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明:“白衣戰士”就要衝在最前線

2003年,他經歷過抗擊非典,如今,他又再次衝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線,對於從醫30年的他來說,無論在何種艱難的情況下,他永遠把看病、救人放在第一位,他就是永壽縣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潘永明。

潘永明:“白衣戰士”就要衝在最前線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49歲的潘永明臨危受命,被委以醫療救治指揮部副總指揮,主要負責發熱門診、隔離病區的醫療救治工作。組織大家對隔離病區的佈局、設施、器材、網絡等進行全面檢查;議定診治方案,細化工作流程,制定應急措施,宣佈工作紀律,安排工作班次等;組織醫護人員學習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臨床診療第二版診療標準,熟悉隔離區工作環境……在半個月時間裡,在他的帶領下,永壽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排除了61名發熱患者,隔離了24名疑似病人。在臨床處置時,他總是撲在最前面,把危險留給自己,他說:“我比其他同事有經驗,就應該站在最前沿。”

勇於擔當,臨危受命

1月21日,永壽縣人民醫院院委會成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潘永明臨危受命,擔任醫療救治指揮部副總指揮兼專家組副組長,發熱門診、隔離病區主任。

醫療救治組成立後,潘永明立即著手提名選定了7名骨幹大夫,組織大家對隔離病區的佈局、設施、器材、網絡等進行全面檢查,逐個對標核准查漏補缺。同時,結合醫院實際,研究診療方案,細化工作流程,做好戰前動員和準備。他根據自己的工作經歷和參與抗擊非典的珍貴經驗,大膽提出了“可疑從有、能收盡收、能檢盡檢”的處置原則,指導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診療工作。

不顧安危,身先士卒

1月24日,隔離病房迎來了第一位疑似病人。

“是黨員就要有黨員的境界,是戰士就要衝鋒陷陣。”第一時間,潘永明和老搭檔、醫務部主任張孝文一起穿上了防護服,毫不猶豫地扎進了病室。各種指標檢測、體徵檢查、臨床給藥……當天,隔離病房陸續收治了6名疑似病人,每個病人處置近2小時,從早晨7點多進病房,一直忙碌到第二天凌晨一點半,他就像陀螺一樣在高速運轉,絲毫沒有顧及個人安危,盡到了一名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負重前行,敢於作為

1月23日以來,潘永明和他的團隊接收了85名發熱患者,每名患者都是發熱門診檢查預檢分診,專家組會診,進入臨床診療,最後解除出院,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由他“一錘定音”,並全面負責到底,工作艱辛、責任之重可想而知。每天,他親自排班、帶頭值班、主持會診,雖然永壽縣沒有1例確診病人,但他絲毫沒有放鬆警惕,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堅守一線。

半個月的時間裡,永壽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排除了61名發熱患者,隔離了24名疑似病人。潘永明說:“在這種關鍵時刻,累對我來說不算什麼,一家人春節無法團圓也不算什麼,永壽縣會不會出現確診病例才是我最擔心的事。”

讓潘永明記憶猶新的是,1月24日,從門診分檢轉進了一名病人,體溫38.2℃,化驗、CT結果高度疑似。後經兩次核酸檢測,雖然均顯示陰性,但病人一直髮燒不退,讓他很揪心。他建議進行第三次核酸檢測被否決後,決定繼續隔離治療,5天后,病人開始退燒,症狀好轉後,他懸著的一顆心才落了地。

在疫情防控期間,潘永明在處理大量臨床病人的同時,每天還要負責協助發熱門診的工作。隨著隔離病室病人的增加,每天的班前班後會,他都會對大家進行開導,提振科室士氣。同時,對病人開展心理疏導,引導他們克服恐懼心理,耐心接受觀察治療。

潘永明的敬業奉獻精神不僅感動著病人,也感動著他的同事。大家紛紛說:“潘主任這人靠得住,責任面前勇於擔當,危難面前衝鋒陷陣。”

聽到同事的這些評價,潘永明卻坦然地說,在這次疫情聯防聯控中,全院有170多人共同參與,這是大家團結的力量,不是誰一個人的功勞,雖然疫情已經好轉,但是作為醫生,他們依舊會衝在最前線,繼續看病、救人,成為老百姓最信賴的健康守護者。

(CT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