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跨入21世纪20年代,回望10年代太空探索的前五年

新年的钟声敲响,意味着整个人类文明跨入了21世纪20年代时期,在这个新的十年里,人类将会回望21世纪10年代时期的太空探索的整个过程,去展望未来,继续向着宇宙进发。新年的钟声也意味着21世纪10年代时期的结束,在这十年里,人类的太空探索出现了许多的奇迹,也有很多的遗憾,是时候回顾一下这十年来一些大事件的太空科学故事了。

人类文明跨入21世纪20年代,回望10年代太空探索的前五年

从航天飞机的退役到航天创业公司的兴起,过去10年间发生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航天飞行,以下是这十年间前五年的太空科学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起来展望未来!

2010年:NASA的小行星计划,SpaceX和Virgin Galactic

2010年4月15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公布了一项新计划,要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进行一次真正的深空航行,将宇航员送往小行星。该项目后来被称为美国宇航局的小行星重定向任务,取代了布什政府时期设定的旨在于21世纪20年代中期重返月球的已取消的“星座项目”。

人类文明跨入21世纪20年代,回望10年代太空探索的前五年

星座项目的唯一幸存飞船是美国宇航局的猎户座飞船,其重型“战神V”火箭的元件在该机构当前的太空发射系统中找到了新的动力组件。2010年10月10日,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创造了自己的太空历史:SpaceShipTwo(太空船2号)太空飞机的首次单飞。

这次试验飞行是维珍银河公司(VSS Enterprise)的无动力滑行飞行,这也是维珍银河公司的第一架用于给乘客在亚轨道飞行的SpaceShipTwo航天器,航天器从载机WhiteKnightTwo(白骑士二号)上坠落后滑回地球。 太空船二号花了15分钟才返回地球,为使用该机的新型混合动力火箭发动机进行动力测试奠定了基础。

人类文明跨入21世纪20年代,回望10年代太空探索的前五年

2011年:致敬伟大的“亚特兰蒂斯”轨道飞机

经过30年的服役,NASA在2011年亚特兰蒂斯号轨道飞机的最后一次飞行后,将其退役。在 2011年7月21日执行最后任务后,亚特兰蒂斯号重返地球。这是NASA航天飞机计划的第135次飞行,这次飞行也标志着它“职业生涯”的结束。尽管该飞船确实取得了许多成功(包括帮助建立了国际空间站),但它也还有令人惋惜的一部分。在两次航天飞机飞行中,共有14名航天员牺牲。即1986年的“挑战者事故”和2003年的“哥伦比亚灾难”。

人类文明跨入21世纪20年代,回望10年代太空探索的前五年

随着航天飞机的退役,美国宇航局开始依靠俄罗斯联盟号飞船来让美国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目前为止依然是)。经过13年冗长的建设,国际空间站在2011年3月才完成最后的组件建设,尽管仍可在空间站中增加其他部分,但这一最后组成部分标志着初始框架的完成。国际空间站重达431吨,仅相当于足球场的大小,其起居空间与5间卧室的房屋一样多。

该站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宇航员,使他们能够共同努力,在失重的环境中进行许多实验。

人类文明跨入21世纪20年代,回望10年代太空探索的前五年

2012年:国际空间站的“巨龙”——Space Dragon以及中国的“天宫一号”太空实验站

在2012年夏季,SpaceX 执行了其“龙”货船首次飞往国际空间站的飞行任务。该太空舱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与太空站对接的商业航天器,也是该公司第二次成功发射的“龙”太空舱。这些测试任务是SpaceX与NASA的商业轨道运输服务计划签订的数十亿美元合同的一部分。

人类文明跨入21世纪20年代,回望10年代太空探索的前五年

2012年6月16日,中国发射了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任务航天器之一:这一年,我们中国首次尝试对接载人航天飞行。神舟9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太空实验室对接。航天飞机上的三名宇航员将在“ 天宫一号”上呆13天,在此期间,他们将进行两次对接练习和一些科学实验。

这次发射是我们中国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一次发射,因为它的机组人员中有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当然还有另一位“元老级别”的宇航员景海鹏,他是第一位两次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最后的机组人员刘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高级上校,进行了首次航天飞行。

人类文明跨入21世纪20年代,回望10年代太空探索的前五年

201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向火星发射飞船,中国“嫦娥三号”在月面实现软着陆

总部位于杜勒斯的航天公司“轨道科学公司”在2013年9月推出了其天鹅座飞船和“心宿二”火箭,天鹅座飞船一经发射,就成功地被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捕获,随后被释放并有意地脱离轨道。

2013年11月,印度向火星发射了火星轨道飞行器任务(MOM),这项耗资7350万美元的任务与NASA的MAVEN任务相吻合,后者也在同月向火星发射,MAVEN任务旨在研究火星的大气层,而MOM任务则专注于甲烷等潜在生命指标的研究。

人类文明跨入21世纪20年代,回望10年代太空探索的前五年

当然,这样的太空探索任务怎么能少了我们中国呢?2013年12月,我们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第三个成功完成月球表面软着陆的国家。这是中国的第三次登月任务,但这是首次尝试着陆。嫦娥三号飞船也标志着中国国家航天局首次在外星着陆。并且我们的嫦娥三号并不孤单,因为它带来了一个“守护神”—月球车“玉兔”。

而自从嫦娥三号成功着陆以来,我们中国也在2019年将嫦娥四号着陆在月球的阴暗面,并有望在2020年将嫦娥五号着陆。

人类文明跨入21世纪20年代,回望10年代太空探索的前五年

2014年:印度探索任务在火星上空发生太空事故

2014年9月24日,印度成为第四个拥有火星轨道飞行器的国家,印度的火星轨道飞行器(MOM)探测器,正在进入美国,欧洲航天局和前苏联火星探索的行列,所有的这些飞船都绕着这颗红色星球飞行。

这项耗资7300万美元的项目配备了一些科学仪器,MOM旨在研究火星上的甲烷,这是一种指示地球上潜在生命的关键指标,并且在本世纪末已变得越来越神秘。

同样在2014年,维珍银河公司在2014 年10月31日的首架“太空飞船2号”太空飞机VSS企业号发生了太空事故并且遭受了严重的失败。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与两名飞行员互相脱离。事故发生期间,两名宇航员牺牲一人,幸存一人。

人类文明跨入21世纪20年代,回望10年代太空探索的前五年

后来,FAA(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调查发现,宇航员“阿尔斯伯里”在飞行中提早释放了在重返飞行过程中使用的“太空飞船2号”的系统,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为了防止将来再次发生事故,维珍银河在2016年通过新的太空船二号恢复了太空船二号的试飞。

同样在2014年,NASA首次推出了首款旨在将宇航员带入火星和小行星的航天器“猎户座航天器”。 美国宇航局于12月5日在“德尔塔4号”重型火箭上搭载且发射了未经乘员的测试的“猎户座航天器”,发射之后,它绕旋转了两周,并且到达了5,793公里的高度。

人类文明跨入21世纪20年代,回望10年代太空探索的前五年

2010年到2014年,是21世纪10年代的前五年,这五年当中,全球各大国都在进行着太空探索,因为人类想要提高文明,就必须要探索太空,这五年当中,中国逐渐成为航天大国,让世界其他国家刮目相看,并且制造了一些前沿的科技,也让中国人在太空科学的研究上,跨进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