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王莽穿越的真相(二)--王莽的新政之路

上回說到王莽不得不請辭下臺,退居自己的屬地新野,閉門讀書,靜觀時局,等待機會,準備東山再起。他的兒子王獲殺死了家奴,王莽逼子自殺償命,王莽此舉得到人們的好感 。在新野三年,多人上書為他反平。在公元前2年,王莽獲允回京居住,公元前1年漢哀帝死,太皇太后王政君收了玉璽,召王莽復為大司馬,領尚書事,兼管軍事令及禁軍,王莽時年四十五歲,成為了西漢王朝的最高決策人。王莽一上臺首先清除了丁傅外戚的勢力,立王箕子為平帝。公元5年,漢平帝病亡,皇太子嬰只有兩歲,王莽代天子臨朝聽政,稱假皇帝,公元6年,東郡太守起兵反王莽,王莽派王邑平息,稱帝之心浮現。此時讖緯禪讓之說盛行,符命、圖書,層出不窮,如"求賢讓位"、"漢歷中衰,當更受命"、"天告帝符,獻者封侯",王莽則大加利用,有名哀章之人,更獻上金匱策書至漢高祖廟,大意言王莽為真命天子,王莽則入高祖廟拜受,御王冠即皇帝位,定國號為"新",王莽年五十四歲。至此,西漢滅亡,王莽達到了他的託古改制、篡漢自立的政治野心, 從安漢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計八年,王莽開中國歷史上通過符命禪讓作皇帝的先河。

王莽奪權不僅僅為了皇帝的榮耀,也有他自己政治抱負。西漢王朝在黃老政治的影響下,土地大量兼併,全國絕大多數農民卻失去生存的依託,淪為佃農或奴隸。 奴婢、流民的數量惡性膨脹,成為當時嚴重的社會問題,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各地起義不斷。王莽建立新王朝後,立刻著手改革,以儒家思想為指導,開始一系列的政治、經濟、社會變革,史稱王莽新政。

王莽也因為一系列超前的改革措施被認為是穿越者,更被稱為2000年前的社會主義皇帝,他的改革究竟有多超前?

1、實行土地國有化,耕地重新分配

國家禁止私人買賣土地,並對擁有土地的數量嚴格控制,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過九百畝,超過的一律沒收。對失去土地的農民,由政府分給土地。以一對夫婦一百畝為原則,不滿一百畝的,由政府補足。

2、政府幹預經濟、建立宏觀調控機制

由政府控制物價,防止商人操縱市場。日用品在供過於求時由政府照成本購買,反之則有政府賣出,防止物價上漲。

3、徵收“企業”所得稅

政府對一切工商業都徵收純收入的十分之一的所得稅,政府用這項收入作為貸款或者平抑物價的資金。

4、開展政府貸款業務

人民因喪葬或祭祀需要,可以向政府貸款,只需歸還本金,不收利息。如果因從事農業、商業生產向政府貸款的,政府收取純利潤的十分之一做利息。

5、實行政府專賣制度、自熱資源歸政府所有

實行酒、鹽、鐵器政府專賣,禁止私人販售。國家管理山林水澤。

6、廢除奴隸買賣

對現有的奴隸數量凍結,禁止繼續買賣和產生新的奴隸、婢女,使其自然消滅。

綜上這些改革,看上去非常不錯,為什麼最後的結果卻是失敗的呢,不僅沒有緩和反而激化了社會矛盾,下期揭曉答案!


揭秘王莽穿越的真相(二)--王莽的新政之路

青銅卡尺,眼熟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