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時刻》一段過去的黑暗時代,卻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

《至暗時刻》一段過去的黑暗時代,卻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

本片講述的是二戰時期的一段歷史,主要圍繞著丘吉爾而展開的,是2017 年拍攝的,一開始看的時候,我以為這又會是上個世紀的老電影,因為現在拍這種的影片真的很少,就算拍出來了,口碑也不會太好,因為以前的經典實在是太多了,在逐漸遠離那個戰爭時代的今天 ,這部影片的出現很令人意外 ,看完覺得這就是歷史,沒有偏離它該有的軌道。

《至暗時刻》一段過去的黑暗時代,卻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

影片還未開始時,是那種帶有雪花的影像資料,雖然不清楚,但依稀能看出是戰爭年代的場景以及一些軍事佈局。可能是導演剪輯的舊資料,也可能是特意做舊的片段,這些作為觀眾的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有了這些片斷和沒有是有很大區別的,給人的第一感覺就不同。

《至暗時刻》一段過去的黑暗時代,卻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

雖然電影的名字有點黑暗的感覺,但是如果沒有一開始的戰爭場景,直接帶入影片內容話,可能會有點突兀感,但是有了這些片斷,會給觀眾一種很強的帶入感,電影還沒開始就會有種走進戰爭年代的感覺,不論是氣氛還是思想,你就已經完全做好了觀看記述歷史片的準備了,可以說導演很有心機的。

《至暗時刻》一段過去的黑暗時代,卻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

剛看到時候肯能會有點不適應,因為電影的色調比較灰暗,燈光師的打光,有時是忽明忽暗的那種,更多的時候是半明半暗,還有全部是黑暗的狀況,為了凸顯局勢的緊張和不明朗,導演就算在拍攝重要人物時,也是如此的使用燈光。拋開背景音樂不談,這種燈光已經可以為電影的氛圍大幅造勢了。

《至暗時刻》一段過去的黑暗時代,卻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

燈光就如時局一樣,黑暗與光明交替,沒有人會猜到下一步的局勢是怎麼樣的,人心也是一樣的,暴露在燈光下的很容易看到,隱藏在黑暗中的,永遠捉摸不透徹,英國那時候的議會大概就是這樣的狀況了,即使德國已經佔領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內鬥並沒有停止,以張伯倫為首的執政黨採取綏靖政策,始終想與法西斯簽訂和平條約,但是工黨始終不支持這一決定。

《至暗時刻》一段過去的黑暗時代,卻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

最終在議會上,言辭激烈的訴說著張伯倫的庸碌無為,對戰時的延誤,雖然執政黨強烈抗議,但是議會的議員還是有讓張伯倫下臺的意願的。作為首相的張伯倫,在他"最後的晚餐"上對著他的黨派說,他會在明天辭任首相。一眾黨員都推薦哈利法斯克勳爵當首相,但是法斯克本人拒絕了,理由是什麼呢,他不合適,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把負責歐洲戰場和平的責任卸下了。

《至暗時刻》一段過去的黑暗時代,卻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

丘吉爾上位了,加里是飾演了這一角色,他為了飾演這個角色增肥了幾十斤,加上化妝師神乎其神的化妝技術,基本上是還原了英國首相的原本面貌的,當然他的演技也不差。片中的丘吉爾是個很固執的老頭,也很偏激,比如讓秘書發電報的片段,他要求每個細節都做得完美,一個字也不能有改動,不然就不能表達出其中的深意了,還有電報間距的問題都要明確,為此大發脾氣,他很愛妻子和家人,即使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但是最大限度的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對哄妻子開心很有一手,這是對家庭。

《至暗時刻》一段過去的黑暗時代,卻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

在法國即將放棄抵抗了,英國的士兵也即將遭難時,丘吉爾始終堅持用戰爭防抗法西斯的獨裁,和平協議是不可能的,感覺有點盲目自信對吧,他用4000士兵的生命換取30萬軍人不知能不能撤退的結果 ,讓很多的人都絕的他很自大,即使法國要投降了,他還用勝利的手勢表明法國的狀況,瞞著民眾。

《至暗時刻》一段過去的黑暗時代,卻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

可是就是如此的人在4000士兵犧牲後陷入了深深迷茫,這時候的丘吉爾已經六十多歲了,整天不離煙和酒,身體早已垮塌,然而他還始終堅持在戰爭後方的第一線上。他不知道該不該堅持下去,動搖了,有了簽訂和平協議的想法。他孤零零的思考著,這裡導演給的鏡頭特別的好,基本上是黑暗的,照亮的只有點點,只打了臉部一點的光,似乎把丘吉爾整個人的狀態反應了出來,雖然丘吉爾的飾演者的表情動作都很到位,但是燈光和鏡頭為這一段做了更大的貢獻。

《至暗時刻》一段過去的黑暗時代,卻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

唯一讓我沒想到的大概就是英國的國王了,他本來是有點看不起加畏懼丘吉爾的,雖然在後面關係有所改善,但是國王的性格沒有改變,在法國戰敗時旁敲側擊的讓丘吉爾把他和他的家庭送往加拿大。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首相最迷茫的時候,站到了他的身後,成為他的第一個支持者,為他提供瞭解開謎題的關鍵,聽取群眾的想法。

《至暗時刻》一段過去的黑暗時代,卻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

有第一個支持者,就有第二個,第三個.....最後整個英國都站在了丘吉爾這邊,經過五年的戰爭,英國勝利了,就因為沒有一個人放棄,他們打敗了在歐洲點起戰火的法西斯,這裡當然離不開一個任人物的轉變,前首相張伯倫的放棄,他放棄了簽訂和平協議的主張,也代表著英國的執政黨放棄了內鬥,與在野黨統一戰線,抵抗外敵。

《至暗時刻》一段過去的黑暗時代,卻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

有個小細節需要說一下,那就是丘吉爾的火柴盒,這是他意志的象徵,肯能你去看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一下,因為給火柴盒的鏡頭真的很少,但卻寓意滿滿。很喜歡的是電影中帶的那個日曆畫面,前期突出的是那鍾緊張的局勢,用日曆來提示觀眾哦接下來看到的是更為多變的時局,後面的日曆想表達的則是,英國與法西斯戰爭的之久,五年的時間取得的勝利,是多麼的艱難,幸好迎來的光明時刻。

《至暗時刻》一段過去的黑暗時代,卻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

這部影片不是那種很隨便的拍拍,更多的偏向於群眾和國家和戰爭的記述,有的人輸了但也贏了,一些人以為贏了,但實際上輸的很慘,比如哈利勳爵,想要藉著合適的時機上位,現實卻不如願,以至於前首相也不再支持他。或許你會吐槽這部電影,但是還是需要尊重一下歷史的 。

原創文章,禁止抄襲!歡迎評論,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