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史詩《東方巨人毛澤東》章節賞析:毛澤東時代塑造的中國精神

毛澤東時代塑造的中國精神

大型哲理史詩論著《東方巨人毛澤東》(羅光平著)章節賞析

毛澤東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中國共產黨的 英明領袖,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統帥,在民主革命時期,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 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創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培養和造就了黨和軍隊, 經過長期而艱苦卓絕的武裝革命鬥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 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


哲理史詩《東方巨人毛澤東》章節賞析:毛澤東時代塑造的中國精神


毛澤東時代的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中 國以東方大國強國的嶄新姿態,傲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徹底洗雪了由於帝國主義侵略、 宰割、瓜分、壓迫和奴役中國人民,蒙受了一百多年“東亞病夫”與“華人與狗不能入內” 的民族恥辱。 究竟是什麼力量使這頭東方睡獅覺醒,是誰讓這個泱泱華夏古國蒙受百年深重災 難,任人宰割,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民大眾擰成一股繩,團結在中國共產黨高舉的革命 旗幟下,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浴血奮戰,前仆後繼,直到中國革命的勝利。中華人 192 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以高昂的革命鬥志,滿腔熱情 地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洪流中去。為中國的建設,群策群力,辛勤勞動,風雨同舟, 建功立業。社會主義建設蒸蒸日上,欣欣向榮,各條戰線捷報頻傳,中國經濟建設取 得了豐碩的成果。

中國人民創造出一個接一個的人間奇蹟,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 前所未有,震驚世界。 然而,在陽光燦爛的毛澤東時代,中國人民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激發出排山倒海, 摧山撼嶽的勞動工作激情。激發全國人民戰天鬥地的中國精神的源泉來自何處?來自 中國人民對中國的熱愛,對共產黨的無限忠誠;來自對祖國未來的美好向往和對共產主 義的堅定信念;來自對拯救中華,改造中國和世界,造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的無限 崇敬和感恩之心。

誠然,毛澤東是喚醒沉睡百年的東方睡獅的民族英雄;是擰沙成繩, 經天緯地的人民大救星;是駕馳著東方巨輪將中華民族拯救出苦海,馳向幸福光明的金 色彼岸的偉大舵手;是造福人類,功德齊天的東方巨人! 在那激情燃燒,英雄輩出的毛澤東時代,社會主義建設洪流中,湧現出無數為中 國的建設事業任勞任怨,做出巨大貢獻的英雄人物和模範集體,他們懷著對黨無限忠誠, 對祖國無限熱愛,對人民領袖毛澤東無限崇敬的心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建功立業, 無私奉獻,做出了彪炳千秋的偉大功績,彰顯出中國精神。中國人民將永遠緬懷他們。

哲理史詩《東方巨人毛澤東》章節賞析:毛澤東時代塑造的中國精神


1. 摧山撼嶽的——紅旗渠精神

紅旗渠,位於河南安陽林州市。20 世界 60 年代,林縣人民響應毛澤東主席多次 發出的“必須大興水利”的號令,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 的巨大工程——紅旗渠。紅旗渠是馳名中外,震古爍今的人間奇蹟。紅旗渠精神是:“自 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紅旗渠引漳入林工程於 1960 年 2 月動工, 至 1969 年 7 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在歷時近 10 年的工期中,勤勞勇敢,不畏艱 險的 30 萬林州人民,僅僅靠著一把錘、一把鏟、一根鑿、兩隻手,在雲遮霧障的太行 山懸崖峭壁上,修建成了全長 1500 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 在歷時 10 個春秋的工程中,英雄的林縣人民共削平了 1250 座山頭,架設了 151 座渡槽,開鑿了 211 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築物 12408 座,挖砌土石達 2225 萬立方米。 紅旗渠總乾渠全長 70.6 公里(山西石城鎮——河南任村鎮),乾渠支渠分佈林州市全市 各鄉鎮。據統計,如把紅旗渠工程中鑿開的土石壘築成 2 米高、3 米寬的牆,可縱貫祖 國南北,繞行北京,把廣州與哈爾濱連接起來。 紅旗渠是在毛澤東時代,林縣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 奉獻”精神創造的人間奇蹟。周恩來曾對紅旗渠建設非常關心,他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 “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紅旗渠。”1974 年,中國參加聯合國 大會時,放映的第一部電影紀錄片就是《紅旗渠》。艱苦創業,不畏艱險的“紅旗渠精神”, 已經成為中國人民偉大民族精神的象徵。紅旗渠被稱為世界水利第八大奇蹟。

