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出來”的美食,農村大爺窯洞做“它”,網友:有錢都難買到!

一個民族的任何習慣都是有文化基因的。中國人這個最普遍也是最有特色的習慣也不例外。想來中國人最有特色的問候語恐怕就是那句風靡全球的:你吃了沒?吃東西不單單是為了飽腹,而是想要吃到健康、美味的食物,尋求幸福感。不知道現在人有沒有一種感覺,小的時候雖然家裡條件不好,住在農村裡,連個超市都沒有,但是吃到的食物卻是純天然無汙染,最原汁原味的,現在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是很多人再也找不到小時候的那種美食味道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感覺到一點遺憾呢?“捶出來”的美食,農村大爺窯洞裡做它,網友:隔著屏幕流口水!!

“捶出來”的美食,農村大爺窯洞做“它”,網友:有錢都難買到!

就像今天我給大家分享到這個傳統美食,小時候在家裡估計很多人都見過,但是現在想要吃到這種土法做出來的美食,恐怕已經不多見了,這個美食就是三個農村人手工做出來的紅薯粉條。從圖片上可以看出,這三個農村老人年紀已經不小了,一個老人正將做出來的粉條往外邊送,一個老人正在整理做好的粉條,相信粉條大家都吃過,那到底怎麼做呢?90%的人都沒見過吧?大家隨我一起來看一下。

“捶出來”的美食,農村大爺窯洞做“它”,網友:有錢都難買到!

今天分享的這個美食就是農村人用古法做出來的純手工紅薯粉條,這是在一個農村的窯洞裡做出來的純手工美食。三個農村大爺說,做粉條其實也是一個體力活,所以一個人也完成不了,大盆裡的這六隻手正在做的是攪缸,而且他們做的是純紅薯粉做出來的粉條,,要不停的攪拌,也是相當的耗費體力的。但是農村人講究的就是不摻假,自己吃著放心。

“捶出來”的美食,農村大爺窯洞做“它”,網友:有錢都難買到!

做粉條的主要原料就是紅薯粉,做粉條要勾芡、攪缸、捶粉、過缸、盤粉、凍粉、晾曬等好多個環節,這一步就是捶粉,被網友戲稱“捶出來”的美食,因為這一步很獨特。

這種農村才有的土火灶,下邊用的是柴火,大哥手裡的工具也是特製的,一個人負責將將缸裡面的面舀出來。放在一個特製的漏勺裡面,手拿著一個特製的錘子,使勁的捶著些粉,鍋裡邊是燒開的水。

“捶出來”的美食,農村大爺窯洞做“它”,網友:有錢都難買到!

其實做紅薯粉條也是不容易的,據老師傅介紹說,麵糰只要均勻的形成一條線不斷就可以上瓢樓粉條了。這個環節必須要有相當經驗的老師傅才能掌握。能達到圖片上的這種效果之後才開始進行錘粉。

“捶出來”的美食,農村大爺窯洞做“它”,網友:有錢都難買到!

將這些粉“捶”到鍋裡邊之後,有專人負責看鍋,有人專門負責“看鍋”,拿長木棍的師傅負責把生熟粉條分離開,就這樣在大鐵鍋裡邊煮一會兒,然後快速的將粉條撈出來,撈出來之後還有專人負責將這些粉條放在涼水裡面過一下,這樣防止粉條粘連在一起,而且吃起來更勁道,大媽介紹說,這一個步驟,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大缸裡邊的水都是冷冷的,即使是再冷的冬天,也必須用涼水去洗這些粉條。將粉條洗好之後,拿一根木棍掛在上面,就像第一張圖那樣,放在外面開始晾曬。

晾曬之後分條慢慢的變硬,就成了我們經常見到的粉條那個樣子,很多網友說,用這種古老的辦法捶出來的美食,還是在這麼古老的窯洞裡面,看著好有感覺,尤其是第一張,看到大爺曬粉條的圖片,隔著屏幕就想流口水,這種純手工做出來的東西真的是不多見了,有錢都難買到吧!不知道這樣的純手工沒事,你們見過嗎?感覺稀罕的點了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