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中最重要的四项能力


工作场所中最重要的四项能力



我写过很多有关怎样培养工作能力方面的文章,说实话,之所以写,都是我在工作中,觉得它们是比较重要的东西,需要培养和锻炼。前几天,几个同事聊天,有人问:如果排个序的话,你会将哪四项工作能力排在最前面?

这个问题有点难住我了。说真的,虽然我觉得有些能力是必备的,必须要有,要进行训练和学习,但我还真的没有想过哪项就一定比哪项重要。下面,是我经过了取舍之后,认为在职场上排名最靠前是四种能力。

1、时间管理的能力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多的,所以,不要抱怨你的时间不够,别人其实也一样。因此,不存在时间不够用的问题,真正的差别,是你到底把哪件事放在你的优先选项上而已。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一个人写一本杂志。想想,每月一本,几十万字,二十年不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啊?

不料,当有人问起他的写作秘诀时,他却轻描淡写地说,他的方法简单极了。他说,他每天早上4点钟起来写东西,到早上大家起床之前,就会把杂志上连载的当天需要写的文章写完,然后,他居然变成了一天最清闲的人。

实际上,大部分成功人士,都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但我们看到,他们好像总是有比我们多的时间,比如李开复到处去演讲,还创业,写书,参加节目;马云到处去参加商业活动,还创办大学授课,乃至演电影。

如果他们不做好时间管理的话,别说去做这么多专业之外的事了,就本职工作内的各种事,就会把他们忙成狗了。

因此,在职场上,首先一定要锻炼和养成时间管理的能力。事情能10分钟做完,就不要拉长到半小时,能打电话解决的问题,就尽量不要见面,花2小时路程见面讲和花15分钟在电话里把事情讲清楚,其实并没有多大差别。

麦肯锡有个著名的30秒电梯理论,它其实就是一种时间管理的能力。这个理论所传递的深层意思,就是指,在工作中,凡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表达清楚,不管沟通的时间长还是短,一定要把主题和结果说清楚。即便你只有30秒的时间,也是如此。

每做一件事的效率,不要只是战术层面上考虑的问题。更重要的智慧,在于用同样的时间,选择做哪些事,不做哪些是,这是战略上的思考。不做时间管理,不做取舍的话,只一味忙碌,反而会导致自己盲目。

实际上,大部分成功人,并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选择不做什么。这句话虽然很鸡汤,但确实是干货,没毛病。所以,承认吧,如果你现在还觉得很辛苦,时间不够用,那一定不是其它的毛病,一定是你的时间管理方式出了问题,你的选择和取舍出了问题。

相信我,时间花在哪里,你的价值就在哪里,你的人生,自然也就在哪里。


工作场所中最重要的四项能力



2、身体管理的能力


最近参加行业会议,看到一众老专家和企业家也都来参加。晚上请大家吃饭,几位专家都是七十多岁的年龄了,还有几位都八十多了,但各个精神状态都很好。另外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是,他们中的人身体都没有肥胖的,几乎都是略偏瘦和不胖不瘦的身材。

当今社会,物质丰盈,随着年龄增加和新陈代谢变慢,肥胖对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是不可逆的宿命。所以,保持身材这件事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所宴请的几位专家和企业家,集中显示了他们管理身体的能力。

实际上,身体管理与时间管理,都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能力,甚至,有时候,身体管理比时间管理还更为重要。席间我问起几位年龄较长的人,他们几乎都有非常严格的日常起居与作息习惯,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有锻炼的习惯,他们或是早上起来游泳,或者晚上回来散步,最最缺乏锻炼的,也至少保持了每天固定时间和固定长度的散步活动。

我们常常在电影、电视和照片上看到华尔街金融街那些男人,几乎都西装笔挺,身材挺拔,保持了非常好的身材和外在形象。不要说颜值不重要,在大家没有那么多时间了解你的优秀内在的时候,身材和颜值也就变得同样的重要了。即便是在职场上,你的包装不行,别人也同样没有打开的欲望。

当然,这里所说的颜值,并非要各个长得像明星,各个穿得要出众。即便是在职场上,一个不一定靠颜值生存的地方,也应该保持起码的外在形象,不要胡子拉碴,大腹便便,穿衣不干净整洁。不管你的内在怎样,起码挺拔的身材和得体的穿戴,不会给你的外在形象减分。

医生总是告诫我们,迈开腿,管住嘴。这真的是保持身材的圣经。让人多动,其实是违背人性的,动的时候,还不让多吃,就更加违背人性了。但这个过程,也同样反应了一个人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对身体没有管理能力的人,事业和人生也往往难以管理得好。

