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甬濟教育:高中生應注重的幾大考試答題技巧!

緊張不能慌張:穩定情緒,有條不紊

走進考場,由於要求嚴格,場面嚴肅,氣氛緊張,往往考生會產生條件反射,出現情緒上的緊張現象。其實,這是正常現象,並且適度的緊張是必要的,它有利於激情的產生,提高思維速度,促進解題的效率的提高。但是,有的同學患得患失,走向極端,變緊張為慌張,動作變形,思維走樣,影響正常發揮。怎樣才能避免慌張呢?

一方面,模擬考試需要高度重視,要營造仿真的考試環境,限時完成,養成在緊張環境中解答問題的有條不紊的品質。

再一方面,考前保持必勝的信心是非常必要的,走進考場要信心百倍,即使遇到困難也不要慌張,因為大家是平等的。另外,要明確,進入考場適度緊張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因為它有利於我們進入興奮姿態,千萬不能因此而引起不必要的慌張。

審題之後解題:審清題意,有的放矢

常言說得好,“磨刀不礙切菜事”。在批考卷時,經常發現學生在解答過程中,有的半途而廢、有的張冠李戴、有的文不對題。為此,我們走訪了一些考生,他們覺得自己犯了低級的習慣性錯誤—審題不嚴。

審題是解題的基礎,需要認真閱讀,仔細推敲,完全明確問題的文字陳述和符號的含義,準確把握問題的條件和結論,必要時還要適當畫出圖表,列舉、提煉出問題的關鍵,形成題目脈絡,綱舉目張。反思題意能彌補審題的不足,有時需要再審視“題眼”,防止誤解,因為題中一字之差會導致結論謬之千里。對於貌似熟悉的問題更應警惕,因為大部分時候會熟題新編,如果不假思索,跟著感覺走就會“熟能生錯”了,對題目的條件和結論需要再回首,防止條件誤用、漏用,也防止答非所問.

會做保證做對:認真對待,萬無一失

要將你的解題策略轉化為得分點,主要靠準確完整的數學語言表述,這一點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視,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現“會而不對”,“對而不全”“全而不美”的情況,考生自己的估分與實際得分差之甚遠。

必須重視解題過程的語言表述,不能“心中有數”,得過且過。必須表達準確,論證清楚,“會做”的題才能“得分”,這需要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精益求精,腳踏實地,保證會的做對,對的做全。即使不完全會做,將它們分解為一系列的步驟,或者是一個個小問題,先解決問題的一部分,能解決多少就解決多少,能演算幾步就寫幾步,尚未成功不等於失敗。特別是那些解題層次明顯的題目,或者是已經程序化了的方法,每進行一步得分點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後結論雖然未得出,但分數卻已過半,這叫“大題拿小分”,是個聰明之舉。

快速必須準確:以準求勝,穩紮穩打

考試時有的同學快做,期待以後檢查;有的同學穩紮穩打,做一題爭取對一題。在目前題量大、時間緊的情況下,要先在正確率上下功夫,以穩取勝,當正確率得到保證以後,速度會自然而然地提上去的。答題時要做到字字有據,步步準確,書寫規範,儘量一次成功,正因為穩和準,所以你就不必考慮再花時間檢查。而“快”是平時訓練的結果,不是考場上所能解決的問題,不能患得患失。一味求快,只會快一點,錯一片,盡做無用功,檢查時也難以得到全面校正。

易題優先難題:先易後難,效益為上

考試中,能根據考題的難易程度自行調整做題順序是十分重要的。基本上每類題型的最後幾道題都是相對較難的,如果說考試中一開始就遇到難題,不建議同學們這個時候就跟難題死磕,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把能拿到的分一分不拉收入囊中。這樣,不僅提高了答題效益,還增長了自身的信心。這個時候,回過頭來,把之前的難題重新做一遍,往往事半功倍。

答題莫忘檢驗:多管齊下,志在必得

現在的考試,時間一般都是足夠的。那麼是否能在寬裕的時間檢查試卷,是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檢查試卷很多同學都有這個習慣,然而,檢驗過的題目往往還會出錯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就是因為同學們檢驗題目和正常解答用同一種方法,這樣先入為主的概念往往佔上風,就會陷入一個怪圈。所以,我們可以變個思路來檢驗,這樣一般檢驗過的題目都不會有問題。

寧波甬濟教育:高中生應注重的幾大考試答題技巧!

寧波鎮海南大街明清坊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