哲理史詩《東方巨人毛澤東》章節賞析:毛澤東時代塑造的中國精神


2. 震撼乾坤的——大慶精神

在 20 世紀 60 年代,中國正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高潮。舉世聞名的石油大會戰 在黑龍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展開。在這場中國規模空前的石油大會戰中,大慶石 油工人創立了“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 大慶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1964 年,黨中央對全國工業戰線提 出“工業學大慶”的號召。中央號召全國工業戰線開展“工業學大慶”運動。主要學 習大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以大慶為楷模,推動全國工礦企業和社會主義建 設向前發展。大慶精神主要包括: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獨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自營創業精神;講科學,“三老四嚴”的科學求實精神;胸懷全局,為國分 憂的奉獻精神。大慶作為中國工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鼓舞和激勵著中國工業戰線上 多少企業,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為國爭光,建功立業。繼而,模範標杆企業如雨後 春筍,層出不窮,促進和推動了中國工業的迅猛發展。

大慶精神,是中國精神在中國工業戰線上的彰顯和體現。無論是在過去、現在、 還是將來,大慶精神都將是激勵和鼓舞中國人開拓進取,為國爭光,求實奉獻,勵志 奮進的精神動力。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大慶精神和鐵人(王進喜)精神伴隨著中國現代化工業建設 的矯健步伐前進著。1964 年 4 月 20 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長篇通訊《大慶精神大慶人》 指出:大慶精神,是無產階級的革命精神。大慶人,是特殊材料製成的,就是用無產階 級革命精神武裝起來的人。這種精神,這種人,正是我們學習的崇高榜樣。中國大慶 精神、鐵人精神馳名神州,享譽中外,影響深遠。它展示出中國石油工人堅定的信念、 崇高的境界和執著的追求。幾十年來,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獨立自 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講究科學“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胸懷全局,為國分 憂的奉獻精神。以及兩論(《實踐論》《矛盾論》)起家,“兩分法”前進、崗位責任制 等優良傳統和作風,不僅在石油戰線發揮了巨大作用,而且激發出全國各族人民強烈 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鼓舞和鞭策著各條戰線廣大幹部群眾,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 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頑強拼搏。尤其是鐵人王進喜那種吃大苦,耐大勞,為油拼搏為國 奉獻的精神及事蹟傳遍大江南北,譽滿神州,感動和激勵著億萬中華兒女,奮勇前進。 王鐵人與雷鋒、焦裕祿等英雄人物,都成為中國建設征途中家喻戶曉、人人敬仰的英 雄楷模。

“ 晴天一頂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紅,石油工人心向光,滿懷深情望北京。要讓大 草原石油如噴泉,勇敢去實踐哪怕流血汗,心中想著毛主席,越苦越累心越甜。”

電影《創業》的插曲,這首曠世經典歌曲,以優美的旋律,真切深情的歌詞,唱 出了大慶石油工人艱苦創業的情景,唱出了對黨的忠誠,對祖國的熱愛,對毛主席的 無限崇敬。 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大慶石油工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和環境下,為了替國家 分憂,衝破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重重壓力和國際封鎖,打破西方列強“中國貧油” 的謬論,儘快採出如噴泉般的石油,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歷史雄辯地證明,大慶 石油工人實現了他們對祖國的承諾,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付出了智慧與血汗, 作出了巨大貢獻。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成千上萬的石油工人的英雄事蹟和偉大功績 將永載史冊,萬古不朽。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如一座永不熄滅的中國精神燈塔,矗 立在壯麗遼闊,風光如畫的現代化油田新城——大慶的天空下,將永遠閃爍著大慶精神、 鐵人精神的光芒。

