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想要保障供應鏈穩定,給你8點建議


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想要保障供應鏈穩定,給你8點建議

目前疫情還在全球肆虐,暫時沒有看到緩解下來的勢頭,一些國家,比如印度和意大利又延長了封鎖的期限至4月底。


美國迫於國內經濟下滑和高失業率的壓力,將會允許各州有條件地分批開放。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大量的不確定性使得製造業恢復舉步維艱。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的供應鏈部分依賴於海外進口的原材料,面對世界各地的封鎖和國際物流運能削減,供應鏈管理者應該如何保障業務的持續運營?


我總結了8點建議供大家參加,歡迎參與討論留言。


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想要保障供應鏈穩定,給你8點建議


檢查供應商訂單狀態


中國是全球的製造中心,雖然我國的產業鏈齊全,但也需要從其他國家進口部分原材料。


一些海外供應商受所在地疫情的影響,被迫停產或是暫停出口。採購方就需要向受影響的供應方做調查,對全部現有訂單進行現狀分析。


根據採購方系統中的訂單數據,對所有未完成出貨的採購訂單狀態進行滾動審查。


這是從每個訂單SKU層面上進行的核查,根據調查結果可以詳細瞭解訂單狀態,採購方從而制定短期和中期行動方案。


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想要保障供應鏈穩定,給你8點建議


與供應商緊密聯繫


每週給供應商打電話,瞭解供應商近期的情況和生產計劃。由於疫情影響,我們不能前往供應商工廠做現場調查,只能通過電話來了解我們的訂單是否已經被安排在供應商的主生產計劃中了。


供應商的生產可能受到了限制,比如缺少原材料和工人,物流運輸不暢,原本的交貨期Lead Time大概率是要延長的,因此我們還要了解更新的交貨期,會比原先的日期增加多少天。


根據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在4月14日發佈的一項調查,在3月17日至30日,全球製造商的平均交貨期都大幅延長了,在中國、歐洲和美國分別增加222%、201%和200%。


這意味著從下單到交貨的週期,增加了至少一倍,原本一個月的交貨期,現在都至少要兩個月了。


交貨期的延長可能會造成缺料停線,採購方需要掌握這些關鍵信息,在內部與生產和銷售團隊進行溝通,制定出具體訂單交付風險緩解的行動方案,比如和客戶商議推遲訂單交貨,或是減少非必要的安全庫存生產,把主要資源集中在訂單生產上面。


更新系統到貨日期


由於供應方原材料交付會延遲,採購方就需要及時更新ERP軟件中的訂單到貨日期。


物料需求計劃的運算邏輯很依賴於準確的到貨日期,通過它來計算出潛在的缺貨和後續需要的採購數量。


如果供應商到貨會延遲,而系統裡的信息沒有及時更新,ERP默認有一批貨物會按時抵達工廠,就不會發出缺料預警。對於缺料部分,系統也不會提示要下單採購的數量,這就可能造成更長久的缺料情況。


ERP系統並不具有人工智能,是完全依靠系統內部數據進行判斷的,這時候就需要人工干預來更新信息。


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想要保障供應鏈穩定,給你8點建議


提前做海運訂艙準備


訂艙主要有兩個變量,首先是預約裝櫃的時間,其次是貨櫃的數量。


在正常情況下,海運訂艙提前兩週就可以確保有艙位,但是在特殊時期需要提前三週。但是我們也不用提前太久訂艙,超過三週時間以上的預定,可能會被船公司拒絕。


關於預定貨櫃的數量,不要為了保證艙位而誇大預訂需求。在海運出貨旺季,艙位供不應求的時候,出貨方預定了5個貨櫃,船公司可能最後只分配了2個,所以出貨方可能會放大需求量,故意地多訂貨櫃。


