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老窩村:故鄉行 故鄉情 齊聚8.3

原平老窩村:故鄉行 故鄉情 齊聚8.3

中國農村網山西(記者:馮延康 作者:李秀文)這裡雖沒有三山五嶽之氣勢磅礴、雄偉壯麗,卻也峰嶺疊嶂、蒼翠盈目;這裡雖沒有五湖四海之波光灩瀲、洶湧澎湃,卻是山泉汩汩、小溪潺潺;這裡雖不是沃野千里、茫茫草原,卻也麥黍茁壯、牛羊滿山;這裡雖不是流水人家恬適、高樓大廈林立,卻也庭院依序、錯落有致……這就是我的故鄉,我闊別三十多年的故鄉——老窩村。

村子並不很大,晉北版圖上的一點,原平市東北角一隅,在恆山山脈末端和雲中山的交匯處,有一條自西南而東北的狹長河溝,河溝之腹有一個較大山灣,村子就坐落在山灣裡。村子裡住著我的父老鄉親,青山上有我的祖冢,我的父親在這裡勞作了一生,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這裡有我兒時的樂趣和幻想,有我年少時的愛情和憧憬,青春時的汗水和收穫,是我魂牽夢繞的故里。

而今我年過半百,正漸然老去,許是年歲作梗,思鄉日益心切、鄉愁日益濃烈,每每憶及故鄉往事,不免傷感萬千,難以釋懷。幸好今年仲夏,與我有同感的幾位有識之士在微信中倡議:在外遊子趁暑期偷閒暇集中回鄉尋根省親,擬定於8月3、4、5日回村聚會。我自然喜不自勝,進而欣喜若狂,在急迫和耐性中日日盼望會期。

終於盼到8月3日,我約同族兄弟早早驅車奔上故園路。途中,我想象著我兒時的夥伴、我的尊老、我的至親的面容,他們是否和我一樣霜染兩鬢、皺痕縱橫,他們現在是否一切安好,我迷戀的這方熱土是否還保持著原來的美顏……

近了,更近了,到石咀灣了,輕薄如紗的霧靄中故園依稀可見。不知怎的,他日天天思念故鄉,現在故鄉就在眼前,反而像個靦腆的孩子遇上陌生的貴客,拘謹失措。我想平靜一下過分激動的心情,便讓兄弟停了車,我們一起下車,深吸一口故鄉特有的清新空氣,遙望遠山,多麼熟悉的山的輪廓、山體的容顏——北山高聳入雲、峭壁嶙峋,那是父輩累彎的脊樑、不屈的錚錚傲骨;南山舒緩綿延、線條柔美,那是母輩溫暖的懷抱、博大的胸襟。近瞧山野,草木蔥蘢,千百種綠色集於一體,翠色慾流。細看山腳農田,玉米挺穗,胡麻花正旺。田埂上、鄉間小路旁不乏茵茵綠草、朵朵鮮花。好一派田園風光!一陣夏風拂來,輕撫了我的全身,親吻了我的臉頰,讓我感到久違的故鄉特有的清涼。隨風飄來故鄉的味道:泥土的芬芳、莊稼的馨甜、野花的馥郁、艾蒿的薰香……我陶醉了,我好想雙手摟定我的故鄉。 ——我真傻,我是這片土地的兒子,我早已被故鄉擁入懷中了。

漸近中午,回鄉聚會的人漸然多起來,村中的河灘山停滿各種車輛。我們也走進會場。會場設於村中央的河灘上,臨時搭建一個舞臺,舞臺雖不闊大,卻也精緻,舞臺上的紅底金字會標赫然醒目:“原平市老窩村遊子回鄉省親大聚會”,戲臺兩側掛貼一副對聯:“祈福祈壽祈平安祈求風調雨順 聚才聚德聚人氣聚集淳樸村風”單看這會標與對聯就讓天南海北的回鄉遊子倍感親切,也讓遊子們領悟到反哺家鄉的責任。

會場內男女老少熙攘。有熟悉的,有陌生的;有的精神矍鑠,有的面目憔悴,卻滿臉欣喜;有的皺痕重重,有的青春依舊……鄉親中除留守的老人和我兒時的發小外,大多不認識。我們先和熟悉的人打招呼問安,而後或經熟人把自己介紹給陌生者,或自報家門。而後尋根認親,爺孫叔侄兄弟姐妹相識,或雙手緊緊握在一起,端詳親人;或久別重逢,擁於一起……會場內所有的人,臉上掛滿親切與溫馨,有說有笑,好不熱鬧。

不經意間,我和幾位親人走近早日搭好的帳篷——這是我們會期間就餐的地方。帳篷內外都是人,互相招呼著,讓人目不暇接,說笑聲寒暄聲讓人耳不及顧。不管童叟婦孺,年齡幾何,相識幾時,握手再握手,說了再說,笑了再笑,近千人的歡聲笑語盪漾開去……

