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建文帝能夠聽他的話,可能不會有靖難之役,朱棣造反不會成功

徐輝祖,明朝開國功臣魏國公徐達的大兒子,繼承了魏國公爵位,是一位忠心於獻文帝的大臣,在靖難之役前曾多次向建文帝告密朱棣反心,可惜建文帝未聽其話,後建文帝哀嘆:悔不用輝祖之言!

將門往往無虎子,如常遇春的兒子常茂、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都是如此。但事情總有列外,徐達之子徐輝祖就是一個列外。他雖然出身名門卻從不引以為傲,為人謙虛謹慎,熟知兵法,而且對建文帝一片忠心。

如果建文帝能夠聽他的話,可能不會有靖難之役,朱棣造反不會成功

他利用裙帶關係,走夫人路線,在他與妹妹(朱棣的夫人,徐達的女兒)聊天時瞭解到了很多妹夫朱棣學習生活的情況,並通報給了一直以來對朱棣都關懷備至的建文帝朱允炆。可笑的是這位間諜夫人不斷向其大哥徐輝祖透漏朱棣的種種反動行為,但還並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就這樣,朱棣的很多絕密情報源源不斷的傳到了朱允炆的耳中。

建文元年(1399年)五月是朱元璋的忌日,按照禮制朱棣應該自己前往京城的,但是朱棣剛剛僥倖從京城逃離回到北平,他敏銳的感覺到如果再去京城,可能就回不來了,可是老爹的忌日不去不行的,於是在他剛回到北平後就謀劃了一場生病計劃,而且病越來越嚴重,成了病危,他便順理成章的派了朱高熾和另外兩個兒子朱高煦、朱高燧代他祭拜。一下派了三個兒子,除了表示自己的重視外,還告訴朝廷自己沒有異心。

如果建文帝能夠聽他的話,可能不會有靖難之役,朱棣造反不會成功

然而此時朝廷削藩之意已經非常明顯了,路人皆知,此時朱棣三子入京是可謂是羊入虎口。在這三人入京後,兵部便建議建文帝扣三人為人質,建文帝也同意,可是這時黃子澄卻向建文帝建議這樣會打草驚蛇,應該把三人送還朱棣,以麻痺朱棣。然而此時五六個藩王已經被處理了,事情天下皆知,黃子澄還掩耳盜鈴,真是書生辦事,不知所謂。

建文帝拿不定主意,此時魏國公徐輝祖出來說話了。按照親戚關係算,朱棣三子是他的外甥,是他看著長大了,十分了瞭解這三人品行,他對建文帝進言,決不能放這三人回去,因為此三人不但可以作為人質,而且都身負大才,如若放虎歸山,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看來徐輝祖是料事如神,他的進言不久後就得到了證實,但更神的還在後面,緊接著,徐輝祖還特別說到了朱高煦這個人。他告訴建文帝,在他這三個外甥中,朱高煦最為勇猛過人,也最為無君無父,不但不會忠於陛下,也不會忠於其父親,不得不服,徐輝祖的話非常準確,算到了二十多年後的事。

如果建文帝能夠聽他的話,可能不會有靖難之役,朱棣造反不會成功

然而在徐輝祖的進言下,建文帝還是放走了朱高熾三兄弟,這可謂是龍兒大海。

在靖難之後,朱棣入京後,徐輝祖留在父祠,不肯迎接朱棣,被關進監獄。朱棣親自召見詢問,徐輝祖一言不發,拒絕推戴。司法部門逼迫他招供,徐輝祖只寫下父親是開國功臣,鐵券中“子孫免死”的詞而已。朱棣大怒,想要誅殺他卻又中止。不久,勒令他返回私宅,革去俸祿和爵位,五年後,徐輝祖去世。

一位到死都忠心於建文帝的大臣,可惜建文帝沒能聽其勸告,否則可能就不會有靖難之役,朱棣造反也不會成功,中國的歷史也要改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