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為是我不夠好”——一位不敢生二胎的媽媽


“我曾以為是我不夠好”——一位不敢生二胎的媽媽

2020年第一天在女兒生日會上被催生二胎;

2020年第二天在熱搜上看到《奇葩說》新辯題“生二胎該不該經過老大同意”。

2020年第三天不由自主地想要聊一聊二胎那些事兒。。。。。。

“我曾以為是我不夠好”——一位不敢生二胎的媽媽

故事一:我無法保證做一個絕對公平的媽媽

(樂樂媽媽的故事)

樂樂一直很想要個弟弟或妹妹,可我卻一直不同意,因為我沒辦法保證自己能做一個絕對公平的媽媽。

1、我永遠不夠好

我生長在有兩個兄長的平凡家庭,在80年代初,因為計生政策,其實這類家庭組成在那個年代是不常見的,旁人都猜測是太想要生女兒所以才再有了我。

但我卻一直認為自己只是個“意外”,因為作為家中唯一的么女,“受寵”卻從來沒有出現在我的字典裡。

在我的記憶的陰影裡刻著的是:

哥哥們可以肆無忌憚地花光自己的零花錢再找媽媽要,媽媽雖然會囉嗦卻還是會給,我卻不可以;

哥哥們可以隨意處置自己的壓歲錢,媽媽也就嘮叨幾句,我卻不可以;

哥哥們成績不好沒人責怪,我成績考差了就要膽戰心驚;

小哥和我吵架了,媽媽永遠是責怪我不懂事;

就連小哥離家出走了,他也會留書說是和我吵架了(其實是他在學校惹禍了,怕捱揍)......

“我曾以為是我不夠好”——一位不敢生二胎的媽媽

2、我學著懂事,學著乖

小時候雖然不明白為什麼,但是打從記事起,我就學習小心:小心說話、小心做事,我用心讀書,我很努力地讓自己乖,讓自己懂事,小心翼翼地看著周圍人的臉色。

除了學校必須要交的錢,我從來不伸手向爸媽要錢,這個習慣一直延伸到現在。

但是我卻也學會了攢“小金庫”,有時候實在來不及吃早飯,爸媽會給我們各2元早餐錢吃米粉,可我每次都只選擇啃5毛錢的饅頭,把剩下1.5元偷偷藏起來(那時候的我也不過一年級),時常趁無人時悄悄取出來一張一張數,如偷油的小老鼠一般竊喜。

而這些錢我從來捨不得用,一直就這樣攢著,實在看見很喜歡的小玩意和書,就很小心地從自己的小金庫裡抽出一兩張來。

但是很不幸,某一天這些錢不知怎麼被小哥發現後全部“拿”走花光了。看著得意洋洋地吃著用我的錢買的糖的小哥,我實在氣不過就衝上去連抓帶撓地和他打了起來。

事情結果當然在預料之中,我又被媽媽訓斥了一頓,說我女孩子家的這麼兇,我委屈得那天晚飯都吃不下。

自此後我又學會了“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和“要經常轉移陣地”的小金庫保護戰術

那時候爸媽經常下鄉,因為不好意思總去鄰居阿姨家蹭飯,所以二年級時,我就開始搭著小凳子學做飯菜。從那時起,我就開始負責自己和小哥的早餐,通常是煮米粉或面。(按媽媽的話講“女孩子要多學習做家事,這就當是練習”。)

每天我起床後做好早餐就叫小哥起床,但是每一次我出門上學了他仍然在與周公“論遊戲”(實在是他對棋一竅不通,沒法論棋道) ,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哥哥去外地上學,而這樣不過是為了贏得媽媽誇我一句懂事。

“我曾以為是我不夠好”——一位不敢生二胎的媽媽

3、那刺不見血,卻如肉刺般疼痛

即便與真正的痛苦相比,這些經歷真的是不值一提,甚至可能不過是少年的“為賦新詞強說愁”,但對於當時還是孩子的我來說,這些已經是天大的事情了,甚至我曾經一度懷疑自己的身世,後來漸漸明白,原來那叫“偏心”。

長大後即便我仍然孝順父母,與兄長關係日趨和諧,但那些記憶仍像一些小刺一樣藏在我的心靈深處,時不時地輕輕戳一下,不見血,卻如肉刺般疼痛。

所以我不願意生二胎,因為我不能保證自己會是一個絕對公平的媽媽;

因為我怕即便已經做到了自己認為的公平,在孩子眼裡卻仍是有所偏頗的;

因為五根手指尚有長短,更何況人的感情總是無法計量的;

我怕自己的一意孤行會讓女兒的心中也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會扎進一根刺,不見血,卻如肉刺般疼痛......

