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撮人的狂歡,硬件DIY未來將何去何從

說到DIY,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DIY蛋糕,DIY手工小玩意,至於硬件DIY,那是什麼鬼,完全不懂。DIY其實是“Do it yourself”的英文縮寫,最初興起於電腦的瓶裝,後面才逐漸演繹成為一種流行方式,其概念延伸到了其他小工藝。簡單來說,DIY就是自己動手,按照自己的創意和想法,製作一份個性化定製的表達自我想法的產品來。

一小撮人的狂歡,硬件DIY未來將何去何從

雖然DIY並沒有限制專業資質的限制“you want you can do”,但是硬件DIY跟其他不一樣,屬於特立獨行,畢竟是帶電的傢伙,沒有點專業技術一不小心來個火花四射,電個四肢抽搐,這也導致他從原來的鼻祖變成了現在DIY界的小弟,並沒有持續發光發亮,真正的活躍只在一小撮人群中。

一小撮人的狂歡,硬件DIY未來將何去何從

而且硬件DIY並不是隨便買一套硬件安裝上去即可,你需要綜合考慮散熱、性能、外觀、如何最大化的發揮各個配件應有的性能等等,然後根據需求選擇機箱、顯卡、CPU、內存、SSD、主板等,再根據功耗選擇電源,這就要求我們對各個硬件都要有所瞭解,當然,對於崇尚自由搭配,買配件看心情的玩家來說,四個字送給你:有錢任性。

一小撮人的狂歡,硬件DIY未來將何去何從

除了對硬件要有所瞭解外,硬件DIY還需要極強的動手能力,各個接口的安裝、CPU散熱器的安裝、機箱的走線等都是存在一些技巧,如果接口接錯或者是不懂的人,很容易安裝出現問題,大頭哥見過不少大力出奇跡的例子,特別是有防呆設計的接口,接口方向錯誤硬懟進去,然後燒壞主板燒壞顯卡的不再少數。如果是純手工打造水冷MOD主機,那難度就更大,建議大家沒做好功課前不要對自己盲目自信輕易去嘗試。

一小撮人的狂歡,硬件DIY未來將何去何從

而且硬件DIY還有一個因素也是導致現在熱愛硬件DIY的玩家在逐漸減少,那就是燒錢而且更新太快,現在這個萬物漲價的時代,一片顯卡大幾千,一個CPU又是大幾千,裝一個整機性能要是稍微強一些就是五位數,而硬件的更新迭代速度又是日新月異,有些玩家可能辛辛苦苦攢半年,好不容易湊滿一臺主機,結果剛摸熟悉那邊又是新的CPU,又是新的顯卡出來,這時候你是換還是不換?像15年出來的980Ti,那真是曇花一現,現在早已成為時代的棄兒。

一小撮人的狂歡,硬件DIY未來將何去何從

這些都造就了硬件DIY的侷限性,只能在一小部分的人群中流傳,不過今年相信會是DIY再一次爆發的一年,首先是吃雞遊戲的大紅大紫,吃雞遊戲的火爆是有目共睹,但是吃雞的硬件配置要求高也是眾所周知,而去年受挖礦熱的影響,顯卡價格飆升,而且有價無貨,導致很多玩家都沒能下手整一臺吃雞電腦,今年虛擬貨幣價格大幅下降,顯卡市場正逐漸迴歸正常,而且吃雞國服今年上線在望,這必然將帶動一波裝機熱潮。再加上今年NV將推出新一代顯卡,10系列顯卡即將步9系列顯卡後塵,被時代所淹沒,這也讓很多玩家蠢蠢欲動,坐等剁手。

一小撮人的狂歡,硬件DIY未來將何去何從

總體來說,硬件DIY的發展不時會有迴光返照的美好時期,但整體十分令人擔憂,雖然大部分玩家都崇尚自己動手DIY一臺MOD主機,但是由於時間成本和硬件成本過於高昂,導致大家無法快速的進入到其中,再加上還存在不少只想著賺你一大比錢的JS,讓不少新老玩家上當受騙,也影響了硬件DIY的發展。

大家覺得未來硬件DIY是會不斷沉淪,還是會不斷崛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