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揚言寧願在美國刷碗,也不回國的北大數學天才,現狀如何?

師夷長技以制夷,是中國人民從血淚中探索出來的發展之道。為了實現強國夢,有

多少中華赤子遠赴海外求學?這其中艱辛,又豈能用二三言道盡?

曾揚言寧願在美國刷碗,也不回國的北大數學天才,現狀如何?

詹天佑

早在同治十一年,清政府就曾組織中國學生赴美深造。作為最早的留學生,他們從來沒有忘記祖國的恩情。這些出國時年齡不過十來歲的孩子,每時每刻都在想著學成建設祖國,除卻病逝於異國他鄉的石錦堂等人,餘者紛紛回國。鐵路工程師詹天佑、民國總理唐紹儀都曾是公派留學生。正是這些年不滿弱冠的少年郎,為中國帶來了黎明前的曙光。

曾揚言寧願在美國刷碗,也不回國的北大數學天才,現狀如何?

張益唐

與這些前輩們比起來,作為北大畢業生的張益唐,實在讓人不忍言說。高材生張益唐聲稱寧願留在美國當服務員刷盤子,也絕不回中國發展。張益唐在美國蹉跎多年,為什麼多年不肯回國?

張益唐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

1955年,張益唐出生在上海。張益唐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家庭文化氛圍濃厚。張益唐的父親是一名主攻電氣方向的大學教授。在父親的培養下,張益唐的潛力被充分挖掘。與同齡的小孩不同的是,張益唐對數學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

曾揚言寧願在美國刷碗,也不回國的北大數學天才,現狀如何?

張益唐九歲的時候,就開始研究令數學家頭痛了幾百年的哥德巴赫猜想。十五歲那年,張益唐的研究工作被迫中斷。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張益唐被下放到農場進行勞動改造。十八歲時,張益唐又被調回了北京。張益唐老老實實的幹著手下的工作,他本以為一輩子都會在工廠勞碌。

曾揚言寧願在美國刷碗,也不回國的北大數學天才,現狀如何?

1977年張益唐的命運迎來了轉機。那一年,停辦了很久的高考恢復。張益唐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興奮,買了一大堆的複習資料。許是天賦使然,張益唐僅僅學了幾個月,就取得了令人意外的成績。張益唐以極其優秀的成績,考入了享譽中國的北京大學數學系

本以為前途似錦,怎奈陷入學術造假風波

張益唐在數學系就讀期間,憑藉其特殊天賦,搏得了一眾老師的好感。本科畢業後,張益唐又師從潘德彪教授留校深造。1985年,張益唐碩士結業。校長丁石孫賞識張益唐的才華,為了培養他,丁石孫傷透了腦筋。在丁校長的推薦下,張益唐被選為公費留學生,趕赴美國的普渡大學深造。

本該前途似錦的張益唐,卻因博士論文的問題,鬱郁不得志蹉跎多年。張益唐寫的博士論文中,多次引用了其導師莫宗堅的理論。

莫宗堅有許多理論都沒有科學依據,故而本該結業的張益唐因論文不合格,多年沒有取得博士學位。

曾揚言寧願在美國刷碗,也不回國的北大數學天才,現狀如何?

在三十七歲時,張益唐才以博士的身份結業。因為有學術造假的嫌疑,莫宗堅的新論文也未被獲准通過。

師徒二人都以為是對方拖累了自己,關係惡化到了極點。莫宗堅拒絕給張益唐寫推薦信,這讓張益唐始終找不到與身份相匹配的工作。

愛國學者的強勢崛起

衣食無著的張益唐為了生存,只好到一家中餐店去刷盤子。當時丁石孫校長正好在美國進行學術訪問,當他了解到張益唐的境況後,第一時間就聯繫上了他。丁石孫邀請張益唐回北大任教,張益唐卻並沒有回國的打算。張益唐對朋友說,他寧願留在美國刷盤子也不會回去。這倒並不是張益唐不知好歹,他當時想的更多的是要在美國混出個名堂!

曾揚言寧願在美國刷碗,也不回國的北大數學天才,現狀如何?

事後多年,張益唐在朋友的推薦下,謀得了一份大學講師的工作。張益唐五十八歲時,方才走入公眾視線。那年他在《數學週刊》上,發表了一篇自己的學術文章。此後不久,張益唐又獲得了奈爾森·柯爾數論獎。當普渡大學想要為張益唐授予“傑出校友”稱號的時候,張益唐婉言謝絕並稱:北大是他唯一的母校。

曾揚言寧願在美國刷碗,也不回國的北大數學天才,現狀如何?

功成名就的張益唐在面對友人質詢時,已經沒有了早年的冷酷。他解釋稱,自己之所以一直沒有回國,是因為空無所成,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其實不管你身處何地,只要你是中國心,祖國母親就會永遠接納你。不管你名滿寰宇還是一事無成,都要記得回家。

《蔡鍔集》

《數學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