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10大標誌性照片:殘酷的戰場,閃光的人性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7.28-1918.11.11)被稱為“結束戰爭的戰爭”,是一場徒勞的、完全可以避免的衝突。但是政治干預和邪惡野心引發了這場歷時4年之久的戰爭,下面這10張標誌性照片,是戰地攝影師冒著生命危險,在一戰前線拍攝下來的,真實記錄了那場戰爭的艱苦和殘酷,以及在戰爭中閃耀的人性光輝。

No.1 堅守陣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10大標誌性照片:殘酷的戰場,閃光的人性

法國北部的英國/澳新軍團戰壕:骯髒的戰壕裡,零散躺著幾具士兵的屍體。唯一倖存的戰士,渾身被泥巴覆蓋,就像從泥堆裡爬出來一樣。他正抓著步槍,斜趴在戰壕的斜坡上,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地面的動靜。似乎敵軍已經迫在眉睫。從他專注而堅毅的神情中,我們甚至能夠感受到他內心深處的緊張氣息,以及戰鬥到底的決心和勇氣。

No.2 發起攻擊

第一次世界大戰10大標誌性照片:殘酷的戰場,閃光的人性

炮彈落到前方的陣地上,炸翻泥土,升起一朵小型的蘑菇雲。戰壕裡的士兵們頭戴鋼盔,手握鋼槍,正依次爬出戰壕,準備發起最後的攻擊。最前方的戰士已經爬上戰壕,第二名戰士四肢著地,正在奮力爬上斜坡。其他戰友則彎著身子,緊隨其後,魚貫而行。隊伍中隱約露出的刺刀異常刺眼,生死未卜的大戰一觸即發。

No. 3 奮力一擲

第一次世界大戰10大標誌性照片:殘酷的戰場,閃光的人性

不知名的陣地上,一名德國士兵站起身子,將手中的手榴彈奮力擲向前方。他的右側有兩名戰友,正趴在地上掩護著他。他們的前方,是一排縱橫交錯的鐵絲網。雖然看不到敵人的情況,但是可以想象,手榴彈能夠攻擊的距離,敵人已經很近了。此外,他們身上還揹著一把槍,這說明他們的武器裝備很充足?

No.4 重炮轟擊

第一次世界大戰10大標誌性照片:殘酷的戰場,閃光的人性

在西線戰場上,英軍的重炮部隊正在轟擊前方的德軍陣地。照片中,三輛炮車依次排開,炮管的口徑,非常令人震撼。一戰爆發之後,交戰各國都投入了巨大的財力,用於軍工武器的研製和生產。所以在此次戰爭中,也誕生了許多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

No.5 巨型炮彈

第一次世界大戰10大標誌性照片:殘酷的戰場,閃光的人性

一群戰士正在從一輛軍用卡車上卸載巨大的炮彈。這些炮彈每個重達1400磅,相當於635公斤。爆炸後產生的彈坑,深度可以達到4.5米,直徑可以達到13米。雖然威力驚人,但是這些炮彈的運輸、裝卸,乃至使用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到坐在炮彈上的那隻狗狗了嗎?那應該是他們的吉祥物。

No.6 戰地家書

第一次世界大戰10大標誌性照片:殘酷的戰場,閃光的人性

戰士們在戰壕的側面挖出了一個個坑洞,他們的身體剛好可以蜷臥其中,既可以休息,也可以躲避敵軍炮火的攻擊。照片中,一名戰士側躺在裡面,手裡拿著一支鉛筆,正在一張小小的紙片上給家人寫信。在如此艱苦而又危險的環境中,對家人的愛和牽掛,成了支撐他們戰鬥下去的堅強信念,也是活著回家的最大動力。

No.7 押解戰俘

第一次世界大戰10大標誌性照片:殘酷的戰場,閃光的人性

在一處英軍營地,一名英軍士兵正押解著一名德國戰俘,沿著鐵軌向前行進。他表情嚴肅,目視前方,眉宇間流露出一種驕傲的神情。戰俘的一隻眼睛因受傷而纏著繃帶,另一隻眼睛也因腫脹而緊閉。儘管在戰場上兇狠異常,被俘之後也只能聽天由命。身後一名攝影師正扛著三腳架跨過鐵軌。正是他們拍下了這些寶貴的照片。

No.8 搶救戰友

第一次世界大戰10大標誌性照片:殘酷的戰場,閃光的人性

一名士兵正將受傷的戰友橫扛在肩上,奮力跑向安全區域。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除了手中的鋼槍,最可信任的,就是並肩作戰的戰友。他們共同經受炮火的洗禮,共同經歷生死的考驗,相互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一旦對方陷入危險之中,另一方一定會鼎力相救,哪怕冒著付出生命的風險。這樣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歷次戰爭中都層出不窮。

No.9 身先士卒

第一次世界大戰10大標誌性照片:殘酷的戰場,閃光的人性

看到這張照片,你有沒有感到熱血沸騰?這是英國第九槍騎兵部隊在向德國炮兵發起衝鋒。衝在最前面的部隊長官,身體前傾,揮劍向前,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一馬當先”和“身先士卒”。在一戰初期,各參戰國均有一定數量的騎兵部隊,但隨著戰爭的深入,戰場上戰壕密佈,機槍坦克橫行,騎兵的作用越來越弱,最後逐漸退出了戰場。但他們英勇頑強的精神,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No.10 難說再見

第一次世界大戰10大標誌性照片:殘酷的戰場,閃光的人性

夕陽西下,一名戰士正拄著槍,站立在戰友的簡易墳墓前,同他們做最後的告別。歷時四年,戰爭終於結束了。有些人經歷了九死一生,帶著滿身的傷痛,終於得以迴歸故里。但有些人,卻被永遠埋葬在異國的戰場上。這場血腥而殘酷的戰爭,​最終導致1700萬人喪生,2100萬人受傷,成為當時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死傷人數最多的一場戰爭。讓我們共同祝願,世界和平。(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