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遠在千里之外,瀏陽法官線上開庭十分鐘結案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4月9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小雷)

只用了十來分鐘時間,一樁耗時9個月的買賣合同糾紛案,就通過市人民法院線上調解成功結案,既免去了外地被告奔波之苦,也縮短了原告實現訴訟目的的週期。

4月8日下午,遠在內蒙古的被告李某,通過線上調解平臺在調解書上簽字,作為原告的我市某花炮企業訴訟代理人黃女士終於鬆了一口氣。

原告是我市一家出口煙花製造有限公司,業務涵蓋國內外,2018年10月,原告接到來自內蒙古一家煙花爆竹銷售公司(被告)的訂單,並以接收訂金的方式,向被告多次發貨。

按照銷售合同約定,被告收貨後應支付餘下貨款,但在此之後,被告並未如約付款。到2019年7月19日,雙方經過核對,被告尚欠原告貨款20萬元,並向原告出具對賬單簽字蓋章確認。

在多次催收貨款未果後,今年3月底,原告向瀏陽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依法判決被告連本帶息清償貨款。

立案後,法院在徵得原、被告雙方同意後,4月8日下午,這樁買賣合同糾紛案在市人民法院調解室進行線上開庭調解。

“現在進行調解,請原告陳述訴訟請求。”在承辦法官羅尹曈的組織下,原告代理人黃女士與被告法人代表李某,進行了一場跨越千里的隔空同框對話。

被告遠在千里之外,瀏陽法官線上開庭十分鐘結案

對於黃女士陳述的事實及理由,李某均表示沒有異議。鑑於案件事實清楚,雙方認可,同時考慮到被告李某確實因疫情遭遇經濟困難,羅尹瞳當場提出了一個調解方案,“20萬元貨款分三次償還,第一次在4月10日前還款10萬元,餘下10萬元分兩次在年前還清,你們同不同意?”

在查看具體還款方案後,黃女士及李某均表示同意,願意接受調解方案。

僅用了10分鐘時間,羅尹曈宣告,該案通過線上調解成功結案。隨後,李某通過遠程平臺,在調解書上簽字確認。

被告遠在千里之外,瀏陽法官線上開庭十分鐘結案

據瞭解,疫情發生以來,瀏陽法院通過在線方式,調解案件458起,成功結案302起,為原被告雙方節省了訴訟成本,有效助推本地企業復工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