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中介說可以幫我借到60000元,是真的嗎?

貸款中介說可以幫我借到60000元,是真的嗎?

相信大家都有過類似經歷:只要有過貸款申請記錄,無論申請有沒有通過,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總能接到各種貸款推銷電話。

最近,我接到了很多陌生電話,雖然電話號碼來自全國各地,但內容卻如出一轍——“您好,無抵押的信用貸款需要嗎”。很多人自稱是某某銀行的工作人員,但只要細問,他們便會承認是“與銀行合作的中介”。

貸款中介說可以幫我借到60000元,是真的嗎?

這些打電話的人裡,很多確實是中介,為借款人“包裝”、準備資料,下款後收取一定的包裝費。

我的真實經歷:

去年,為了準備裝修房子的錢,我跑了很多家銀行,準備申請一筆10萬左右的分期貸款,可總是沒有適合我的。

就在我準備找親戚朋友幫忙時,接到了一個自稱中國銀行客戶經理打來的電話。因為我正在使用中國銀行的房貸,所以很輕易地相信了他。

可當我到“辦理點”提交資料時,發現根本不是所謂的銀行,而是一家叫做“XX金服”的中介。在反覆確認沒有前期費用之後,我決定通過他們的渠道申請中國銀行的一款信用貸款。

雖然最終成功申請到68000元的貸款,但還是有幾個地方令我很不爽:

申請前簽了一份協議:只要出了額度,就必須使用,否則需要賠償中介違約金;

申請前,中介保證可以申請60期(5年)還款,可實際上只能分24期(兩年)還款;

自己的工作已經完全滿足申請條件,但中介還是以各種理由給我“包裝”了一個新工作,還以需要購買固定電話為由收取了300元費用;

申請了10萬元,批了80000,可最終到賬只有68000,另外的12000被告知是提前還的利息。

我的這次貸款經歷,可以說是充滿了套路。雖說多花了點錢,可好歹借款成功了,如果打電話過來的不是中介,而是騙子,可就沒這麼幸運了。

再講一個被騙的故事吧:

最近張先生也接到一個貸款推銷電話,對方聲稱可以提供1萬元貸款服務。張先生貸款心切,便在對方的“指導”下,迅速填寫了申請信息。

對方告訴張先生:需要先行支付6個點的包裝服務費,才能生出訂單號。張先生未辨真假,便通過微信掃碼支付的方式轉了600元。

但是,張先生又查詢到其貸款金額因為賬號輸錯被凍結,對方又讓其繳納了3000元保證金……

之後,對方又以個人徵信有問題需繳費清除不良徵信、網上消費記錄不足需繳費刷補為由,讓張先生付款。

不知不覺間就轉出去了13200元,張先生還是沒有收到放款,這才意識到被騙了。

大家再接到類似的電話,一定要保持冷靜。因為自稱銀行工作人員的人,可能連中介都不是,而是盯著你前期費用的騙子。請記住一句話:但凡沒下款就收費的,都是耍牛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