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內?中國這兩個時期內戰不斷,依舊把外敵打的跪地求饒

蔣委員長曾有一句名言“攘外必先安內”,中國給人的印象一直是禮儀之邦,不善戰,特別是近代的屈辱歷史,我們一直給外國人落後捱打的形象。但是在中國古代兩個時期,各個諸侯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十室九空;這種時期如果外敵入侵,一定會大賺一筆,甚至趁機消滅中華,可惜的是,這麼做的外敵,都被打的跪地求饒。

攘外必先安內?中國這兩個時期內戰不斷,依舊把外敵打的跪地求饒

戰國時期:李牧拒匈奴

經過三家分晉,中原從春秋五霸演變為戰國七雄時期,秦國經歷商鞅變法,勵精圖治,不斷增強國力向東擴張,雖然秦人善戰,但是秦國士兵的損失也不小,秦國尚且如此,弱小一點的國家損失就更大了。

攘外必先安內?中國這兩個時期內戰不斷,依舊把外敵打的跪地求饒

秦國與趙國之間的長平之戰,殺神白起一戰成名,趙國損失四十萬人;秦國與楚國的鄢郢之戰,兩國死傷超過十萬;秦國與韓國的宜陽之戰,不算殺降,斬殺韓國士兵六萬;齊國、韓國和魏國的馬陵之戰,魏軍傷亡超過十萬,還損失了大將龐涓。可以說戰國時期,中原戰亂不斷,少數民族匈奴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決定進攻中原。最有名的莫過於趙國與匈奴的戰爭,李牧將軍大敗匈奴,殺死十多萬人馬。滅了襜襤(chānlán),打敗了東胡,收降了林胡,單于逃跑。此後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城鎮。燕國在與匈奴的對戰中也絲毫不落下風。

攘外必先安內?中國這兩個時期內戰不斷,依舊把外敵打的跪地求饒

三國時期:蜀漢壓南蠻,曹魏滅烏桓,孫吳徵山越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湧現出了無數英雄人物。亂世奸雄曹操,漢昭烈帝劉備,生子當如孫仲謀;多智近妖諸葛亮,遺計定遼東的郭嘉,火燒赤壁的周瑜。這是一個屬於英雄的時代,但也是屬於戰爭的時代。

攘外必先安內?中國這兩個時期內戰不斷,依舊把外敵打的跪地求饒

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後,南方的蠻族開始蠢蠢欲動,成為了入侵中原的威脅之一。諸葛亮後來出兵討伐南蠻,雖沒有演義裡的七擒孟獲那般精彩,卻也成功擊敗了南蠻,南蠻一族也被中原漢族壓制,不敢造次。

攘外必先安內?中國這兩個時期內戰不斷,依舊把外敵打的跪地求饒

曹魏所在的北方,常年受到烏桓的騷擾,曹操打敗袁紹以後,袁紹的兩個兒子逃到了烏桓,也多給了曹操一個消滅烏桓的機會。曹操親帥大軍消滅烏桓,以至於到了五胡亂華時期,強橫一時的烏桓沒了蹤影,如果不是曹操消滅了烏桓,很有可能就是六胡亂華了。

攘外必先安內?中國這兩個時期內戰不斷,依舊把外敵打的跪地求饒

當蜀國打南蠻,魏國滅烏桓的時候,吳國的孫權也沒有閒著。山越作為南方的少數民族,一直對中原漢族建立的孫吳政權有所敵視,經常擾民搶劫,令東吳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山越人口眾多,他們居住地區又靠近孫權統治地區中心的吳郡、會稽、建業等地,對孫權政權的鞏固和穩定,有相當大的威脅 。孫吳與山越人的戰爭,從孫策時即已開始,一直到孫皓時止,幾十年中連續不斷,幾乎與吳國的統治相始終。其中,次數多,規模大的征討戰爭,多在孫權時期。

攘外必先安內?中國這兩個時期內戰不斷,依舊把外敵打的跪地求饒

雖然三國時期內戰打得有來有回,但是對外戰爭都取得了絕對的勝利,而戰國和三國時期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有趣的兩個時期。也有一種有趣的說法,那兩個時期崩發出的文臣與猛將級別太高,至於面對的外敵,檔次太低了。

輝煌的時期已過,古人尚且面對外敵拒之於中華,今天的我們也應該為了中華不受外敵侵擾而努力!

喜歡本文的觀眾老爺們請點贊關注吧!歷史中年人需要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