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這一卦告訴我們:虛心謙卑才會逢凶化吉

《易經》這一卦告訴我們:虛心謙卑才會逢凶化吉

在《易經》的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不同的含義,代表著不同的事務取向,比如,六十四卦中有一卦叫做謙卦,《易經》上是這樣說的:

<code>謙,亨。君子有終。
《彖》日: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
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日: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象》日:勞謙君子,萬民服也。/<code>

【釋義】

《謙》卦上說:亨通。君子要做到安於謙,才能終身吉祥。

《彖傳》說:謙則亨。天道向下卻不失其光明,地道卑下卻向上行。天道損耗盈滿的,他就會增加謙虛;地道多變動,以達到不足之處;鬼神禍害盈滿的而降福于謙虛;人道厭惡盈滿而喜好謙虛。謙虛恭讓以光大,卑下也不是不可逾越,君子之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的體現。

《謙》卦初六爻說:謙而又謙的君子,可以涉大江、過大河,必獲吉祥。

《象傳》說:謙而又謙的君子,能以謙卑之道來進行自我的修養。

《謙》卦九三爻說:有大的功勞而能謙虛,一生始終保持如此的作為,是吉祥的。

《象傳》說:有大功勞而能謙的人,會受到人們的愛戴。

常言說的好:“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謙虛永遠都是一種美德,而且這種美德本身就有保護的作用,也是人生中最大的智慧體現。人、做事要有謙德,遇事才會通達,就會有好的結果;如果驕傲,必會和來禍害的侵襲。

驕傲對人來說是一種不幸,自負更是對人性的毀滅。現實中總有些白以為是、自高自大的人,他們的目光短淺,猶如井底之蛙一樣。驕傲還先使人變得無知,讓真正有識之士看自己的笑話,而自己也因此處處碰壁碰得焦頭爛額。

《尚書》中說:“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但凡人生慘敗者多數都是狂妄造成的結果,而人生有所成功者絕大多數本身就是謙謙君子。謙虛能使自己有好的人緣,從而備受人們的歡迎,而不會四面樹敵,導致前方的道路越走越窄。

驕傲則只會讓別人感覺厭惡,更不用說一起合作共事了。不懂得謙虛的人往往不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於是進入了一個絕境。

《老子》中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告誠我們做人要謙虛,人要有謙遜順從的美德。英武剛猛的人雖然做起事來毫不猶豫,但也有謙遜不足的地方,缺乏進退之間的三思而行。柔能克剛,做事如果剛猛就容易把事情做過頭,採取煩從和退讓,就能正好達到平衡。

《易經》這一卦告訴我們:虛心謙卑才會逢凶化吉

【解讀】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虛心待人,則於人無忤;自滿者反是。”

他把虛心看作是交友待客的根本態度,可謂是一語中的。

若一個人在自己“春風得意”時,能戒掉誇張和傲慢,而喜怒不形於色,修養足,德行厚,聰明內斂,謙恭近人,才能受人的歡迎和尊重。

想要與別人友好的相處,把事情做成,最好的方式就是以一種低姿態出現在大家的面前,表現得謙虛、平和、樸實、憨厚,甚至有點愚笨,才會使對方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無形之中你就獲得別人對你的好感。

你謙虛時就能顯出對方的高大;你樸實和氣,別人就願和你相處,認為你親切可靠;你恭敬順從,他的指揮欲就能得到滿足,認為和你配合起來很有默契,很合得來;你顯得有點愚笨,他就願意幫助你,這種心理狀態對自己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如果你總是一種高姿態的出現,處處高於對方,咄咄逼人,對方的心裡就會感到緊張,就會感到低你一等,因此產生一種逆反的心理,相互之間的和諧關係也就難以存在。

有些人為了突出自己,一再地表現出帶有炫耀的成分,把自己的長處掛在嘴邊,這也無形之中貶低了別人,抬高了自已,就會給自己設置許多障礙,增加了相互交往和辦事的難度。

收起自己的傲慢,表現出謙恭順從,那樣就不會感覺到孤獨無助了。

總之,驕做狂妄,會讓自己得不到真理之光,還會和別人的關係變得疏遠。所以,人一定要學會謙虛,才能讓生活和事業水封順水。

《易經》這一卦告訴我們:虛心謙卑才會逢凶化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