哲理史詩《東方巨人毛澤東》章節賞析:毛澤東時代塑造的中國精神

3. 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大寨精神

大寨精神和大慶精神、雷鋒精神等偉大精神一樣,是毛澤東時代黨教育培養出來 的時代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和大慶精神一樣,曾影響了一個時 代人的精神風貌和人生價值觀。大寨精神是中華民族“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 精神和共產黨倡導並實踐的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相結合而誕生的毛澤 東時代精神。 大寨是山西昔陽縣大寨公社的一個大隊,原本是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農業合作 化後,社員們開山鑿坡,修造梯田,使糧食畝產增長 37 倍。1964 年 2 月 10 日《人民 日報》刊登了新華社記者採寫的通訊報道《大寨之路》,介紹了他們的先進事蹟。《人 民日報》發表了社論《用革命精神建設山區的好榜樣》,號召全國人民,尤其是農業戰 線學習大寨人的精神。1963 年毛澤東發佈了一項“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學 人民解放軍”的指示。繼而,在全國農村興起了“農業學大寨”運動。大寨成為中國 農業戰線的光輝榜樣。 勤勞勇敢,埋頭苦幹,自強不息的大寨精神。

1953 年,大寨響應中央號召,開始 實行農業集體化。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以陳永貴、郭鳳蓮為帶頭人的大寨人,決 心走農業合作化的道路,改變山村的落後面貌,敢於戰天鬥地,艱苦奮鬥,治山治水, 在“七溝八梁一面坡”上修建了層層梯田,並通過艱鉅的勞動引水澆灌農田。大寨人治溝, 改良土壤,修渠儲水。大寨人具有中華民族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他們用一雙 長滿繭的勤勞的手,使用最簡陋的最原始的生產工具:鋤頭、鐵鍁、鐵鎬、鐵錘、鐵鑿、 扁擔、籮筐等;無論是酷暑嚴冬,還是雨雪交加的氣候中,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風雨無阻堅持修築梯田,耕耘莊稼。苦幹了整整十個春秋。功夫不負有心人啊,十年後, 大寨人用雙手修建的梯田獲得了畝產 700 餘斤的收成。

1963 年 11 月 9 日,山西省委向全省各級黨組織發出向大寨學習的通知,對大寨 精神高度概括:“藐視困難,敢於創新的革命英雄氣概;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堅強意志; 以國為懷,顧全大局的高尚風格。”1964 年 12 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周恩來對大寨精神給予高度評價,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政治掛帥,思想領先的 原則;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愛國家、愛集體的共產主義風格。號召全國農業向 大寨學習。

大寨精神,是在毛澤東時代社會主義新農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集體創業,共 同富裕精神成功實踐的楷模,是大寨共產黨先鋒模範作用的體現,是中華民族勤勞勇敢, 團結協作,不畏艱難,勇於開拓精神的再現,是大寨人民創立並奉獻給祖國的一筆寶 貴的精神財富。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大寨精神都象徵著中華民族堅韌不拔, 勤勞勇敢,團結互助,開拓創新的優秀品德和民族精神。 大寨精神這面“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互助,共同富裕,勤勞勇敢,開拓創新” 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旗幟,曾經鼓舞和激勵了中國成千上萬的鄉鎮農村,為社會 主義新農村建設奉獻力量,建功立業的模範標杆單位,最典型的就是河南林縣的紅旗渠。 林縣人民就是在響應中央“農業學大寨”的號召,憑藉一股極其熾烈的“大寨精神”, 在險峻陡峭的太行山上,用近十年的時間,艱苦奮鬥,鑿開了一條全長 1500 公里的“驚 天地,泣鬼神”的紅旗渠。徹底改變了林縣農田缺水的困境,創造出穩產、高產的農田, 林縣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的改善。然則,大寨的精神旗幟將在社會主義中國的藍 天下永遠飄揚,鼓舞和激勵社會主義新農村,向著毛澤東思想指引的金光大道,奮勇 前進。