如果你仔细去观察的话,大部分的商界和政界领袖,哪些不管在什么领域的成功人士,几乎都保持着非常好的身材,不会太胖,穿衣也不会太没品位。实际上,身体的形象,不仅仅能看出一个人精不精神,好不好看,也会传递和暴露这个人的个性和管理能力方面的很多信息。

3、工作执行的能力


执行有两种,一种是你想明白了,于是废话少说,撸起袖子加油干;另外一种,是你没有想明白,但你的潜意识和你的直觉告诉你,你必须要开干了,否则以后你会后悔你没有做这件事。

运气和时机这个问题,真的存在。而运气和时机,并不是给那些懒懒散散,总有理由不干活的人的,而是给了那执行力强的人,也就是我上面说的两种人,特别是第二种人。

我记得俞敏洪曾经说过,新东方很成功,是因为他在当年抓住了机会,如果现在让他再创业做英语培训的话,未必就能做得像新东方这么成功。马云似乎也发过类似的感慨,我记得他曾说,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过,阿里巴巴会这样成功。

别装了,大家其实都不是圣人,这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的智者。大部分其实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如此的大成功,是有运气的成分的。但这也同样是个时机问题,如果当年他们只是想想,没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话,也不会有今天的俞敏洪、马云。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早已不同往日。过去的一切都慢,一年要很长时间。而现在,信息那么发达,产品迭代超快,3个月就是一茬,所以现在的一年早就不是一年了,而是过去的三五年。时机来的多,去得则更快,因此,我们的行动力要更加迅速,才能抓得住机会。

记得三星有句广告词“Next is Now”,没错,就是这样。想想,两年前你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达到十万粉丝可能比较轻松,现在再弄一个试试看,多久粉丝才能成长到十万?

因此,所谓的工作执行力,有时候不是什么都想清楚了再开干,而是要先开枪,再瞄准,先开干,再修正,边干边调整。相信我,子弹是会长眼睛的,只要方向没错,总还是会射中猎物的。


工作场所中最重要的四项能力



4、不给自己设限的能力


我们常常在追求稳定的生活,稳定的工作。但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真正稳定的、绝对的、不变的、理想的。越来越快的信息更新速度和产品迭代速度,使得我们周围所处的一切不断在发生变化。因此,拥抱变化,及时更新并享受学习的乐趣,或许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我过去的理想,是一辈子做一个制造人,从事一个专业,制造一类产品。专注于研究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一直到白发苍苍,一直到退休。但实际上,这么多年来,我反而被产品带着走,不断跨界。

而我的身份,在也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变得复杂,甚至居然都变成了离我当初距离超级遥远的半个媒体人,似乎在各种跨界中游走。我常常会质疑自己,精力是不是过分分散了,自己是不是不够专注。但静下心来仔细想的时候,却发现,这些其实都是相连的,每个新领域都有一个释放平台,是它们的组合,才构成了立体完整的现在的我。

现在回头去想想,如果把我所从事过的事情和所谓跨行的内容一项项都剥离掉,我就不再是我,而剩下的单独衡量,似乎也变得过于单一和单薄。正是它们的组合,才支撑了我的梦想和职业厚度乃,乃至广度。

所以不要从一开始就说,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这个,不适合做那个。很多你以为喜欢和适合的东西,当你真正踏入该领域的时候,可能才会悲剧地发现,你以前看到的只不过是个光环,其实是个坑。说白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常常其实并不了解自己。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斜杠,也就是指一个人要拥有多项技能,才能更好地发展和生存。过分浅薄地理解斜杠,没有主方向,什么都泛泛了解,浅尝辄止,当然是有问题的。但在主页突出的基础上,更多扩展自己的认知面,却是对的,对我们的发展是有益的。

我们常常说,要有眼光,有眼界。不多看,多接触,多了解,哪来的眼界和眼光呢?所以,千万不要给自己设限,当一个新的机会和新的领域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至少你要不预设障碍,不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它,这样你才能看得到,看得宽,看得懂,才有可能锻炼出眼界。

在看一件事情,一个行业,一项事业的时候,当我们有了眼界,也就有了格局,才能看清楚更远的距离,才能把握更清晰的方向。即便最后你说,我的目标就是赚几十万,或者几百万,然后守着老婆,慢慢老去。也许这样的目标并不怎么宏伟,但至少它是真实的,至少你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