報名處擠滿了為舉辦“尋根省親”大聚會自願捐款的人,大家都慷慨解囊,好像在完成一項神聖的使命。我不知道父老鄉親們、遊子們和外鄉賓客們的家景如何,我卻知道大家都想為這次聚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不知道親人們曾經經歷了哪些挫折坎坷,我只看見人人臉上寫滿笑意,把最光彩的自己給親人看。本來酷暑難捱,又經歷車馬勞頓,人人早已疲憊不堪,但誰也沒有倦意,沉浸在熱愛熱情、熱烈熱鬧的感人氛圍之中,享受親人團聚的歡愉。

正午,所有參加聚會的近千人父老鄉親貴賓親朋同席共餐,三間帳篷內擺滿餐桌坐滿人,傳菜的人穿行於餐桌間,說笑聲、杯盞邀碰聲充盈其間,場面宏大壯觀。我在他鄉多次參加過各種聚會和大型活動,卻未見過家鄉如此宏大的聚會場面。雖然陳設佈置簡陋,卻盡顯家鄉獨有的風致;雖然菜餚不怎麼豐富,但這是家鄉的泉水、家鄉獨特的食材、家鄉的親人做成的家鄉飯,濃濃的家鄉味是他鄉的山珍海味、美食佳餚不可比媲的。你在哪裡見過全村人共餐,不管幹部群眾,男女老少,全村人都是主人,主人服務於主人,主人受顧於主人,互相扶老攜幼,互相謙恭禮讓,互相關懷至致,表盡人間真情。你在哪裡見過舉辦一次大型聚會,發起人與組織者、管理者和策劃設計者、後勤保障和飲食服務者、文娛編排和影像製作者及方方面面的工作人員都是本村人,都是不計任何報酬的志願者。他們出資、出力、出謀爭相踴躍,他們計劃縝密,態度嚴謹,安排妥當,處事妥帖。沒有一絲疏漏,也不見丁點瑕疵。一個偏遠小山村人才濟濟、工種全面、技術全能,實為罕見。我為之敬慕,為之震撼。也許你會問,這是什麼情感的聚集,什麼力量的凝結,能讓這次聚會達到如此效果?我驕傲的告訴你,這是我老窩村全體後人血濃於水厚重的鄉情——敦厚淳樸、平和爽直的鄉情!

飯後我們聽從組織人員的安排參加各種活動。

原平老窩村:故鄉行 故鄉情 齊聚8.3

原平老窩村:故鄉行 故鄉情 齊聚8.3

日間,本村從事新聞媒體工作的小夥子們用無人機航拍村子全貌,給大家分組拍照錄像,全村人集體合影。豔陽下酷暑中誰也不願離去,深怕自己缺鏡,誰也想把這美好瞬間烙印在心裡。而後愛唱歌的鄉親不管音質優劣登臺獻唱,誰也不怯場,都是那麼親切自然——因為這是唱給親人聽的。愛爬山的爬上天然牧場野豬窪,站于山巔,大吼幾嗓子:“家鄉,我們回來了”,釋放自己的情結。坐於草坡,看蜂蝶翻飛,聽鳥雀歡歌,吹幾聲麥哨,唱幾聲兒歌,凝望故鄉的雲,追尋遠去的童年。登上后皇崖,俯瞰家鄉山景,聆聽洪厚松濤,呼吸“氧吧”新氣,合抱參天雲杉,凝目斑駁倩影,真叫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夜間,愛看戲的看大戲,愛歌舞的不管舞姿巧拙圍一輪篝火盡情歌舞。誰也不拘謹,都是那麼大方得體——因為這是表演給親人看的。人人驅老還童,個個返璞歸真。也有一二十人集於一處操著濃重的鄉音憶往事、拉家常……直至夜深,直至又一個黎明。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三天會期已過,遊子尋親省親聚會圓滿結束,我不忍離去卻也無奈,與親人揮淚話別。走至石咀灣,再回首故園,心裡大聲呼喊:家鄉,我愛你,我還會再回來的——我們老窩村授天真地秀日精月華,人傑地靈。我為家鄉自豪,願家鄉永遠美麗,父老鄉親安康幸福。

返程途中,腦海中回放著三天來的活動場景,也產生了許多感想與聯想,這次聚會意義深遠,不僅完成了遊子們的夙願,也讓後代子孫學習了家鄉的歷史、文化,還讓後代子孫懂得感恩報德,樂於奉獻;懂得尊老愛幼,懂得顧全大局,包容理解;更會激勵他們進取向上,開拓創新,樹立正確的三觀,將來回報家鄉,報效祖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