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未成年人的“高消費”賬單該由誰來買單?

起因

近日,一位雅安天全縣市民徐先生反映:疫情期間上網課,11歲讀5年級的兒子趁機用媽媽的手機,從百度網遊平臺下載了第五人格遊戲,並偷偷用媽媽的身份證註冊和實名認證,之前偷看了媽媽支付寶密碼,在該遊戲平臺誘導後,在2.19日一天裡就扣了一萬多,接下來幾天連續扣費,直到2.29日,已經扣費27875元,把這筆用來還房貸的錢全部扣完。

疫情下未成年人的“高消費”賬單該由誰來買單?


投訴

1,向工商銀行諮詢並報警,也向銀監局投訴

最後查明是兒子所為,無奈。

2,求助網易保護未成年人的關愛平臺,提供了所有的證據和個人信息資料

網易平臺提供了百度客服電話,多次溝通後,客服人員說是正規公司,正規平臺,不可能退款。

疫情下未成年人的“高消費”賬單該由誰來買單?


困境

徐夫婦都是50歲左右的普通打工族,上有80歲老母,下有二個雙胞胎兒子,家庭經濟本來就不寬裕,這筆省吃儉用的還房貸錢被遊戲消費完了,現在生活壓力更大。

看到父母焦急不安,兒子後悔了,於近日通過快手平臺向社會發出求助信息。

疫情下未成年人的“高消費”賬單該由誰來買單?


徐先生質疑:

國家三令五申要求嚴格加大對網遊平臺的監督,這樣一個連續扣費行為絕對不是一個理智的成年人所為,難道網遊平臺不能增加人臉識別等監督手段?

徐先生表示要走法律程序為自己挽回經濟損失。也許這27875元在別人眼裡不算什麼,但在這個普通家庭裡也是一筆不小的金額。

疫情下未成年人的“高消費”賬單該由誰來買單?


拆解

1,國家新聞出版署於2019.11發佈《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

據此規定,網絡遊戲用戶必須使用有效身份證信息註冊;付費上,8週歲以下的不允許提供遊戲付費服務;同一網絡遊戲企業,8~16週歲的,單次充值最多50元,每月累計不超過200元;16週歲以上的,單次充值最多100元,每月累計不超過400元。

因此,建議徐先生可以先和客服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再走訴訟程序。

疫情下未成年人的“高消費”賬單該由誰來買單?


2,訴訟麻煩點

金額不大,2萬多塊錢,走司法程序的意義不大,因為律師費用就不低,成本更增加了,只有求助法律援助;

兒子是用媽媽的身份證註冊的,網絡遊戲平臺採集的是徐媽媽信息,是屬於成年人,是否不適用上述通知?

走司法程序,也只是希望法院確認孩子的行為是無效的民事行為,但也要家長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比如孩子充值時候家長不知情等。

反思

1,疫情期間,家長再忙於上班等事務,也要抽時間陪伴孩子

多陪伴,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及時瞭解孩子的思想動態和情緒變化。也可以多看看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和老師溝通了解學習狀況?

疫情下未成年人的“高消費”賬單該由誰來買單?


喜歡當“甩手家長“的群體,這個疫情假期肯定暴露出很多問題,之前還有不少理由藉口推給學校,孩子有問題也是找老師,現在是隻能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問題錯在哪

2,家長要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等有效證件信息

包括各種銀行卡,微信的支付寶的密碼等,從源頭杜絕孩子犯錯機會

3,加強對金錢觀念的財商教育

孩子沒有也不應該生活在”真空“中,對孩子適當談論家庭的各種真實情況,也是一種人生教育和引導,再小的孩子也能看見家庭的生活情況,除非是刻意隱瞞。但生活在”真空“的孩子”免疫力“肯定很差

孩子不知道生活掙錢的艱辛,當然就談不上節約和怎麼正確花錢。這一點,國外教育的比較好,孩子通過自己幹家務或者打工實踐,自己去掙自己的零用錢,知道付出才有收穫,知道怎樣才能有收穫

疫情下未成年人的“高消費”賬單該由誰來買單?


4,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課:教孩子從小學會承擔責任

我們中國從小對孩子的教育,很容易誤導推卸責任,比如,還在幼兒期的孩子摔倒大哭的時候,很多家長是習慣一邊扶起孩子,一邊跺腳一邊斥責地板啦傢俱啦,這樣其實就在無意中引導孩子把自己摔倒的責任推卸給別人,自己不承擔任何過錯的習慣性思維

所以,摔倒了是地板的錯,撞痛了是傢俱的錯,學習不好是老師的錯,相處不好是周圍人的錯,包括這個事件,家長的認識和處理也是網絡遊戲平臺的錯,自己作為家長沒有錯?孩子也沒有錯?

這種推卸責任習慣性思維,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嚴重缺乏責任心和承擔責任的勇氣,最後導致喪失了反思能力。

反思是一種自我反省行為,只有在自己覺得做的不夠好時才會反思。一個人沒有反思能力,受害的只有他自己。

一批人沒有反思能力就會互相指責拆臺,勾心鬥角,最後摧毀團隊合作,所以老祖先常常說”一箇中國人是一條龍,三個中國人是一條蟲“,側面證明了中國人缺乏團隊精神,缺乏承擔責任的能力。

疫情下未成年人的“高消費”賬單該由誰來買單?


寄語

教會孩子們從小承擔責任,從小勇敢地面對生活,是中國父母和中國教育最重要的任務,這比單純教孩子知識重要100倍。

俞敏洪老師說,一個沒有勇氣承擔責任的人,即使再多的知識,也只配做奴才,絕沒有資格當主人。

這個事件無論最後處理結果是什麼,都希望這個2萬多塊錢的”高消費“,作為昂貴的教訓的學費,不僅給徐先生一家上了深刻的家庭教育一課,也是藉機給所有中國家長一次”觀摩課“的學習和反思,這樣才能把這27875元發揮到最大價值。

這個特殊的春天應該教會我們很多東西,如果我們善於學習和反思的話,人生以後的春天肯定會越來越美好。

作為父母都想成為合格的家長,優秀的家長,能否教出好孩子,其實和父母的知識結構無關,而是父母傳遞出來的價值觀和良好的各種習慣。

網友們是怎麼看待這個事件?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