多家大型企業,每年銷售達5億元。

疫情防控期間,這家企業受到較大沖擊。在政府的支持下,這家企業克服多重困難,確保了機場、方艙醫院、援漢醫療隊等單位的供應,2個月時間,供應盒飯50萬份,併為全市71個社區的近2.3萬個家庭供餐,為抗疫保供做出了貢獻。為了應對困難,該公司開拓新渠道,從零開始做電商。在微信上開通了商城,並開啟社區訂餐服務,2個月時間,電商收入就達到1300萬元。

近期,該公司還開發“家庭套餐”等新產品,讓企業員工在食堂吃盒飯的同時,還可以購買烘焙、淨菜等帶回家。“隨著武漢大型企業逐步復工,我們的情況正在好轉。”李清華表示。

“每一口周黑鴨,都是快樂好味道”“屏幕前的寶寶們,趕緊下單”。不久前,在良品鋪子總部大樓,一場“帶貨”直播正在進行,政府部門有關負責人走進抖音直播間,良品鋪子、周黑鴨、東風汽車等7家企業的負責人輪番上陣,吆喝賣貨。短短40分鐘,累計觀看人數超過252萬。當天總銷售額達1793萬元,賣出4.4萬份蔡林記熱乾麵,14.4萬盒周黑鴨,2.7萬袋件良品鋪子零食,等等。

近來,直播、電商成為武漢企業開拓銷路的新渠道。政府、社會平臺積極組織、推動,大批企業開始了賣貨直播。

“非常幸運,我們搭上了為‘湖北拼單’的快車,訂單量是去年同期的3—5倍。”日前,大漢口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曉婷告訴長江日報記者。這家武漢企業生產的方便熱乾麵,最近火了。4月6日,央視主播朱廣權和“帶貨網紅”李佳琦一起,做了一場“謝謝你,為湖北拼單”為主題的公益直播,超過1.2億觀眾觀看。當天,兩人帶貨的第一個產品,就是大漢口熱乾麵。

“一次直播,就賣出去20萬包。這十幾天,我們70多名工人,每天加班加點,到現在還沒有交齊貨。”劉曉婷介紹。疫情發生後,劉曉婷一度十分擔心失去市場。

幫轉賽道找到新風口

各級黨委政府不光幫企業拉訂單,還幫企業轉賽道、找風口。

光谷互聯網初創公司享七科技旗下有一家在線訂餐平臺,好比堂食界的“拼多多”,讓老百姓花1分錢,能吃到30元的菜。在疫情中,該企業平臺訂單下滑厲害,經東湖高新區互聯網+辦公室建議,該企業首次嘗試將to C(面向個體客戶)轉為to B(面向機構客戶),闖入全新的本地生活風口。

針對復工企業統一、安全用餐需求,這家企業首先嚐試,在最早復工的互聯網企業中供應團餐,“目前,我們正在整合第一批餐飲商家入駐平臺,在政府支持下,下週開始嘗試送餐。”企業負責人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