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貨幣——貝幣,你知道麼

不同歷史的貨幣流通方式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和興衰榮辱,那麼你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時有沒有想起過未來的歷史發展。電子貨幣取代紙質貨幣使的生活更加方便便捷是不是有種未知的探索欲。那你們知道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貨幣是什麼麼?


最早的貨幣——貝幣,你知道麼



司馬遷在《史記·平準書》中說:“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這說明我國最初充當貨幣的一般等價物來源廣泛,種類眾多,主要有:龜甲、貝、金、銀以及刀、布等物品,其中以“貝”最為重要。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貝”字條下所做的註釋說:“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許慎記載最初就是以貝為貨幣,並概括了貝幣從產生到廢止的整個歷史過程。


最早的貨幣——貝幣,你知道麼



為什麼說海貝是我國最早的貨幣呢?

這有以下四點依據:

首先,有文獻記載可尋。一是在甲骨卜辭以及商代青銅器的銘文中,不但有關於“取貝”“易(賜)貝”的記載,《亢鼎銘》中更是明確記載了用貝購買珠玉的事例,這裡貝就起到了貨幣的作用。二是除前引司馬遷、桓寬的記載之外,漢代文學家揚雄也說“古者寶龜而貨貝,後世君子易之以金幣”[插圖]。東晉時的郭璞說得更具體:“先民有作,龜貝為貨;貴以文彩,賈(價)以大小。


最早的貨幣——貝幣,你知道麼



其次,還有考古資料做證。比如在河南安陽殷墟商代晚期墓葬中,隨葬海貝的現象就較為普遍,一般小的墓隨葬海貝至少有1枚,多至數十枚,其中5號墓被推測為殷王武丁配偶婦好之墓,隨葬海貝多達7 000餘枚。這說明當時貝的使用已經深入普通民眾的生活,成為財富的象徵並擁有了貨幣的職能。

最早的貨幣——貝幣,你知道麼



再次,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漢字中很多與錢財、價值有關的字,都帶有“貝”字的偏旁,如財、貨、賜、寳(寶)、買(買)、賣(賣)等,甚至在漢字的組合中,“分”和“貝”組合就是貧窮的“貧”字;貝少就成了低賤的“賤”字[插圖]。這說明早在文字形成的時候,在我國先民的觀念中,海貝已經是體現價值的東西了。

最早的貨幣——貝幣,你知道麼



最後,海貝用作貨幣還有現實的例證,比如在雲南地區,就長期習慣於使用海貝作為貨幣,直至明末清初農民起義軍張獻忠的部屬孫可望退守雲南時推行“廢貝行錢”的政策之後才改用銅錢,結束了長達3 000多年使用海貝做貨幣的歷史。


最早的貨幣——貝幣,你知道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