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日常護理之嬰兒哭鬧時該怎麼辦

哭泣對嬰兒有多重實用意義。感到飢餓或不適時,他用哭泣來尋求幫助。哭泣可以幫助他舒緩過於強烈的視覺、聲音和其他感官刺激,還可以幫助他減壓。如何掌握孩子想用哭聲告訴你什麼,又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哭聲呢?

嬰兒的日常護理之嬰兒哭鬧時該怎麼辦

不同的哭聲代表不同的需求

仔細體會嬰兒不同的哭聲,你很快可以分辨出他什麼時候想要人抱、什麼時候想要人哄、什麼時候需要照顧、什麼時候最好不要理他。例如:

  • 嬰兒飢餓時的哭聲通常短促而低沉,聲音時高時低;
  • 嬰兒生氣時哭得更激烈;
  • 疼痛或難受時會突然大哭,聲音非常尖銳,先是長長的一聲尖叫,然後是長時間的停頓,接著是較平緩的悲鳴;
  • “別理我”這種哭聲通常與飢餓時的哭泣很像。

有時幾種不同類型的哭泣會相互重疊。比如新生兒剛睡醒是常覺得飢腸轆轆,於是用哭聲索取食物,如果你沒有迅速回應,孩子飢餓的哭泣可能變成憤怒的嚎啕大哭。

嬰兒的日常護理之嬰兒哭鬧時該怎麼辦

如何應對嬰兒哭泣

在嬰兒剛出生的幾個月內,解決他哭鬧問題的最好辦法是迅速回應。這麼小的孩子是不會被寵壞的,應該給予足夠的關注。

回應嬰兒的哭泣時,首先應解決他最迫切的需求。如果他又冷又餓,尿片也溼透了,應該先幫他保暖,再換尿片,然後餵奶。如果哭聲聽起來有點尖利或驚恐,應考慮有可能衣物或其他東西讓他感覺不舒服——或許有頭髮纏住了他的手指或腳趾。如果嬰兒不冷、尿片乾爽、肚子不餓,但還是哭個不停,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 搖動,用搖椅或把他抱在懷裡輕輕來回搖擺;
  • 輕輕撫摸他的頭或拍打他的後背、前胸;
  • 打個襁褓(用嬰兒抱毯將他舒舒服服地裹起來);
  • 唱歌或跟他講話;
  • 放輕柔的音樂;
  • 抱著他走動;
  • 有節奏的聲音和振動;
  • 給他拍嗝,排出肚子裡的氣。

如果這些全都不管用,有時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讓嬰兒自己獨處一會兒。很多嬰兒不哭一下就睡不著,讓他們哭一會兒反而可以更快入睡。如果嬰兒真是因為疲勞很想睡才哭鬧,通常不會持續很久。假如不管做什麼孩子都無法安靜下來,那他可能生病了,要及時就醫。

你自己的狀態越放鬆,嬰兒就越容易哄。聽著新生兒不聽哭鬧會令人煩躁,但因沮喪而惱怒或慌張只會讓嬰兒哭得更厲害。謹記一點,不論你多麼不耐煩、多麼惱火,都絕對不能大力搖晃嬰兒。大力搖晃嬰兒可能導致嬰兒失明、大腦損傷,甚至死亡。

嬰兒的日常護理之嬰兒哭鬧時該怎麼辦

嬰兒哭鬧並不是因為你不是好父母,也不是因為他不喜歡你。每個嬰兒都會哭、而且時常根本找不到明顯的原因。新生嬰兒每天平均要哭1——4小時,這是他適應子宮外光怪陸離的新世界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