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隱寺推薦時蔬 春季的苦味——敗醬草


靈隱寺推薦時蔬 春季的苦味——敗醬草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四集裡介紹了一種“白花敗醬草”。這種有特殊氣味的野菜,用於食療,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力。

白花敗醬草,民間稱為攀倒甑(zèng),為敗醬科敗醬屬草本植物。地上莖直立,地下根莖匍匐橫走。除西北外,全國均有分佈,主產地在淮河以南諸省。

這種草的根及根莖有陳腐臭味,葉子揉碎也有類似味道。南齊陶弘景說它“氣如敗豆醬”,故名“敗醬”。

靈隱寺推薦時蔬 春季的苦味——敗醬草

為何起“攀倒甑”這麼古怪的名字,估計與做飯有關。甑是古代蒸飯的一種陶器,浙江一帶仍稱帶篦子的蒸飯器具為“甑”。打翻了燒飯的傢什,不是因為太香,就是因為太臭,或是兼而有之。

名字雖不好聽,開的小花倒也清雅,果實也很好看,似榆樹錢兒一般。它在不同地域還有“苦齋”“苦菜”“苦抓”“四季菜”“胭脂麻”等名。

既然叫“菜”,那就是人吃的。浙江地區稱之為“萌菜”,因為當地人在春天吃它的嫩苗。春季到來,山坡草地、路旁的野生敗醬草便開始萌芽。新鮮的葉子沒什麼氣味,食之有苦味。採集的嫩葉,在加鹽的開水中焯一下可去掉大部分苦味,可直接加上香油、鹽、糖、醋等涼拌吃,清香無異味,也可清炒、燉湯。

麗水人喜歡用這種野菜來燉土豆,做餡蒸包子。湖南人用它炒辣椒。福建吃它的人更多。江西人本來就愛吃苦瓜,這個草比苦瓜的苦有過之而無不及。


靈隱寺推薦時蔬 春季的苦味——敗醬草

吃苦菜,是糧食匱乏時期形成的習俗。安徽六安大別山區稱它為“紅軍菜”,當年紅軍沒少吃它。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有些野菜反倒成了懷舊和解饞的奢侈品。有些農民搬到城裡去住,為了吃到新鮮的苦菜,就在自家窗臺和院落裡種盆栽。


靈隱寺推薦時蔬 春季的苦味——敗醬草

敗醬草,別名又叫:苦菜、苦齋、豆渣草。在開花前採挖,曬至半乾,紮成束,再繼續陰乾,就成為乾菜。7.5千克鮮菜大約能曬出0.5千克乾菜,吃的時候泡水復軟。也有曬乾了當茶泡著喝的。

靈隱寺推薦時蔬 春季的苦味——敗醬草

乾的敗醬草和臭豆腐、榴蓮一樣,屬於聞著臭、吃著香的一類,不過各有各的臭法。敗醬草散發的是一股濃烈的臭襪子味,沒吃過的人聞過後忍不住會吐的。

這個草在閩南龍巖叫“苦抓”。《非誠勿擾》中一位河南的嘉賓就曾敘說他在福建龍巖喝不慣苦抓湯,說有一股子臭腳丫味。可是喜歡它的人會對這個味魂牽夢縈。有個移居加拿大的龍巖人,很想吃苦抓湯,委託家人帶一些乾菜到加拿大。這個湯一煮,奇臭無比,鄰居聞到後報警。警察責令他把這些帶臭烘烘氣味的乾菜全部扔掉。可惜了這捆越洋乾菜和這鍋跨國苦湯。

吃臭的人都有在臭味中尋找香味的體驗,正是這種先臭後香的感覺有令人痴迷的上癮性。臭就臭至極限。敗醬草乾菜不管煮什麼,都要在颳風天煮,不然滿屋子臭腳丫味久久散不去。煮完後還要開窗通風一段時間。

客家人說:“苦齋花香,常吃身體硬邦邦;苦齋葉苦,常吃好比人參補。”

