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鄧肯和詹姆斯+奧尼爾——哪個組合更強?

1999-2007年共產生了九個 總冠軍,其中 和 各四個總冠軍,以及各三個總決賽MVP。

巧合的是,他們非總決賽MVP的年份裡,這項榮譽都被身邊靠突破為生的後衛拿走,奧尼爾身邊是韋德,鄧肯身邊是帕克。


科比+鄧肯和詹姆斯+奧尼爾——哪個組合更強?

這兩位巨人的偉大之處應該沒有太多爭議,只是鄧肯的巔峰期更長,且在減重、適應時代方面做的更好,直到2014年37歲,依然在分區決賽和總決賽連續奉獻背身單挑終結對手。

而奧尼爾的巔峰更加霸道,1999-2000賽季,鯊魚以120票獲得常規賽MVP,總決賽場均38分16.7籃板,可能是史上最恐怖的總決賽統治表現之一。

之後是2001年總決賽的38分17籃板,和2002的第三個總決賽MVP,比肩喬丹。但那一年,總決賽場均第四節8.8分的科比,已經成為湖人真正的關鍵球殺手。

鯊魚在和韋德搭檔後迅速讓韋德成為年度二陣後衛,次年奪冠。這就是鯊魚的威力了,即使他有這樣那樣的短板,也不算勤勉,但天生神力,霸王扛鼎。


科比+鄧肯和詹姆斯+奧尼爾——哪個組合更強?

鄧肯則領銜著GDP,2005年馬刺對活塞的絞肉機大戰中,標榜藍領軍團的活塞,實際上有好幾個高順位球員,而馬刺,除了鄧肯竟然沒有一個選秀前15的球員。

從1998-2006年,鄧肯身邊除了帕克和吉諾比利走馬燈一般的換將,充斥著歐洲淘金者和老將們,但鄧肯穩穩的帶隊,從不翻車,適應各種角色和體系。


科比+鄧肯和詹姆斯+奧尼爾——哪個組合更強?


這兩位巨人的直接交手很多,個體上兩人都不輸彼此,比如2001年西決。

第一場鄧肯28分14籃板6助攻5封蓋,鯊魚28分11籃板,但 45分,湖人勝。

第二場鄧肯波瀾壯闊的40分15籃板4封蓋,奧尼爾19分14板4助攻,但科比又是28分,以及關鍵三分殺死比賽。

第三場湖人血洗馬刺,鄧肯上一場消耗過大僅僅9分,但14板7助攻4封蓋4搶斷。緊接著馬刺輸掉第四戰,無力迴天。

當時鄧肯身邊的隊友是丹尼爾斯、大衛羅賓遜和小將軍約翰遜,替補席上坐著如今的冠軍教頭科爾……

老邁的馬刺外圍被科比屠戮,打破巨人彼此限制的平衡。


科比+鄧肯和詹姆斯+奧尼爾——哪個組合更強?


回到問題本身,科比和巨人合作的表現一向比較穩定,他早期的中距離單挑和推反擊,2007年後的“黑曼巴模式”,都和內線選手兼容的不錯。

畢竟不挑空間正是科比這類得分手的優勢,所需要擔憂的只不過是球權分配的問題。

但這方面,鄧肯能夠願意給吉諾比利和帕克主導進攻,自己甘心做配角的性格在,只要科比不抽風,這兩人的組合會比OK更和諧。


而詹姆斯和奧尼爾,是合作過的。雖然那是2010年,奧尼爾已經38歲,受困傷病和體重。


科比+鄧肯和詹姆斯+奧尼爾——哪個組合更強?

當年騎士內線有大Z、奧尼爾和瓦萊喬和JJ希克森,外線有賈米森和帕克小莫、吉布森和韋斯特,騎士在詹姆斯的帶領下常規賽聯盟第一,詹姆斯本人蟬聯常規賽MVP。

但奧尼爾的問題是,進攻端他出不來,於是騎士得降速度,詹姆斯也無法獲得足夠的內線突破空間。

當年的處理辦法是讓詹姆斯更多打無球,利用空切和中距離跳投來取分;而鯊魚不在的比賽裡,騎士恢復快速和多擋拆的打法,詹姆斯更多持球來打他最舒服的掩護+射手群套路。

實際上,那年的奧尼爾不是騎士的常規武器,而是用於對付前一年淘汰自己的對手——魔獸霍華德——的針對性武器。

從這一年的合作可以看出來,詹姆斯和鯊魚的組合存在先天缺陷,這兩人最喜歡的狀態都是射手四散,空間充足,襲籃。但奧尼爾離開三秒區就蒙圈,而詹姆斯生涯大部分時光,也不是個優秀的投籃手。

如果兩人都在巔峰,無論是鯊魚為了詹姆斯突破空間離開三秒區或者詹姆斯只能做給鯊魚傳球的高後衛,都是對資源的浪費。

這兩人合作,反而限制彼此的空間。

因此,我更加看好科比+鄧肯的組合,球風上的契合和性格上的互補,都讓這對組合的磨合會更容易一些,化學反應也會更好。

而詹姆斯,生涯從未和巔峰重型內線搭檔過,和突破為主的隊友搭檔也需要各自謙讓,顯然並非鯊魚的合適搭檔。兩人在一對會需要一方退讓,無法打出1+1>2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