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近豬肉價格上漲到人們快吃不起了?

最近豬肉是一天一個價,越來越貴了,普通豬肉在大多數地區也漲到20元/斤以上,真是吃不起了!

我還記得過年的時候不到10元/斤。這短短几個月時間發生了什麼事?讓二師兄的肉居然比師傅的貴?

簡單梳理一下,有以下幾個原因:非洲豬瘟的影響,生豬養殖週期,儲備不足,消費量太大。

為什麼最近豬肉價格上漲到人們快吃不起了?

1.非洲豬瘟,死的豬太多了!

不少人應該還有印象,在春節前後,有一場非洲豬瘟襲擊了我們。那個時候的豬肉價格是特別便宜的,因為生豬不準流通,所以在一些養豬比較多的地區,比如都河南、山東這些地方豬肉是非常便宜的,有的地方只有七八塊一斤。

非洲豬瘟的影響,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權威的評估。有養殖的行業內人士預估,大概有60%-80%的生豬死亡。這個不但是對當時收入的影響,而且對整個生豬養殖業的衝擊是非常非常大的。

當時國家並沒有提前進行調控,給予補貼,維持母豬存欄量。小型的養殖場大量因為賠的血本無歸而關閉。大型的養殖場雖然苦苦支撐,也減少了生豬存欄量,特別是母豬的存欄量。

到現在補貼調控、就來不及了,畢竟豬也不是一天長大的,沒有那麼多母豬就生不出那麼豬娃,沒有豬娃怎麼會有可以吃的生豬?

2.豬肉3年的週期。

養豬界有三年週期的說法,豬肉是一年貴,一年正常,一年便宜,三年一個循環。這個規律基本依據就是從母豬出生,到她的豬娃能長大上市的時間。

為什麼最近豬肉價格上漲到人們快吃不起了?

就像現在豬肉貴的時候很多散戶都開始養豬,大型養殖場開始增加存欄量。國家也會大力扶持、補貼。

一年以後隨著生豬供應逐漸增加,供需達到一個平衡時,豬肉價格迴歸正常。但這個時候的生豬供應量,還是在繼續增加的,當供應量超過需求量時,價格就開始下降。

當價格低到一定程度,養豬賠錢的時候,散戶因賠錢退出,規模養殖場也會減少存欄量,幾個月後重新出現供不應求,豬肉價格再次上漲。

就那麼一個非常簡單的循環,就是一直沒有被打破,可見市場調控有多難!負責調控的人看往往關注當下是微觀,忽視長期的宏觀,只是簡單的應激反應。在需求基本穩定的情況下,供給側大起大落,價格也就跟隨大起大落,供給側改革任重道遠啊!

3.國家沒有那麼多儲備。

按說豬肉價格暴漲,是時候動用國家儲備平抑物價了。確實我們也曾嘗試建立國家儲備肉體系,但可惜至今還未能完成。

由於政策缺乏連續性,補貼也不穩定,企業儲備的成本過高等因素導致,實際上國家儲備肉的數量還滿足不了市場龐大的需求。

畢竟這是走向市場經濟的時代,豬肉和糧食不一樣,替代品也挺多,還是沒有那麼重要。所以大規模的國家儲備尚未建立,國家也拿不出那麼多儲備肉出來平抑物價。其實對應當下的供不應求狀況,國家微觀調控並沒有那麼好的效果,供不應求的市場情況在哪,短期改變不了。可以考慮的是適當鼓勵雞、鴨等生產週期較短的替代品供應。

4.消費量太大,進口無法彌補。

中國是世界豬肉第一消費大國,不光是消費總量第一,生產和消費量佔了全世界的50%左右,人均消費量也是世界第一。有人說既然豬肉那麼貴,為什麼不進口便宜的美國豬肉呢?其實你真的想多了,壓根不是我們跟美國人打貿易戰的事,美國那點豬,還不夠我們塞牙縫的!

為什麼最近豬肉價格上漲到人們快吃不起了?

過去,中國豬肉進口量佔消費的比重非常低,只有不到 5%的比重 。換句話說,如果中國豬肉供給有 30~40%的缺口或者說是 2000 萬噸的需求,那這就相當於歐盟 27國一年的豬肉消費量,就是把歐洲的豬全運到中國來也補不上這個缺口啊!

綜上所述,豬肉價格一時半會很難降下來,這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減肥養生的機會。好好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