但這種做法存在風險,如果船公司真的給了5個貨櫃,但是出貨方卻只需要2個,那麼船公司就會向對方收取一筆不菲的取消費用,並有可能拒絕未來的預定。


與物流供應商緊密溝通


我們需要每天與貨運代理、報關行和其他物流服務供應商進行緊密溝通。除了提供重要的運輸服務外,物流服務供應商還可以提供最新的市場情報,包括各條運輸路線始發港的擁堵情況,以及目的地的運輸瓶頸等問題。


在疫情中,一些跨國貨運公司定期在網站上更新市場的運力資源報告,包含海運、空運、鐵路、內陸河運和公路。這些信息給了貨主們第一手市場情況,可以幫助他們進行運輸方案的選擇。


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想要保障供應鏈穩定,給你8點建議

截圖來源:喬達集團GEODIS官網,4月17日


我們需要堅持和物流供應商每天溝通,主要討論緊急的空運貨物的狀態,空運市場動態(由於疫情期間大量航班被取消,運力大幅下降),海運市場動態,各地區的最新法規以及市場展望。


在國際貿易中,物流運輸時間是交貨期的一部分,我們不僅需要計算供應商的生產準備時間,也要考慮運輸時間,這些時間彙總在一起是全部的交貨期。與物流供應商的充分溝通,才能確保信息傳遞的準確性,杜絕不必要的誤會。


靈活的運費批准流程


在疫情期間,運輸費用已經隨行就市,不再受到原來合同價格的約束了。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空運價格。


國際航空業在疫情中損失慘重,由於需求下降和國際旅行限制,一些航空公司削減了大量航班,例如國泰航空96%的航班被取消,這直接影響了國際貨運業。


客機腹艙運輸是我國航空貨運的主要運輸方式,約佔航空貨運總量的70%,在國際航線中,客機腹艙運量佔比49%。


由於大量的航班被削減,國際空運能力嚴重吃緊。除了正常的防疫物資需要空運,還有大量的製造業原材料和成品需要運輸,維持供應鏈的運轉。


在供遠遠小於求的情況下,空運費用從2月開始就一路上漲,價格幾乎是每天都在變動。


除了空運價格,卡車提貨、國際快遞和國際海運都有價格調整或是附加費用的情況,貨主需要了解特殊期間的市場行情,對於加價和旺季附加費的條款進行快速決策,一旦拖延可能面臨價格繼續上漲和訂不到艙位的局面。


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想要保障供應鏈穩定,給你8點建議


使用空運緩解風險


在國際貿易中,海運是主要的運輸方式,因為它的費率是最便宜的,而空運只是萬不得已情況下采用的方式。


但是在疫情期間,由於一些地區卡車運輸受到限制,海運集裝箱沒法按時運輸到港口,供應鏈就有了斷裂的風險。


原來一個月的海運門到門時間,可能會被延長兩週,變成了一個半月,在下一批海運貨物到達之前,供應鏈就會存在一個缺口,出現缺料停工的風險。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把空運納入風險緩解計劃中,考慮使用空運來彌補被海運延長的交貨期和潛在的缺貨。


空運雖然昂貴,卻能夠縮短交貨期。在整個海運市場都受到干擾的情況下,其他的競爭者也都有供應不足的風險,比對手搶先一步完成生產交付,就能有機會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這樣來算的話,空運成本並不僅是賬面上支出,而是幫助公司獲得競爭優勢的手段了。


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想要保障供應鏈穩定,給你8點建議


考慮其他的提貨港


目前國內的港口都已經恢復正常運營,但是國際情況依然複雜,比如北美西部的一些港口存在有瓶頸的風險。


在港口碼頭和集裝箱堆場的司機和操作工人手不足,在這些地方都出現了擁堵的現象。我們可以考慮北美其他的港口,比如一些規模較小、且沒有擁堵情況港口出貨,雖然會增加一些運輸時間,但實際總的交貨期可以得到改善。


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想要保障供應鏈穩定,給你8點建議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總結的8點建議,針對充滿不確定因素的國際局勢,供應鏈需要把問題的複雜性考慮得更深一些,我們關注的視角也要寬廣,密切關注全球疫情形勢變化,時刻保持供應鏈高度的敏捷性。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