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法院:找準執行“著力點”耐心感化速結案

宜陽法院:李漢武

近日,河南省宜陽縣人民法院執行法官巧妙借力“親屬效應”,通過耐心感化被執行人親屬,督促被執行人主動履行了還款義務,成功執結一起不當得利糾紛案。

劉某的女兒駕駛小型客車肇事,致張某的父親死亡。經雙方協商,劉某同意向張某賠償18萬餘元。劉某已經支付8萬餘元,剩餘的10萬元想通過保險公司賠償。張某為了預防肇事車所投保的保險公司索賠不能,與劉某簽訂一份協議,劉某願意先支付張某10萬元作為保險公司索賠的擔保,等保險公司賠償款到位後,不足部分用10萬元擔保款補足,剩餘擔保款張某如數退還劉某。後經宜陽法院調解,保險公司賠償了8萬元。張某從10萬元擔保款中扣除2萬元後,剩下的8萬元擔保款拒不歸還劉某,因此釀成糾紛。

後經法院判決,要求被告張某退還8萬元擔保款給原告劉某。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張某一直逃避執行,外出打工,失去聯繫。執行法官通過查控,未找到張某名下有可供執行財產。為了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尊嚴,執行法官通過認真分析案情,找到了“著力點”,決定借力“親屬效應”和解執行,於是便多次與張某的姊妹及母親進行溝通交流,力勸她們督促張某主動履行還款義務。起初,張某的親屬以張某外出打工、無法聯繫為由不予配合,後經執行法官不厭其煩地釋法明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明確告知:“如果張某拒不配合執行,法院將採取強制措施,把他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讓其交通、旅遊、生活等處處受限,甚至將其司法拘留,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張某還年輕,我們誰都不希望張某因為8萬元被拘留,給他人生添上不光彩的一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執行法官情法交融耐心感化,張某的親屬終於表示讓張某儘快回來履行義務。三天後,張某便主動來到執行局,當場還清了欠款,案件圓滿執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