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要達到1億噸以上

麥電網訊:2020年全省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達到1億噸以上;加大朔州、晉城、長治3個國家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集聚集群發展……近日,省工信廳發佈山西省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2020年行動計劃,推進工業固廢由“低效、低值、分散利用”向“高效、高值、規模利用”轉變,推動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

推進朔州市國家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推進神電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園區、懷仁陶瓷工業園區等綜合利用產業集聚區建設,推進煤矸石綜合利用產業集群發展,推動煤矸石發電規模化,推進一批煤矸石電廠在朔州佈局,力爭將朔州市打造為全國最大的煤矸石發電基地,提升煤矸石製陶瓷、煅燒高嶺土、燒結磚等工藝技術水平,研發高附加值產品。推進晉城市國家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充分利用山西一把灰、大地宏翔、山西蘭花等骨幹帶頭企業,科學規劃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冶煉渣等綜合利用發展方向,包括煤矸石發電、供熱、充填採空區、燒結磚、制水泥、制玻璃微珠,粉煤灰制水泥、新型牆材,脫硫石膏制石膏板、水泥,鋼鐵冶煉渣粉磨超細粉等固廢資源多途徑高質量發展。推進長治市國家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長治市根據本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情況,加快制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發展規劃,以潞城區、屯留區、襄垣縣為重點區域,推進煤矸石發電、製備燒結磚、新型牆材、粉煤灰制加氣塊、混凝土摻合料、水泥摻合料等固廢綜合利用高質量發展。

實施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重點項目滾動發展戰略。在抓好2019年重點項目投產達產的基礎上,2020年滾動推進百項重點項目建設。結合項目建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落實建設條件,完善項目手續,加快項目建設。鑑於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公益性、社會和環境效益的特點,繼續設立工業技術改造綠色發展專項持續獎勵以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為重點的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綠色產品創建活動,加大對節能技術改造、工業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支持力度。


山西省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要達到1億噸以上


圍繞5G基站建設需求,2020年力爭在現在的基礎上,全省新建或改造通信基站超過5000個,使用梯次電池7000組。鼓勵山西鐵塔能源公司發展備電、發電、換電、充電樁、儲能、電池綜合服務等能源類業務,拓展梯次電池的行業應用場景,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推進汾西重工退役動力蓄電池分類再加工利用以及終極拆解資源化處理項目建設。

綜合考慮行業能源消費量、節能潛力、能源計量統計基礎、能效標準等情況,在鋼鐵、電解鋁、合成氨、甲醇、燒鹼、焦化、水泥等行業,遴選一批單位產品能耗指標先進的企業,向工信部推薦申報國家能效“領跑者”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