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應具備的職業道德

律師是指接受當事人委託或法院指定,依法協助當事人進行訴訟及處理有關法律事務的專業人員。律師作為公眾合法的代言人,它的職業道德如何,是律師在刑事辯護、民事代理、法律解答等活動上的體現,直接關係到國家法制能否正確實施,人民的合法權利能否得到保護。

我國律師在訴訟中處於獨立的訴訟地位,既不從屬於法院和檢察院,也不完全從屬於當事人,而是獨立參與訴訟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憲法規定,律師在社會中享有特殊的權力和地位。例如:律師通過提交立法建議、意見等方式,可有力推動國家法制建設;律師通過代理訴訟,解決經濟糾紛,化解民事衝突,促進社會和諧;律師以其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受害人提供服務,使加害人得到懲罰,受害人得以保護,維護公平正義。等等。律師已成為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經濟組織和公民個人訴訟事務中必然依賴的群體。律師作為一個以專業知識為社會服務,同時也對社會進行監督的特殊群體,在推進國家法制建設、維護公民權利進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律師職業已成為法治國家不可缺少、且越來越重要的一項職業。

律師是國家的法律工作者。律師的職責是: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國家、集體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其任務是: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集體經濟組織和公民個人提供法律服務。

正義感和使命感是律師的最基本素質,律師應當是社會弱勢群體的保護者和支持者。律師通過實踐,在公民中傳遞法律思維,普及法治信仰,讓每個公民都享受到憲政精神和人文關懷是律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律師要擔當起匡扶正義的責任,對一些無能力維護自己權利的人,實施法律援助。在具體訴訟案件中,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律師作為人民大眾中既普通又特殊的一員,通過向政府獻言獻策,促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合法化。通過代理行政訴訟,能有效維護公民權利,促使政府切實保障人民利益。

正義是公民社會的普遍訴求,實現社會正義是律師的最高理想。法律的魅力在於它的公平、公正。有志於做律師者,是胸懷天下、心及眾生的人。為了堅持真理,維護正義,律師有時要承擔一定的風險,這是職業的要求,不能畏懼。律師運用法律 “利器”,助殘扶弱、匡扶正義的過程,也是將法律知識不斷運用於實踐,不斷實現自我的過程,律師在執業中也將得到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律師應有更高的道德水準來從嚴約束自己,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努力成為品德高尚,維護正義,人民信賴的、有成就的大律師。從而將自身的成就與對社會的貢獻達到完美統一。

律師應具備的職業道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