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半新增肝癌都在中國,這7類高危人群要警惕!

2020年初,國家衛健委發佈了最新《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9年版)》。近日,在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與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主辦新版診療規定在線教育項目上,三位來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權威專家分享了新版規範的特色,以及肝癌治療的最新進展。


全球一半新增肝癌都在中國,這7類高危人群要警惕!

全球一半新增肝癌在中國


從全世界的範疇來看,中國肝癌患者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外科孫惠川教授介紹,2018年中國肝癌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佔全球近乎一半,如肝細胞癌,全球每年有75萬例新發患者, 幾乎一半來自中國。


七成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


除了高居不下的發病率,死亡率高、預後差也使得我國肝癌患者的生存現狀不容樂觀。孫惠川教授指出,我國肝癌患者預後較差,晚期的中位生存期在10個月到一年左右,5年生存率只有12%左右,明顯低於乳腺癌、直腸癌、胃癌、肺癌,在不同癌症中都處於較低水平。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肝外科主任周儉教授指出,我國目前肝癌外科手術治療臨床水平取得了很大突破,不少患者通過手術取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有效延長了生存期,證明外科治療仍然是肝癌患者長期生存的最主要的手段。


全球一半新增肝癌都在中國,這7類高危人群要警惕!

“三年前,我國早期肝癌的診斷率只有20%,近幾年隨著磁共振的廣泛應用及診斷規範的推廣,這一比例達到30%。這也說明,70%以上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經處於中晚期,失去了手術或其他局部治療機會;即使能夠手術或其他局部治療,也常會復發轉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放射科曾蒙蘇教授說,“早期不容易被發現主要是由於肝癌患者往往具有基礎肝病,起病隱匿,症狀不典型,治療棘手,愈後惡劣。”


肝癌在中國發病率高,且具有“中國特色”。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樊嘉院士也表示,對於肝癌的診療要有符合中國肝癌特色的診療規範。臨床對於明確腫瘤類型、分期判斷很容易混淆,需要腫瘤醫生和影像科醫生共同討論,患者的臨床特徵結合影像學檢查結果進行更精準的鑑別診斷。目前肝癌的治療方案在不斷更新,隨著指徵在擴大,技術在進步,中國肝癌診治仍然是以外科為主的綜合治療,新的藥物和治療方案層出不窮,尤其是中晚期肝癌的臨床研究仍在繼續探索和推行。


全球一半新增肝癌都在中國,這7類高危人群要警惕!

這7類人是肝癌高危人群

《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9年版)》指出,在我國,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這些人群:

1. 具有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2. 過度飲酒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4. 長期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食物

5. 各種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6. 有肝癌家族史人群

7. 有以上風險因素,年齡>40歲的男性風險更大。


對肝癌高危人群的篩查,有助於肝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提高肝癌療效的關鍵。藉助於肝臟超聲檢查和血清甲胎蛋白進行肝癌早期篩查,建議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個月進行1次檢查。如果肝臟超聲和血清AFP篩查異常,那麼還需要進一步做動態增強CT和多模態MRI掃描等影像學檢查來明確診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