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最美的5所特教學校——第二彈

今天就繼續來認識一下下面5所有獨特的教育理念、有趣的特教學校吧~

1.株洲市特殊教育學校

株洲市特殊教育學校(原名株洲市聾啞盲學校)創建於1985年。學校現有教學班25個,在校學生274名,涵蓋了聽力殘疾和智力殘疾兩類殘疾兒童少年,同時也接納自閉症、腦癱以及多重殘疾兒童少年入學。是一所集聾兒學前康復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啟智教育和特殊教育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

盤點中國最美的5所特教學校——第二彈

在學校裡,橙黃相間的教學樓最為搶眼,可以讓學生一眼便能注意到。教學樓前的操場是學生們享受陽光的好去處~因為怕學生們在下雨天的行動不便,學校沿著微微陡峭的上坡路建起連接各個教學樓的風雨走廊方便學生的行動。

盤點中國最美的5所特教學校——第二彈

2.南京市聾人學校

盤點中國最美的5所特教學校——第二彈

南京市聾人學校坐落在風景如畫的明御河畔,前身為南京市盲啞學校,創建於1927年,是我國第一所國立特殊教育學校。學校設有聾兒聽力言語康復中心、小學、初中、職業高中和普通高中,對學生全面實施康復、教育及職業技術培訓。學校還緊跟時代科技先進的步伐,近年來開設並形成1對1數字化學習、系列化創客課程、“三段八維度”教學模式等。在學生運動方面,也積極地鼓勵學生們參加體育鍛煉活動,在11月學校龍舟隊更是獲得了龍舟賽冠軍。

因為學校的悠久歷史,學校裡的建築也一如民國時期的風格一樣沉穩中帶著進步思想的光芒。在操場旁的小園林也給人一種放鬆身心、寧靜的感覺。

盤點中國最美的5所特教學校——第二彈

3.惠州市特殊學校

盤點中國最美的5所特教學校——第二彈

惠州市特殊學校於1997年9月創辦,2007年新建,是惠州市第一所集文化教育、職業教育與康復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特殊教育寄宿制學校,承擔全市視障、聽障學生及惠城區、仲愷區智障學生的九年義務教育和三年職業高中教育。在教學佈置中主題教學是比較有特色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實際圍繞某一個主題進行教學,主題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特點,並設計適合學生的目標,具體側重哪方面的知識滲透,主要是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來決定。

盤點中國最美的5所特教學校——第二彈

學校用地的形狀為三角形,較為特殊,結合採光通風的需要,將建築設計為折線型沿用地周邊展開,在爭取良好朝向的同時使建築更有整體感。學校的建築風格採用現代風格,建築色彩與周邊建築的主色調相協調,能融入整個建築大環境,採用能體現學校時代特徵的白色,黃色,灰色,通過合理的搭配以減少對學生的刺激,營造一種可親的氛圍,注重建築與人的聯繫。

4.江西省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

江西省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是九江市區唯一一所綜合性公辦特殊教育學校(全封閉住宿制),學校成立於1946年,2005年學校由“九江市聾啞學校”更名為“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至今已經歷了70個春秋。值得注意的是學校積極開展特長培訓,學校因此被江西省殘聯授予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和田徑五大訓練基地,近年來為國家、省、市輸送了大批的優秀殘疾人運動員,也在各類比賽中為省、市爭得了榮譽。

盤點中國最美的5所特教學校——第二彈

學校的大門就像是白色的大書架,學生們走進校園就如同進入了知識的世界一般。平時在教室裡上課,學生們也能伴著陽光認真聽老師上課。

盤點中國最美的5所特教學校——第二彈

5.江蘇省無錫市特殊教育學校

1940年,聾啞人中的有識之士錢天序、陳祖耕、許廷榮等籌資創辦的無錫縣私立惠喑學校,開創了無錫地區聾啞教育之先河。雖然當年僅有四名老師,九名學生,但經歷艱難坎坷,到聾教體制、學制、教學規律等方面積極探索,一九五六年試行口語教學,不再是“無聲的學校”,併為編寫我國第一套聾校語文教材《全日制聾校語文實驗教材》和《數學教學參考書》,以及草創我國統一手勢語,作出了建設性的貢獻。

盤點中國最美的5所特教學校——第二彈

目前無錫市特殊教育學校已構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和聾啞學生自身發展需求的“學前教育、九年制義務教育和職業高中教育”相貫通的現代教育體系。並且繼續力求特殊教育的探索發展。

無錫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建築風格彰顯了學校的歷史底蘊,沉穩的氛圍在學校中尤為突出,為學生靜下心來學習提供一個非常好的環境。

盤點中國最美的5所特教學校——第二彈

圖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