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一退役女兵倒在戰“疫”一線

面對疫情,值守期間她把12歲的孩子一個人放在家裡;腿疼得不能動了,為不耽誤工作,她讓丈夫替她整理疫情防控信息、去小區門口值守等。

感動於援鄂醫療隊員的無私、無畏,她向他們贈送洗漱包等生活用品;同時,她還為小區物業人員購買防護服,把單位發的口罩送給同事,並做飯、送茶慰問一線人員。

過年時,她會為社區貼春聯、掃雪等;此前,她還資助過東昌府區沙鎮鎮貧困家庭……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心裡總裝著別人的“好人”,卻倒在了戰“疫”一線。她叫杜紅,是一位退伍女兵。

3月5日一早,杜紅給古樓街道龍灣社區的同事打電話,說如果到運河苑小區卡點值守,她就讓丈夫代她去。讓人沒想到的是,當天晚上,她卻突發疾病,醫護人員全力搶救,但無力迴天,她的年齡永遠定格在46歲。

4月4日,清明節,“杜紅”這個名字出現在網友整理的一份“抗疫因公殉職人員名單”中。

聊城一退役女兵倒在戰“疫”一線

聊城一退役女兵倒在戰“疫”一線

丁應祈拿著杜紅生前自己做的防護罩


丈夫:兒子夜裡打來電話,“媽媽不行了”

2020年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一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在全國打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一名社區的網格員,有著5年軍齡的杜紅深知肩上的責任。她主動找到社區黨委提出:“我是一名退役軍人,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應該到最艱苦的崗位!”

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她被安排到運河苑小區、龍灣小區,承擔起車輛進出檢查,人員體溫測量等防疫任務。從2月13日開始,她就把12歲的兒子一個人留在家裡,就像一顆釘子“釘”在這裡,直到3月5日發病。

每天上午8點30分趕到小區門口值班,忙到11點半,吃點兒飯休息一下,下午1點半到崗,直到5點半才下班。一同值守的同事累了,她主動讓同事休息,“我在部隊工作多年,能夠應對各種困難,你們休息吧,我沒問題。”其間,水城下了一場大雨,寒風呼嘯。卡點沒有取暖設施,她和同事就跺跺腳緩解一下。

3月5日晚上,杜紅感覺不舒服,安排好孩子的作業後,她打來熱水泡腳,想緩解一下。杜紅的丈夫丁應祈在濟南工作,疫情初期彈性上班。他說,入戶排查時,杜紅每天下班回來都很疲憊,當時便感覺腿疼,後來大腿處出現塊狀淤青,同事勸她回去休息,她仍然堅持,說國家有難,自己曾是一名衛生兵,面對疫情更有優勢,再說,如果她休息了,同事的任務就會加重。不得已,社區只好強制她休息。當晚丁應祈在單位,9點35分左右,孩子給他打電話說媽媽喘不上來氣,正幫她拍背,他就讓孩子打120。妻子在電話裡有氣無力的,說吸吸氧就好了。

丁應祈說,妻子的症狀並沒有緩解,10點24分左右,孩子撥打了120,救護車在10點38分左右趕到。醫生現場檢查,發現杜紅的呼吸為每分鐘8次,心率為每分鐘34次,生命體徵很弱了。杜紅被緊急送往醫院,但經過全力搶救,也沒能挽回她的生命。經診斷,杜紅因勞累過度誘發呼吸衰竭,肺部有血栓,最終急性肺栓塞導致猝死。

丁應祈曾對杜紅說,“善良的人很累”“你遲早會為自己的善良買單”。兒子也“抱怨”過媽媽:“媽媽把無限的耐心給了外人。”丁應祈說,她在外總是積極陽光,而把委屈留給自己。


聊城一退役女兵倒在戰“疫”一線

杜紅(左二)在小區門口值守

聊城一退役女兵倒在戰“疫”一線

談起杜紅,同事直落淚


同事:誰有困難她都盡力,“一個大好人”

認識她的人說,要保留她的微信,“她的孩子就是咱們的孩子”。據瞭解,杜紅入選“聊城好人榜”,排名第一。記者在丁應祈的朋友圈裡看到這樣的留言:杜紅是一個正能量、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是一個集善心、愛心、責任心於一身的人。

丁應祈說,他很內疚,因為妻子走時自己沒在她身邊。這個“自私”的人,走的時候一句話都沒說,連端水照顧她的機會都不給。他們在濟南買了房子,本打算3月6日去小區物業洽談裝修的事兒,沒想到這一願望成了空。

古樓街道龍灣社區相關負責人說,2017年6月,杜紅成為該社區一名退役軍人公益崗工作人員,工作非常認真。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根據安排,她被分配到運河苑小區值勤,負責對進出人員、車輛的檢查、登記等。2月24日開始,她對龍灣小區回遷區1號樓49戶住戶進行電話尋訪。

2月13日開始,杜紅和同事周女士一起到運河苑小區門口值班,協助物業部門對人員和車輛進行掃碼登記。周女士說,有一天天氣特別冷,杜紅就跟她借了一頂帽子,二人堅持在小區門口站了一整天。2月29日早晨,周女士接到杜紅髮來的信息,說腿疼得不能動了,如果單位有事,就讓她愛人去做。

3月4日下午,單位開全體會安排工作,周女士看到杜紅臉色不好,但因為事比較多,沒來得及問是什麼情況,二人就分開了。3月5日早晨,杜紅打電話給周女士,說家中沒有電腦,入戶信息已交給愛人在濟南幫忙錄入,如果需要入戶,她會堅持到崗的。

該社區工作人員石女士說,2月26日下午,她和杜紅一組,還有一位在職黨員,一起入戶調查疫情防控情況,他們的任務是龍灣小區23號樓的192戶和30號樓的66戶。從2點多開始,他們先乘電梯到達位於24層的頂樓,然後步行逐戶走訪,一直忙到6點半左右,完成了一多半。第二天,一名女性志願者加入他們,完成了剩下的住戶走訪。

2月28日上午,丁應祈把杜紅收集到的入戶信息送到社區,說杜紅腿疼,吃了一些止疼藥躺下了,如果工作上有需要,他可以代她去做。當天下午,他們對此前的無人戶進行了二次走訪,查缺補漏後及時收回登記信息。

說起與杜紅的相處,該社區工作人員李女士一直掉眼淚。2月27日,社區發放口罩等防護用品,杜紅說,如果不夠,把她的給另一位一線黨員使用,她可以自己想辦法解決。此後,她還買來一些口罩、雨衣等送給小區物業人員,並做好飯給加班的同事送過來。同事遇到困難,她總是主動幫忙,盡力解決,是大家的知心大姐。

周女士說,3月6日早晨7點左右,同事在工作群裡發了一條信息:“杜紅走了。”大家以為她是去濟南裝修房子了,沒想到竟是一個噩耗,太讓人意外了。

據瞭解,龍灣社區共有居民5500戶左右,2萬多人,為了疫情防控,工作人員逐戶走訪進行信息登記,由於涉及個人隱私,不被理解甚至遭遇拒絕或謾罵的情況時有發生。李女士說,他們這些最基層的人員,面對的人群也是形形色色,境外的、省外的都有。如果碰到雨雪天氣,在外面凍一天,到晚上9點多都緩不過來,腳都凍傷了。但為了居民的健康,這一切都可以忽略。

丁應祈表示,社區工作人員默默付出,比較辛苦,希望杜紅的事兒能給大家一個提醒,做好工作的同時還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