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今年義務植樹亮點多

海東今年義務植樹亮點多

市政協委員在接水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四月的海東,萬物始復甦,植樹正當時。

4月8日,海東市2020年春季全民義務植樹50萬人“大會戰”啟動儀式在海東市平安區驛洲溼地公園舉行,標誌著今年全市為期一個月的春季義務植樹50萬人“大會戰”正式拉開序幕。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參加市二屆人大八次會議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協二屆五次會議的市政協委員,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深入實踐《海東市全民義務植樹條例》,在參會之餘投身到了“大會戰”之中;廣大農民群眾也在脫貧致富後,感謝黨恩,扛起鐵鍬,栽樹種花;民族團結、全社會參與,真正體現了“全民”植樹、“義務”植樹。

愛綠、植綠、護綠成為海東干部群眾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更加擦亮了海東植樹造林“大會戰”的金名片,呈現出了今年的亮點。

亮點一:代表委員響應號召履職能

8日早上,參加市二屆人大八次會議的市人大代表,報完到早早來到了“大會戰”植樹現場。同時,海東市政協二屆五次會議召開,開幕式結束後,委員們換下了西裝皮鞋,穿上運動服奔赴“大會戰”現場。

植樹的衝鋒號一吹響,各位代表委員以實際行動響應海東市全民義務植樹倡議,帶頭植綠護綠,在生態建設中爭當主力、唱主角、作表率。

“參加植樹造林活動非常有意義,可以通過親身體驗開展生態治理調查研究,為家鄉生態建設提供更好的意見建議!”市人大代表旦鬥才讓扶著小樹說,人大代表就應該響應市委的號召,起到帶頭模範作用。我們鄉上馬上也要舉行義務植樹活動,等自己回去後,就要把這種義務植樹人人有責的理念帶到基層。

楊俊峰是海東市郵政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今年是他擔任政協委員的第二個年頭,可能是郵政的“綠”與“大會戰”的使命相同,楊俊峰說自己很榮幸能夠以政協委員的身份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把海東打造的更美麗是我們每個海東人的責任,今天我是政協委員,但是植樹的願景和大家一樣,都是希望海東大地綠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

“我心情很激動,植樹造林是全社會的責任,綠化家園更是我們作為委員的職責。”市政協委員吳佔基邊填土邊對記者說。市政協委員星全鵠也興奮地說:“今年是《海東市全民義務植樹條例》頒佈的第一年,開幕式結束後我們就來植樹,第一是響應政府號召,第二是感到履行義務也是我們作為委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希望我們海東市能夠變得更好!”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平安區驛洲溼地公園南側一株株油松傲然挺立,代表、委員們或拿起鐵鍁,或提桶澆水,依然忙得熱火朝天。植樹間隙,大家還互相交流對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的意見和看法,為今後撰寫建議提案收集素材。

代表委員們一致表示,大家要用實際行動把家鄉建設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家園。

亮點二:農民群眾感黨恩共栽綠植

“感恩習近平總書記,感謝共產黨,我們老百姓脫貧了、致富了,就應該積極響應號召,義務植樹。”海東市平安區小峽鎮上店村村民孫有春,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代表廣大農民參加“大會戰”啟動儀式併發言,他倍感光榮和自豪。

2017年,全國唯一的撒拉族自治縣循化縣在全國人口較少民族自治縣中率先脫貧“摘帽”,2019年全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互助縣退出貧困縣行列。同年,全市76個貧困村,5900戶2.1萬名貧困人口達到脫貧退出的條件,樂都、民和、化隆三縣區即將退出貧困縣區,貧困發生率從年初的1.83%下降到0.03%,實現了全市絕對貧困人口“清零”的目標。

為了實現山美水綠人富有的目標,海東市在全力推進脫貧攻堅的同時,將生態建設特別是植樹造林作為整治人居環境、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大力推動讓山川秀美與脫貧攻堅齊頭並進、旅遊資源與脫貧致富相倚靠,使得廣大農村的山綠了、水清了、環境美了,農民群眾主動參與綠化國土的積極性不斷提升。

前來植樹的農民高英德說,植樹造林給我們帶來了鄉村新體驗,也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林下經濟增收渠道,我們一定要樹立植綠、愛綠、護綠的意識,積極投身到植樹造林的大潮中。

前有樂都區卯寨景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大標語掛在山間,後有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松樹鄉農村環境整治的豐碩成果,“上山看景,下山看花”,綠水青山的美好願景已然變成現實。

亮點三:河湟兒女齊動手共建家園

在“大會戰”現場,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積極參與,全市廣大黨員幹部職工、駐軍警部隊官兵及各族群眾都踴躍參與義務植樹造林。老幹局、統戰、民宗及婦聯、團委、工商聯等部門發揮各自優勢,倡議退休老幹部、宗教界人士、婦女、青年、企業界人士積極投身於義務植樹活動行列。身在其中,記者親身感受到全民參與植樹的熱情。

在植樹現場,宗教界人士植樹的場景格外顯眼。有人提水、有人扶樹,忙的不亦樂乎。“把樹扶好,我要填土了……”“再來一棵……”此起彼伏的鐵鍬聲和人聲在驛洲溼地公園彙集成一支“勞動交響樂”。

在萬千忙碌的身影中,一位身穿迷彩服的殘疾人進入了記者的視線,右邊的袖子被掖進衣釦之間,只用左手提桶、澆水。看到這樣的場景, “全民”二字顯得愈發有深意。

參加植樹的趙老師表示,海東是教育大市,學生數量將近30萬人。植樹造林不僅是綠化、美化家園的重要途徑,也給廣大學生的心裡“埋”下了一顆“從小植綠護綠”的種子。同時,推動了“綠屏障、綠河谷、綠城區”建設。

近年來,河湟兒女通過植樹造林、種花種草、苗木管護等不同的盡責方式,已完成義務植樹2294萬株。義務植樹“大會戰”在造林綠化中發揮了典型示範帶動作用,河湟兒女參與造林綠化、建設生態文明的熱情逐步高漲,“大會戰”在全社會的影響更加廣泛、更加深遠。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還未徹底消退的當下,海東市舉行義務植樹既以實際行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又倡導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贏得了廣泛好評。

截至目前,海東市以“國土綠化提速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加快實施湟水河“三峽”十大綠化工程、三北防護林、規模化林場建設等造林工程,完成綠化面積17.2萬公頃,全市森林覆蓋率從“十二五”末的32%提高到現在的36%。6次聲勢浩大的春秋兩季義務植樹造林百萬人“大會戰”,共完成義務植樹2294萬株,參加人數超過300萬人。

海东今年义务植树亮点多

市政協委員進入植樹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