“我曾以為是我不夠好”——一位不敢生二胎的媽媽


“我曾以為是我不夠好”——一位不敢生二胎的媽媽

故事二:我是被三個男人寵溺的二胎媽媽

(丁寶媽媽的故事)

我是典型的懶媽媽,能讓丁寶乾的事情,我絕不動手,以致丁寶一直認為他是我的守護神。所以開放二胎後,我壓根沒想過要生二胎,我可不想讓自己好不容易回到正軌的生活又回到半夜哄娃的噩夢中(即便丁寶那會兒是個天使寶寶)。

1、媽媽,丁寶會是一個好哥哥

可是人生的意外總是來得那麼猝不及防,丁寶8歲那年,我無意中有了小寶。當時如同遭受晴天霹靂的我既不想生又捨不得不生。見我如此糾結,老公就給我出了個主意,讓我去問問丁寶的意見。

原本我以為丁寶不太願意要一個可能會和他爭寵的寶寶,畢竟他的同學裡有不少都是有弟弟妹妹的,而他聽得最多的就是同學吐槽自己弟弟妹妹的分寵和爸爸媽媽的偏心。

可丁寶卻輕輕地摸了摸我的肚子認真地說:“媽媽,你把寶寶生下來吧,丁寶會是個好哥哥,因為我希望以後我如果出去唸書了,寶寶也能多陪陪你們。”

“我曾以為是我不夠好”——一位不敢生二胎的媽媽

2、好哥哥帶出了“哥哥奴”

就這樣,二寶攜帶著他的“使命”來到了我們的小家庭。而丁寶也果真說到做到,每天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後就來逗弟弟玩,學著給弟弟洗臉、擦身體。開始的時候總是他擦完後我悄悄地再擦一遍,後來他就已經悉心到連指頭縫、耳朵背後這些細小的地方都不會放過了,再到後來連紙尿褲他都能獨自給弟弟換了,十足是老母親的全能小助手。

“我曾以為是我不夠好”——一位不敢生二胎的媽媽

到了小寶一歲多以後,丁寶就開始每天給弟弟“耳提面命”:“不可以總讓爸爸媽媽抱,因為媽媽生養我們非常辛苦(老母親羞愧一下),爸爸上班也很累。寶寶要自己多走路,學會了,哥哥才能帶你出去玩,出去買好吃的。

於是有了這一目標,小寶當真很努力地學習走路,就連我有時候心疼他可能比較累了要抱他,他也死活不肯,嘴裡含糊不清地念叨著:“哥哥,寶寶走,有好吃!”所以我壓根兒沒體會過別人家的寶寶“走不穩時偏要走,學會以後絕不走”的學走路的頭疼經歷。

當然,丁寶的獎勵也沒有讓小寶失望,除了用零用錢給小寶買了幼兒零食外,還加贈了一個小寶喜歡的小火車,這可讓小寶徹底變成了“哥哥奴”。

小寶斷奶後,丁寶把弟弟的奶粉的調配方法專門記在了小本子上,只要他自己在家,都是他親自給弟弟泡奶粉,我只需要把水溫調好就可以了;

“我曾以為是我不夠好”——一位不敢生二胎的媽媽

3、被三個男人寵溺的二胎媽媽

而在哥哥的耳濡目染下,小寶也和哥哥一樣獨立,能自己做的事情絕不要我幫忙,反而還經常幫我敲敲背、拎物品、丟垃圾、剝豆子......

今年的婦女節我收到三份最開心的禮物:老公的按摩器、丁寶的手工小木屋、小寶的畫《我的家》。

因為有了丁寶和老公的支持,我的二胎生活並沒有一團糟,更多的是滿滿的幸福!

“我曾以為是我不夠好”——一位不敢生二胎的媽媽


“我曾以為是我不夠好”——一位不敢生二胎的媽媽


二胎政策的開放,給了人們更多的選擇。但是是否決定要二胎,不僅僅是夫妻倆的事,而是生活在一起的每個家庭成員的事,畢竟這與他們之後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小寶出生後,我們希望大家是相互關愛的;我們不方便的時候,希望他們是可以幫忙看顧的;長大後,我們希望他們是能夠守望互助的,那麼我們如何能說與他們無關呢?既然與他們有關,為什麼他們卻不能有表決權呢?

生孩子不是給國家人口普查冊上增加一個數字,而是需要向家庭向社會承擔更多的責任,不是腦門一熱生了,熱度下來丟給老人帶了,彷彿孩子只是一個生產線上的產品似的。

所以對於生孩子這件事,深思熟慮是關鍵,用心養育是責任

,希望孩子們的到來帶給所有家庭的是幸福多過煩惱!

“我曾以為是我不夠好”——一位不敢生二胎的媽媽


“我曾以為是我不夠好”——一位不敢生二胎的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