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熟了!秋之華章就在安塞蘋果裡,更甚於洛川蘋果

陝西,中國第一水果大省,八百里秦川縱橫綿延,每年能為13億人口每人貢獻25斤水果,其中尤以陝北蘋果為甚。

駕車從鄉間高速經過,總能看見裹著齊裝塑料袋的果樹,在夏秋奮力生長,最終在枝頭掛上鮮豔欲滴的果實。


蘋果成熟味:春華秋實總相宜

陝西水果之豐,有個形象的說話:

世界上每7個蘋果就有1個產自陝西,每3杯蘋果汁就有1杯出自陝西,果汁出口量世界第1。

全球每3個獼猴桃,就有1個來自陝西,種植面積、產量都位居世界第1。

該數據之嚴謹,暫且按下不表,但足以窺見陝西水果全貌的一角:這的確是個水果物產豐富的地方。

蘋果熟了!秋之華章就在安塞蘋果裡,更甚於洛川蘋果

陝北安塞縣後山的蘋果園,一到秋天就掛滿了紅蘋果

少時,母親在家門口種下了一棵蘋果樹,我的蘋果結便隨著它一起長大。陝南的山裡沒有成片的果園,反倒是陝北的山中,藏著很多的驚喜。我去過的安塞蘋果園,就靜立在南溝村的後山上。不同於其他商業園區,這是個全農民種植、農科院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指導的園區。

蘋果熟了!秋之華章就在安塞蘋果裡,更甚於洛川蘋果

為避飛鳥啄食,果樹林上架起了一張薄網

果園藏在延安安塞南溝景區裡,也就是原來的格桑花谷。前來遊玩的人,一般會被山頂的“花樣迷宮”吸引住,就此開展一段獨特的熱帶風情遊。當地的農民朋友,則會告訴你後山還有一片蘋果園。山路不通時大家得翻山越嶺,經過連年鋪路,一條可供麵包車單行而過的村道,把這片風景帶入大家眼前。

蘋果熟了!秋之華章就在安塞蘋果裡,更甚於洛川蘋果

自然生長、無農藥,農民用一鋤一耙的勞作,換來這枝頭掛果

據說:每株果苗,都有編號。來到這裡的遊客,通過購買蘋果,便可以認領一株自己的蘋果苗。這份貢獻,則會在一定程度上,讓這裡的農民實現蘋果自由。

蘋果熟了!秋之華章就在安塞蘋果裡,更甚於洛川蘋果

每到10月中旬,紅色蘋果都一個個笑開了顏

從第一棵蘋果樹種下起,果實在這裡成長,夢想便在這裡發芽,這份對蘋果的執著,則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在蘋果還是綿蘋果的古代,它也不叫蘋果,而是柰,或滔婆,最早見於西漢司馬相如《上林賦》中的"梈柰厚朴" 。

蘋果熟了!秋之華章就在安塞蘋果裡,更甚於洛川蘋果

因日照時間長,果實異常的甜美

現在我們所說的蘋果,源自梵語。明朝萬曆年間的《群芳譜·果譜》中,有“蘋果”條,稱“蘋果:出北地,燕趙者尤佳。接用林檎體。樹身聳直,葉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圓滑。生青,熟則半紅半白,或全紅,光潔可愛玩,香聞數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過熟又沙爛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佳”。

蘋果熟了!秋之華章就在安塞蘋果裡,更甚於洛川蘋果

即使是天氣不好的陰雨天,它們也傲然枝頭

秋食蘋果,是時節的饋贈,也是流傳千年的傳統。儘管一提起蘋果,很多人會在第一時間想起“洛川”蘋果這張名片,但在安塞人的心中,自己家的蘋果卻是最好的,而蘋果生長地:安塞南溝景區也為更多遊客所熟識。

蘋果生長地:自然生長正當時

蘋果熟了!秋之華章就在安塞蘋果裡,更甚於洛川蘋果

這裡的山,平均海拔1000多米,特別適宜瓜果蔬菜的生長。而未被工業化汙染的自然環境,則又為天然、健康、無公害水果的生長,提供了一個好的契機。植物造林的山區裡,草木越來越多,生態也越來越好。

蘋果熟了!秋之華章就在安塞蘋果裡,更甚於洛川蘋果

山中的格桑花開得奇美、成片的銀杏樹也在淺吟低唱。生長在這裡的蘋果,自然也能吸收空氣中的精華,從一枚青澀的果子,變成甜美可口的蘋果。

蘋果熟了!秋之華章就在安塞蘋果裡,更甚於洛川蘋果

這裡,藏著很多故事,蘋果只是其中的一章。

這裡,有很多有趣的人,我遇見的不足千分之一。

也許,我們曾相遇;也許,我們未曾見面,但都有一個共同點:

來過,就會愛上這裡。

蘋果熟了!秋之華章就在安塞蘋果裡,更甚於洛川蘋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