靈隱寺推薦時蔬 春季的苦味——敗醬草

明代開國功臣劉基(伯溫)的家鄉浙江文成,就是吃白花敗醬草的,當地也叫“苦齋”。

他曾著《苦齋記》一文,表達苦樂相倚,苦中有樂:“樂與苦,相互依託。人們只知道樂為樂,而不知道苦也能為樂,人們只知道樂,而不知道苦也是由樂帶來的,實際,苦與樂,距離又有多遠呢!今有富貴之弟,他們安坐於華美的屋中,口不嘗苦菜之味,身體不經農作之勞,睡覺蓋的是厚的被褥,吃的是山珍海味,進出由僕人抬著,他們這樣的所有經歷,正是人們所說的樂吧。可一旦他們的好運到頭,福氣停止,痛苦就來臨了。”


靈隱寺推薦時蔬 春季的苦味——敗醬草

北方苣蕒菜稱作“北敗醬”

北方有的地區將菊科植物苣蕒菜稱作“北敗醬”,也叫“苦麻菜”。凡是帶“敗醬”名稱的,民間都用來消炎抗菌,即土話說的“解毒”。


靈隱寺推薦時蔬 春季的苦味——敗醬草

敗醬草的功效

敗醬草苦味的主要來源是敗醬甙,為“三萜皂甙”,此外還含有內酯、香豆素、黃酮類及微量生物鹼,具有鎮靜、鎮痛、抗菌、抗病毒、抗腫瘤、利膽和增強免疫力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清代徐大椿說它能解毒排膿,是外科良藥。

敗醬草性涼,味辛、苦。歸胃、大腸、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祛瘀排膿等功能。

敗醬草治病案例

一人拉肚子,赤白相間,臭穢稀爛如腐敗豆醬。民間老中醫叫他就地採新鮮敗醬草二兩,煎湯的時候再加進冰糖調服,一次就好了。

老中醫說,敗醬草,顧名思義,其草氣如敗豆醬,有一股陳腐氣,陳腐敗醬者,皆濁陰之味,夫濁陰者,善於出下竅。赤白痢疾排瀉系食物殘渣未消化,非常臭穢,應該通因通用。用單味敗醬草,直接清腸止痢,排膿散瘀。

那麼,為什麼還要加點冰糖呢?這敗醬草不難喝,而且病人又不是小孩子。

老中醫說,甘能緩急,病人有腹痛,可以急食甘以緩之,起到行滯通腸緩急止痛的效果。

古時一位走方郎中,手拿搖鈴雲走四方給人治病。當他走到一個村莊時,恰逢一家人辦理喪事,眾人正抬著棺材往墳地走。郎中仔細一觀察,發現地上有滴滴鮮血的痕跡,便隨棺而行,直至墓地。詢問後方知棺中是一成年女子,因出血不止而死。

郎中說:“鮮血淋漓,從棺而出,說明還存一線生機。能否開棺治療?”死者家屬聽說還有救治希望,大喜,立即開棺。

郎中即用一種無名小草,濃濃地煎了一鍋,濾汁給病人緩緩灌入,不到一個時辰,病人甦醒,出血停止,又經一番治療,漸趨康復。

  這種小草叫什麼名字呢?因病人從墓頭抬回,就命名為“墓頭回”。“墓頭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敗醬草”。

《閩東本草》曰,治赤白痢疾,鮮敗醬草二兩,冰糖五錢,開水頓服。

《現代實用中藥》曰,敗醬草治腸炎下痢。產後瘀阻腹痛 本品辛散行滯,有破血行瘀,通經止痛之功。

《本草正義》曰,敗醬草有陳腐氣,故以敗醬得名,能清熱洩結,利水消腫,破瘀排膿。宜用以實熱之體。

敗醬草的家常吃法

靈隱寺推薦時蔬 春季的苦味——敗醬草

沒有品嚐過白花敗醬草的可以試試。畢竟臭豆腐、榴蓮的嗜好者,都有過勇敢的第一口!

敗醬草,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營養豐富。我們來做一道最簡單的苦菜菜餚。

涼拌敗醬草

原料:敗醬嫩葉500克

輔料:鹽、醬油、麻油各適量。

製法:將敗醬草嫩葉去雜洗淨,入沸水焯透;

撈出敗醬草,用清水洗去苦味。擠出水,切碎放盤內,加入鹽、醬油、麻油,吃時拌勻即成。

食療功效: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癰止痛。

適宜人群:普通人群均可適量品嚐,特別適合於闌尾炎、肺膿腫、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瘡癰腫痛等熱症。

禁忌人群:脾胃虛弱及孕婦慎食。


靈隱寺推薦時蔬 春季的苦味——敗醬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