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在智能溫室中的應用

實際上,物聯網技術是將各種感知技術、現代網絡技術和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技術聚合與集成應用。在溫室環境裡,單棟溫室可利用物聯網技術,成為無線傳感器網絡一個測量控制區,採用不同的傳感器節點和具有簡單執行機構的節點,如風機、低壓電機、閥門等工作電流偏低的執行機構,構成無線網絡,來測量基質溼度、成分、pH值、溫度以及空氣溼度、氣壓、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再通過模型分析,自動調控溫室環境、控制灌溉和施肥作業,從而獲得植物生長的條件。

物聯網技術在智能溫室中的應用

對於溫室成片的農業園區,物聯網也可實現自動信息檢測與控制。通過配備無線傳感節點,每個無線傳感節點可監測各類環境參數。通過接收無線傳感匯聚節點發來的數據,進行存儲、顯示和數據管理,可實現所有基地測試點信息的獲取、管理和分析處理,並以直觀的圖表和曲線方式顯示給各個溫室的用戶,同時根據種植植物的需求提供各種聲光報警信息和短信報警信息,實現溫室集約化、網絡化遠程管理。

此外,物聯網技術可應用到溫室生產的不同階段。在溫室準備投入生產階段,通過在溫室裡佈置各類傳感器,可以實時分析溫室內部環境信息,從而更好地選擇適宜種植的品種;在生產階段,從業人員可以用物聯網技術手段採集溫室內溫度、溼度等多類信息,來實現精細管理,例如遮陽網開閉的時間,可以根據溫室內溫度、光照等信息來傳感控制,加溫系統啟動時間,可根據採集的溫度信息來調控等;在產品收穫後,還可以利用物聯網採集的信息,把不同階段植物的表現和環境因子進行分析,反饋到下一輪的生產中,從而實現更精準的管理,獲得更優質的產品。

溫室應用物聯網技術,可達到改善產品品質、調節生長週期、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尤其是可實現溫室管理的高效和精準。對於規模化的溫室設施而言,如果藉助人工來調控溫室內的環境條件,需要大量人手和時間,而且存在難以避免的人工誤差。如果應用物聯網技術,就只需點擊鼠標,在最短的時間裡完成人工操作,而且非常嚴謹,這也是業內看好物聯網在現代農業中應用的重要原因。

隨著物聯網技術普及應用,普通用戶可以通過計算機或手機隨時接收各種實時採集的精確傳感器數據,還可以通過遙控溫室內的視頻傳感器,觀察溫室的全面情況。產品出圃後,可以由對應的條形碼,隨時檢索到其流通過程。業界普遍認為,物聯網農業智能監控系統將在設施農業中得到更廣泛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