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光明’ 守護未來


科技在飛速的攀升,信息量越來越大,數碼產品應用而生,近視年齡越來越小,高度近視越來越多,調查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孩子的近視現狀怎一個"嚴峻"了得?

保護‘光明’    守護未來

守護'光明'才能爭一片藍天,保護視力從孩童抓起!國家最新頒佈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力爭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從國家到小家,人們越來越感受到,孩子視力不僅要"關愛",還要行動起來,為他們打一場"全民視力保衛戰"。

保護‘光明’    守護未來

很多年輕的媽媽在帶孩子的時候,自己累了但是孩子還要玩,這時候很多媽媽們就拿出手機讓孩子玩,發現孩子玩上手機後很安靜就一直讓孩子玩,但是這樣無意間釀成大錯,孩子玩迷了以後會每天要求玩手機,這一發不可收拾,很多媽媽們就妥協了,這樣日復一日孩子的視力就在下降,等知道了為時已晚。

青少年們就更嚴重了,現在做作業的前提就是做完作業玩手機,現在智能手機的普及,本來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和網絡一樣智能手機也是把'雙刃劍'利用不好反受其害,現在的很多手遊可玩性很高,比如王者榮耀,普普通通玩一把也得半小時,科學玩手機一天不超過1小時為宜,這樣看來做到這點非常難,雖然現在很多手遊可以設置未成年人模式,但是經不住'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啊,這樣做家長的就要負起責了。在一些家長心目中,學習好與視力好似乎不可兼得。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專家表示,導致近視的原因複雜,有遺傳、雙眼視功能異常、用眼負荷過重等。但只要注意防控,刻苦學習也能擁有明亮眼睛。教育部近期發出倡議,強調減少學業負擔;增加戶外活動;讓學生讀寫時能真正做到"一寸一拳一尺"(握筆的指尖離筆尖一寸、胸部離桌子一拳、書本離眼一尺),適當增加戶外活動是有科學道理的,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院長趙明威說,近視是由眼軸變長導致,孩子在陽光下運動,眼睛裡的活性物質會分泌,比如多巴胺,它可以抵抗眼軸變長,抑制近視發展。專家建議,學校除增加體育課和課外活動外,孩子在放學後也應該繼續有新的戶外活動。加拿大的學校規定孩子戶外活動每天不少於2小時,低年級為4.5小時;澳大利亞小孩每天的戶外時間為3-4小時;德國的學校會定期組織"望遠"活動。

保護‘光明’    守護未來

以上可見,兒童青少年時期遠離數碼產品既是對視力的保護也是對光明未來的守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