哲理史詩《東方巨人毛澤東》章節賞析:毛澤東時代塑造的中國精神

4.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雷鋒精神

雷鋒精神,是在毛澤東時代傳遍大江南北,走進千家萬戶的,由偉大的共產主義 196 戰士雷鋒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高貴品德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言行,及 無私奉獻一身的光輝人生所創立的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

雷鋒,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湖南長沙。1960年1月8日,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1960 年 8 月,帶病連續 7 天 7 夜在上寺水庫搶險救災,表現突出,榮立二等功一次。 1960 年 11 月 9 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 年 8 月 15 日,雷鋒因公殉職,年僅 22 歲。 雷鋒光輝而短暫的一生,在實踐中表現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主義精神和 態度,其內涵是:忠於共產主義事業,毫不利己地幫助別人,在各種不同的工作崗位上 幹一行愛一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在平凡的工作中,為社會 主義、共產主義事業奉獻出自己的畢生力量。

1963 年 3 月,毛澤東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號召全國人民學習雷鋒的共產 主義精神品質。在毛澤東時代,雷鋒是譽滿神州的共產主義戰士,是億萬中國人民心 目中品德最高貴,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英雄。雷鋒精神,是以雷鋒的精神為基本內涵, 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革命精神。其實質和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 民的事業無私奉獻,它已成為當下時代的精神文明的同義詞,高尚品德的象徵,先進 文化的代名詞。周恩來曾把雷鋒精神全面而精闢地概括為:“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言 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志。”

雷鋒精神形成以來,影響和激勵著中國三代人的成長與奮進,也因雷鋒的榜樣力量, 鼓舞和教育了無數中華兒女,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做出了顯著的成績,為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出自己的力量。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道德 品質的象徵,是永恆的民族神精神和中華文明的體現。

哲理史詩《東方巨人毛澤東》章節賞析:毛澤東時代塑造的中國精神


5. 縣委書記的楷模——焦裕祿精神

焦裕祿(1922年8月—1964年5月)山東淄博人。原河南蘭考縣委書記,中國 共產黨革命烈士,譽為縣委書記好榜樣。焦裕祿在蘭考縣任縣委書記時表現出:“親民、 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被當代稱之為“焦裕祿精神”。 焦裕祿於 1962 年冬來到蘭考,蘭考遭遇嚴重蝗災,全縣糧食產量下降到歷史最低 水平。焦裕祿親自率領幹部、群眾治理三害(內澇、風沙、鹽鹼)。經過一年的艱苦奮鬥, 蘭考除“三害”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焦裕祿調查瞭解到,蘭考有三寶:泡桐、花生和大棗。 為改造土壤,根除三害,焦裕祿率領幹部、群眾大規模種植泡桐樹。蘭考全縣人民齊動員, 人人種樹,泡桐樹蔚然成林。同時開創水利工程,引黃淤灌,最終讓蘭考二十多萬畝 鹽鹼地變成良田。

由於焦裕祿為蘭考縣人民的事業日夜操勞,殫精竭慮,積勞成疾。1964年5月14日, 焦裕祿患肝癌不幸逝世,時年 42 歲。1966 年 2 月 1 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焦裕祿 “革命烈士”稱號。1966 年 2 月 7 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向毛澤東同志的好學生焦 裕祿同志學習》的社論,以及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穆青、馮健、 周原均三人合寫),高度讚揚焦裕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與品德。稱他為“縣委 書記的好榜樣。”


哲理史詩《東方巨人毛澤東》章節賞析:毛澤東時代塑造的中國精神


威力無窮之精神武器 造福人類之智能法寶

《東方巨人毛澤東》儲滿人類終極關懷

【百科全書式的社會價值與實用功能】

經典待續………………

哲理史詩《東方巨人毛澤東》章節賞析:毛澤東時代塑造的中國精神


“紅色經典,偉人頌經;英雄史詩,震古爍今”大型哲理史詩論著《東方巨人毛澤東》(羅光平著)隆重問世!經典內容震撼乾坤!(編輯:琛雷巨人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